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每个人都是法治中国的最重要一员_阿桂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刘桂明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20
摘要: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各位读者: 谢谢主持人建华书记!很高兴来到南通,也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揭牌仪式,并和大家愉快地见面!首先我要热烈祝贺南通法律专家诊所的成立与揭牌!感谢江苏省依法治省办公室!感谢南通市委政法委!感谢南通市法学会!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各位读者:

  谢谢主持人建华书记!很高兴来到南通,也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揭牌仪式,并和大家愉快地见面!首先我要热烈祝贺南通法律专家诊所的成立与揭牌!感谢江苏省依法治省办公室!感谢南通市委政法委!感谢南通市法学会!感谢南通市崇川区法学会!

   今天看起来是个平常的日子,其实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就像刚才宋超教授所说,这确实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是南通法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所以,今天我也有许多感慨。今天早上起来,我与南通的跑友去美丽的濠河边上跑了10公里,我感觉在南通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幸福得让我们在首都生活的人,有点羡慕嫉妒恨。北京说是首都,说是中央,其实都没有南通好。南通才是真正具有幸福指数的城市。所以,在这个具有很高幸福指数的地方,诞生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接地气的平台,让我确实感慨万千。

  我们都知道,最近有一项司法改革叫巡回法庭来到了我们南通身边。在2015年年初诞生的第一巡回法庭和第二巡回法庭基础上,在2016年年底,又诞生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巡回法庭。可以说,关于巡回法庭的司法改革,在机构上来说到此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对我们南通来说,最重要的是第三巡回法庭来到了我们旁边的南京。巡回法庭到底是一项什么司法改革?用一句老百姓的话来说,这是一座设在“家门口的最高法院”。由此可见,对我们百姓、对我们人民、对我们公民来讲,特别希望司法能够来到身边,特别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司法和法治的获得感。就像刚才沈国新主任所讲的那样,我们一定要让人民、让公民有法治的获得感。巡回法庭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又见证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来到我们身边,那就是我们刚刚揭牌的“南通法律专家法律诊所”。刚才沈国新主任说,这个诊所的正式挂牌运行,不仅是法制南通建设的一道新风景,也是法治江苏建设中一朵连续跳跃的美丽浪花。他认为这是一个创新的举措,有益于提升法治的能见度;也是一个务实的举措,有益于提升法治获得感;更是一个担当的举措,是法治与法律结合的力量。我作为《民主与法制》社的代表,首先要感谢国新主任和其他各位领导的肯定与支持。我今天确实也有好多话想说,有好多感慨想说。我刚才突然想起了我们南通的一个标志性的说法,那就是“一山一水一人”。所以,我就借用一下这个说法,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表达一下我对这个法律专家诊所的感慨和祝愿。

每个人都是法治中国的最重要一员_阿桂


  第一、“一山一水一人”。在座的各位专家,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一山一水一人”是我们南通的标识化、标志性品牌。每当南通人民介绍南通时,总是自豪与骄傲地把“一山一水一人”挂在嘴边。所谓“一山”是指狼山,“一水”是指濠河,“一人”则是指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讲,是物质遗产也好还是非物质遗产也好,我们南通人民都毫不犹豫地将这“三个一”作为南通最幸福、最骄傲、最自豪的文化标志。“一山一水一人”,作为南通的标志,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永恒的标志性符号。在“三个一”之外,今天我们南通又诞生了一个有标志性的平台——法律专家诊所。我想,这可能就是一种在张謇先生之后我们南通人民对公益文化的传承。所以,这个公众服务平台诞生在南通可以说一点也不意外。

  第二、“一报一刊一网”。介绍了南通,我还要介绍一下我们民主与法制社。正如我们顾娟站长刚才发言时所介绍的,民主与法制经历了37年的创业与创新,打造了现在这么一个叫做“一报一刊一网”的全媒体格局。“一报”就是指1985年创办的《民主与法制画报》,后来改名为《民主与法制时报》;“一刊”就是指1979年8月创刊的《民主与法制》杂志,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这本杂志;“一网”就是指民主与法制网,也是中央政法委直接指导的五大政法网站之一。在这个“一报一刊一网”中,我最重要的想说说这本“刊”,也就是《民主与法制》杂志。在座的各位,许多人可能对《民主与法制》杂志印象非常深刻。很多朋友都跟我说,我是《民主与法制》杂志老读者啊,我对《民主与法制》有感情啊。我相信他们所讲的这句话,因为我曾经也是《民主与法制》的读者,后来我是《民主与法制》的作者,现在我是《民主与法制》的编者。在座的各位可能没有像我这么幸福,我一个原是这本杂志的读者与作者的人,后来又成了这本杂志的编者,而且还是一个总编辑的编者。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你们没有我这么幸福,但是你们至少能够占到其中一样,那就是读者或作者。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不仅仅是过去的作者,也是未来的作者。过去如果是用笔以一字一行的方式来体现你是作者的话,那将来你就要用一案一讼来体现你是《民主与法制》的作者。我们《民主与法制》杂志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民主与法制》杂志从1979年8月创刊到现在已经37年多了,一共诞生了8位总编。我是第8任总编。我们《民主与法制》的前7任总编非常有意思,都是革命家、都是理论家、都是报人、都是文人,更重要的是都是什么人呢?我列举几个数据,请大家分析一下。我们的第一任总编郑心永先生今年已经98岁了,现在上海生活;我们的第二任总编丁柯先生已经96岁了,现在生活在上海;我们的第三位总编钟沛璋先生今年94岁了,现在定居在北京。后面我就不用列举了,在座的各位马上能通过大数据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凡是跟《民主与法制》有关的,无论你是作者还是读者乃至编者,你一定都将健康长寿。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长寿,为了我们的长治久安,为了我们的法治中国,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平台建设好,一定要把《民主与法制》当成工作与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报一刊一网”。我们既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还希望每个人都能长命百岁。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一报一刊一网”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更是一个优势。

  第三、“一所一会一师”。所谓“所”,就是我们这个“诊所”,正如刚才沈国新主任和我们姜永华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无论是坐诊、问诊还是巡诊、出诊乃至义诊,都要体现出这是一个不同一般的“所”。这个所既然叫“诊所”,就可能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个“所”是和就医、医疗有关的“所”。应当说,也对也不对。我注意到刚才沈国新主任、姜永华书记和宋超教授都强调了作为诊所的价值和作用。我所强调的是,既然是“诊所”,就需要更多地考虑治疗未病之病,而不仅仅是治疗欲病之病与治疗已病之病。因为是诊所,说明一是与医疗有关,二是也说明医师和律师之间的渊源关系。这两者虽有不同的含义,但都有一个同样的功能,都是为了治人,都是为了人的健康。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医师是从技术角度治疗他的生理健康,律师是从法律角度治疗他的心理健康。所以,这个诊所的“所”,不是律师事务所的“所”,而是诊所的“所”,但是诊所的专家大多数都来自律师事务所。我们一定要看到它的价值和意义,看起来这是一个门诊,但是它可以使我们和老百姓接地气、让老百姓和我们零距离。很多时候,我们去医院见不到专家,但是在我们的诊所就可以见到专家。如此接地气,如此零距离,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的公民给老百姓带来了获得感。

责任编辑:刘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