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任前廉政谈话 敲响干部廉洁从政的警钟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时事评论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强音。对于县级而言,如何避免权力监督流于形式,如何让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少走弯路?河北隆化县创新提出“履职廉政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函询谈话、诫勉谈话和关怀谈话”六种谈话机制,筑牢党员
时事评论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强音。对于县级而言,如何避免权力监督流于形式,如何让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少走弯路?河北隆化县创新提出“履职廉政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函询谈话、诫勉谈话和关怀谈话”六种谈话机制,筑牢党员干部廉政防线。(12月13日 新华网)廉政谈话是党内监督的一项基本制度,是预防腐败的一种手段。干部任前廉政谈话,是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坚持预防在先、关口前移,强化领导干部的纪律和规矩意识,对廉洁从政上始终保持高度警醒,在党性上始终保持不变初心,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廉洁底线,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如此看来,对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各项制度完善起来,在执行上硬起来,方能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才能倒逼各级干部时刻警醒。此次河北隆化县创新提出“履职廉政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函询谈话、诫勉谈话和关怀谈话”六种谈话机制,其实就是对廉政谈话机制的一种健全,这样的谈话方式为领导干部健康履职打好了“预防针”,值得推广和点赞。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是极极少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诚然,谈话机制或许让一些干部显得有些难堪。但让党员干部不犯错误或是少走弯路,通过六种谈话机制,对党员干部时刻进行谈话提醒,的确是一种关爱,也算是给领导干部随时敲响一面警钟。让廉政谈话成为领导干部任职的“必修课”,在领导上任前进行廉政谈话,敲响警钟,能使领导干部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而廉洁从政。如此看来,廉政谈话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关心爱护更是教育警醒。(文/雨子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