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安徽省定远县人民检察院建成了“技侦防一体”的现代化检务中心、远程接访系统、远程提讯系统、全省首家基层院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

来源:网上警示教育基地 作者:网上警示教育基地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检察室动态 安徽省定远县人民检察院时间:2016-11-24 13:47:00 一站式为民服务窗口 简介:安徽定远县人民检察院初建于1951年,1979年恢复重建,现有政法专项编制76人,在职干警71人,其中,班子成员6人;具有检察官资格46人,其中,检委会委员11人,检察员30人,助理检察
检察室动态 安徽省定远县人民检察院时间:2016-11-24 13:47:00     一站式为民服务窗口   简介:安徽定远县人民检察院初建于1951年,1979年恢复重建,现有政法专项编制76人,在职干警71人,其中,班子成员6人;具有检察官资格46人,其中,检委会委员11人,检察员30人,助理检察员5人。该院具有法律本科以上学历68人,其中,法律硕士4人;40岁以下干警41人,占58%。   近年来,该院按照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要求,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政治建院、业务立院、队伍兴院、科技强院、文化育院”为着力点,积极打造“民生、阳光、创新”三个检察,深入推进“八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全省基层院建设典型院,全省检察机关涉检信访积案化解专项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奋力拼搏 守望正义   2014年以来,安徽定远县人民检察院在地方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要求,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政治建院、业务立院、队伍兴院、科技强院、文化育院”为着力点,积极打造“民生、阳光、创新”三个检察,深入推进“八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全省基层院建设典型院,全省检察机关涉检信访积案化解专项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坚持“政治建院”,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一是强化科学理论武装。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把“对党忠诚”作为党员干部的政治底线,筑牢广大干警政治过硬的思想根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建立每周一学长效机制、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筑梦中国》、《苦难辉煌》纪录片,增强干警政治定力,增进“四个自信”。   二是强化服务大局意识。认真落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两法衔接”和“双打”工作,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采石行业矿山集中整治工作,加大了对破坏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积极打造民生检察,开展了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民生民利贪污贿赂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立案监督等多个专项行动,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开辟检察内网党建专栏,利用互联网学习党性教育视频,搭建了党员干部多媒体学习平台。该院干警撰写的党建文章,入选了高检院《检察机关党的建设理论研讨文集》。今年,该院采用先进的现代声光电技术,通过展板照片、场景模拟、视频互动等丰富形式,建成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为广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搭建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   二、坚持“业务立院”,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一是聚焦“主业”,加大办案力度。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平安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平安定远建设,2014年以来,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577人,提起公诉1393人,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查办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窝案、串案,三年来,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61件83人;以“阳光扶贫、阳光水利、阳光交通”为重点,通过向民生工程重点单位派驻预防办公室,开展“三个阳光”职务犯罪预防工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切实加大对各个诉讼环节的法律监督,通过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加强派驻检察室监控联网建设,积极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功能作用,推动解决侵害公益的问题,通过制度建设、专题约谈等方式,切实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二是聚焦“问题”,提高办案质量。严把案件“入口关”和“出口关”,建立案件受理和结案审核台账,规范运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全面推行电子卷宗,实行电子阅卷,做到网上录入、网上审批、网上管理、网上监督。严格执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和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八项禁令”等制度,通过建立案件质量评查人才库,制定案件质量评查奖惩办法,采取定期评查、月账月销、“点名道姓”通报、整改落实“回头看”等方式,大力整治司法不规范问题。该院办理的县畜牧局原副局长杨献华受贿、滥用职权一案,被评为全省反渎职侵权部门“五大精品案件”,并入选《安徽检察年鉴》。   三是聚焦“公信”,深化检务公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进综合服务平台、民生服务窗口建设,在全省基层检察院率先建成了“一站式”检务公开服务大厅,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全线开通“两微一端”,通过案件信息公开系统、检务公开电子显示系统,主动公开终结性法律文书和案件信息;通过结对联系人大代表、赠阅《检察日报》、举办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主动接收监督,切实提升了检察工作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三、坚持队伍兴院,切实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政治轮训、学习培训制度,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大力推进检察人才六项重点工程,根据需要招录计算机、会计等非法律专业人才,积极做好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储备,切实提高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近年来,通过公开招录,逐步建立起一支80后干警占一半的年轻队伍。   二是高度重视人才培育。通过选派干部赴西藏挂职锻炼,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班,加强对干警的全方位培育;通过开设“工作?学习?新知”三联课堂、举办执法规范化专题讲座,组织干警参加知识竞赛,切实增强了干警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2014年以来,先后有百余名干警,在各类岗位练兵、知识竞赛中获得省、市、县三级表彰,涌现出全省检察机关电子数据取证业务标兵、安徽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先进典型。   三是坚决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党的建设与领导班子建设、党组自身建设统筹起来,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完善和落实党组会、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坚持以塑造良好形象为主旨,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通过制定精细化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办法等制度,聚焦“四风”问题,切实加大对干部行为的监督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实现了违法违纪“零记录”。   四、坚持“科技强院”,积极推进创新发展   一是强化经费管理提效能。严格执行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突出重点、科学编制,经费保障逐年增加。坚持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结合,制定执行进度,防止“挤出效应”。健全经费支出民主决策程序,所有重大项目、大宗装备采购等“三重一大”项目,均由党组集体研究决定。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特别是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办案一线和科技强检等重点项目中。   二是强化科技引领重实战。以全国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为抓手,全面开展科技强检品牌项目建设,先后建成了“技侦防一体”的现代化检务中心、远程接访系统、远程提讯系统、全省首家基层院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全市首家基层院侦查信息指挥平台等特色品牌项目,使该院执法办案在方法和理念上实现了从传统型向智慧型的转变,为打造“智慧检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是强化互联网思维抓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检察”的电子检务工程建设,建成了涉密网络分级保护系统、标准化机房智能管理系统、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等设施,推动了信息化与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由于基层基础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高检院基层院建设抽样评估安徽省评估工作动员会、全省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推进会、全省电子取证培训班、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在该院召开,40余个县区院、县内10余家单位专程来该院考察特色、亮点工作,共有近1500余人次来该院参观交流。   五、坚持“文化育院”,大力弘扬检察职业精神   一是注重提升检察文化建设层次。充分利用现有的楼层空间,以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构建起具有定远检察特色的检察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内容涵盖了服务大局、执法为民、创先争优、廉洁从检等方方面面,让干警在工作时能够时刻感受到学习在身边,教育在眼前,不断提升检察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二是注重深化检察职业道德培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创新文化建设载体,繁荣文艺作品创造,通过举办《“八化”建设》图片展,制作《漫画图解定远检察》宣传册,参建包青天廉政文化园等举措,改进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丰富职业道德实践养成路径,培育和弘扬检察职业精神。   三是注重丰富检察文化生活。通过开展为干警过政治生日、学雷锋小组在行动、无偿献血、植树造林等活动,参加健身操大赛、徒步高铁行等文体比赛,充分调动全院干警的工作和生活积极性,形成勇于奉献、相互交流、健康向上的工作格局,在丰富检察文化的同时,营造了促进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推动了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网上警示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