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11·11”又来了,电商诚信如何

来源: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博客 作者: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从中关村到乡村的电商巨能量记者:夏镇龙导读:“电商”已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动力。然而,“电商”的诚信问题堪忧。加强“电商”诚信建设已迫在眉睫。“电商”发展的迅猛势头有目共睹,时至今日几乎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
——从中关村到乡村的电商巨能量记者:夏镇龙导读:“电商”已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动力。然而,“电商”的诚信问题堪忧。加强“电商”诚信建设已迫在眉睫。“电商”发展的迅猛势头有目共睹,时至今日几乎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催化剂”作用。然而,在“电商”发展提质增效的趋势中,鱼龙混杂,管理方式不完善、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渐次呈现,亟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这其中,广被消费者“拷问”的症候之一,就是部分“电商”从业人员的诚信堪忧。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表示,目前“电商”领域失信情况十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并且危及了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从2009年至今,11月11日被“电商”们塑造成一个“网络购物狂欢节”(民间俗称“11·11”当日为“光棍节”),更是“电商”们的狂欢之日,但其中暴露出的失信问题也不容小视。国家信息中心、奇虎360公司等单位日前联合发布《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显示,监测到的约750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2.99%出现事先提价、当天降价的情况,少部分商品甚至提价200%以上;与两个月内的历史低价相比,“11·11”当天的促销价格中有53.6%的商品实际上是上涨的,实质性下调价格的只有34.6%。同时,一些网购商品以次充好、无维修保障的现象也时有所闻。以至于媒体报道称,现在“双十一”,俨然成为观察中国消费潜力的风向标——天猫、京东等输不起,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等疏忽不起,消费作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引擎更熄火不起。加强“电商”诚信建设已迫在眉睫。“电商”失信及对“电商”诚信问题的重视,在体现国家意志的“电商国八条”中亦被佐证:“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管理方式不适应、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亟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电商国八条”要求,到2020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大市场基本建成。若如此,则“投机者有利,老实人吃亏”的商业陋习有望在“电商”领域得以遏制,国人的诚信建设有望得以进一步提升。今年的“11·11”来临,“电商”们的诚信度表现会如何?不妨拭目以待。淘宝,京东,当当……这些耳熟能详的知名“电商”平台,几乎每人都能脱口而出列出一大串。今年“11·11”又即将到来,“电商”及其诚信问题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广大消费者之所以如此热拥“电商”,并不是对新生事物的盲目崇拜,而是“电商”确确实实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实惠。有人说,“电商”的目的就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和便宜,消费者仅需要付出更少的时间和金钱,便可以得到心仪的产品。此言不假。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而且电子商务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了新兴业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国人熟知的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几乎深入社会生产、生活、流通等每个环节,它们的飞速增长是这个时代网络电商迅猛发展的剪影。可以说,“电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然而,迅猛发展之下,“电商”的诚信问题也令人堪忧。▊▊电商触角延伸到广大城乡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如今已不是一时一地的做法,而是全国性的要求,也是各地政府和农村群众的强烈要求。本刊记者的家乡湖南益阳市安化县,盛产茶叶、竹笋、木材、药材等,尤其以黑茶闻名省内外,但如何将山区的农产品销售到城里去,这是不少安化人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胡俊平是记者的一位初中同学,中学毕业后他在家务农,十多年前,因生活所逼与人合伙做起了茶叶生意,一开始并没赚到什么钱。那时他常对记者诉苦:“我走村串户收购村民自己加工的茶叶,然后租车、租船拉到县城的一家茶叶收购公司,品相好的每斤能赚1元多,品相差的几乎赚不到钱,甚至还要亏本。”加上仓储条件简陋,胡俊平一年忙到头所赚的钱仅仅几千元。几年前,胡俊平通过网络了解到了大量有关“电商”的故事,他开始琢磨自己的茶叶生意能否借助“电商”销售。于是胡俊平到县城找到几位开网店的熟人初步了解了一下,又买了一些电子商务方面的书籍自学,掌握了其中的一些门道。胡俊平对本刊记者介绍,他与另外几位做茶叶生意的人共同出资建立了某茶叶网站,收购茶叶的体力活由每个村他聘请的茶农负责,他和几位生意合伙人则主要通过网络联系全国各地的客户,“感觉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业务量也增长了。”其实,胡俊平做的只是简单的“电商”业务,像他这样的个体户或小企业家在国内成千上万。各地密集出台大力支持“电商”的政策文件,以及各地各界群众投入电商产业创业的事实无不证明: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如今已不是一时一地的做法,而是全国性的要求,也是各地政府和农村群众的强烈要求。“立足本土资源,推介本土农业和旅游产品;让电子商务伸长触角走进寻常百姓家,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引进人才,培育龙头企业。”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强调电商进农村的作用。据资料显示,2015年,商务部、财政部支持在全国创建培育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下拨扶持资金40亿。其中湖南有韶山、宁乡、炎陵、江永、邵东、双峰、汨罗和桃江8县市入围,每个地方获2000万专项资金。2016年,湖南省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又增加了祁阳、溆浦等地。电商进农村对农村的经济拉升作用在不少地方效果明显,如2015年桃江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64.52%,2016年1~6月,该县已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7.94亿元。“电商”在广大城乡的发展势头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中关村是电商的标杆与缩影在政策的支持和人才优势下,中关村的“电商”发展无疑也走在前列。中关村是中国“电商”发展的一个标杆式缩影。如今,“电商”的巨大作用在一线城市尤其明显。近日,本刊记者在北京中关村采访时了解到,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早在20世纪90年代,媒体报道就称“中关村企业正在走向互联网时代,实现无纸化贸易”,走在了全国企业互联网发展的前列,联想、方正、清华同方、四通、长城等一家家以电脑硬件、软件为标志性的企业,在中关村批量孵化成长,如今,“中国的硅谷”——中关村已经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著名高新技术企业的集中地和代名词。中关村的功能定位与人才优势无疑为“电商”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记者在中关村获悉的一份资料显示,中关村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以及轨道交通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四大潜力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同时,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中关村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首批授予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这里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超过2万人,累计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而中关村的这些大量优秀人才中,专门从事“电商”研究的就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政策支持和人才优势的背景下,中关村的“电商”发展无疑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在中关村,很多现代技术型的企业、产业本来就是“电商”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或缺的载体或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商”时代浪潮中,中关村的不少企业更是站在了潮头。中关村法庭副庭长陈昶屹如今主要负责审理中关村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等案件,对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电子商务产业较为熟悉,他对本刊记者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技术优势效应下,中关村的‘电商’产业是引领全国的。”本刊记者在北京采访时,了解了中关村“电商”产业发展的一些事迹,这些事迹虽然碎片化,但从中可以管窥中关村“电商”的巨大生命力。如中关村某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相结合的一家联盟公司,一端联合多家知名“电商”网站,凭借它们强大的电子网络平台作为销售渠道,另一端与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具有优势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聚合,这类物流企业达到数十家。“这是以‘电商’促进物流产业集群的尝试,高效运转使得成本降低,是一种新的物流模式,已非传统物流模式所能相比。”一位北京某媒体运营中心负责人为该联盟公司制作过宣传画册,对其运作模式有一定了解,他在一次媒体记者聚会上对本刊记者说。▊▊电商已成“经济升级版”新动力“电商”已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动力。然而,“电商”的诚信问题堪忧。业内普遍认为,电商领域政策的密集出台,将助力电子商务在经济、服务领域地位的提升。2015年5月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调研;下午,中国政府网便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从八个方面推进电商发展,因此这被业内广泛称之为“电商国八条”,旨在减少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新动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继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之后,政府部门连续三天发文力挺电商和“互联网+”新业态的又一重大举措。“电商国八条”同时指出,近年来“电商”不仅激发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而且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业态,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电商”的作用在统计数据中体现更为直观。新华网报道的一份关于“电商”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3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则突破21万亿元,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中国“电商”的飞速发展不仅赢得了广大消费者和企业家的青睐,也让专家教授纷纷“点赞”。清华大学教授、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柴跃廷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电商已不再局限于“基于网络交易”的范畴,而是成为以信息、知识、技术为主导要素,优化重组生产、消费、流通全过程,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的新型经济活动。可见,“电商”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要素配置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之深刻,“电商”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动力,已是毋庸置疑。然而,在“电商”迅猛发展的同时,隐藏其背后的诚信问题也着实堪忧。2015年3月28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通报产品和服务质量调查情况显示,八个行业的质量诚信问题较为突出,其中“电商”在这份黑榜单上赫然在列,“电商领域失信售假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如何加强“电商”领域的诚信建设,已然是迫在眉睫的课题。(来源:第83期《清风》杂志)责任编辑:吴俊中华廉洁文化第一刊《清风》杂志由中南出版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经营有限公司与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是全国公开发行的廉政月刊,月发行量近10万份。旨在“弘扬廉洁文化,鞭笞腐败现象,净化心灵家园,引导清廉人生”,倡导“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10年1月17日,《清风》杂志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亲自撰写发刊词。《清风》杂志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建立了通联站(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发起主办了八届全国性的中华廉洁文化论坛。2014年4月3日,湖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批复,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清风杂志社主办的中华廉洁文化第一网络平台——清风网(qfeng.org)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加入清风网读者群(一群已满,请加二群,QQ群号205152619)。新闻热线:0731-82856515。
责任编辑: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

上一篇:拒绝安排的“幸福”人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