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龙:辽宁人大贿选与“呲必中国”新词的发明
来源:郝长青圣人曰:"学而不思则罔, 作者:郝长青圣人曰:"学而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辽宁人大贿选与“呲必中国”新词的发明2016-09-18 14:41:25栏目:默认栏目213 1 15来自官媒的消息:涉拉票贿选案,454名辽宁省人大代表资格终止。目前辽宁省12届人大实有代表147人。这就是说,辽宁省的12届人大代表共601名,其中70以上涉案。这与日前披露的
|
辽宁人大贿选与“呲必中国”新词的发明2016-09-18 14:41:25栏目:默认栏目213 1 15来自官媒的消息:涉拉票贿选案,454名辽宁省人大代表资格终止。目前辽宁省12届人大实有代表147人。这就是说,辽宁省的12届人大代表共601名,其中70&以上涉案。这与日前披露的该省102名全国人大代表中45名涉及贿选案的消息合并来看,可以说在全国级以及省级的贿选案未处理之前,辽宁这一块的人民代表选举机制,好似一只水果几乎烂光了。水果烂光是由于存放方法不当,早一点发现是可以抢救的,可以阻止它继续烂下去,烂光显然是水果拥有者抢救的不及时,或者无意抢救。但这个话题过于敏感,不去说它。只是人们好奇,这样大面积贿选是怎么进行的,后来又是由谁检举揭发的。检举揭发的过程准是相当曲折,极其艰险的。面对如此人多势众的违法犯法,检举揭发者必然是脑袋掖在裤腰上干的。他面对的全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把他们打成违法犯罪分子,那得要多么大的胆量,多么高的智慧,多么强的韧劲。众人一口唾液就可将其淹死,只要一位长官动一根小指头,也会像踩死一只蚂蚁样的把他灭掉。使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桩建国以来罕见的集体违法犯法事件竟然被揭开了盖子,并得到处理。这真是一个奇迹。除此以外,人们还意外发现,报道中没有像往常那样,把辽宁贿选丑闻上升到斗争的高度,没有把美国西方日本拉进来。也就是说,这桩特大贿选案的制造方,可能是本土单方面的恶性发展,没有与国外敌对势力挂钩,也不关里应外合的第五纵队的什么事。果子烂掉,完全是由量变达到质变的。因为是辽宁,也勾起人们对该省舆论正能量十分强大的记忆。记得2014年,该省省报给现代中国提供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新词,叫“呲必中国”。署名为本报编辑部的文章专门介绍策划缘起: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里一些大学生微友发来的话,他们反映: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经济、法律、社会学、行政管理等与哲学文史等社科领域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每当结合现实问题,常常会表达出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谈到好的,都是外国的,不好的,都是中国的,中国成了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还有的老师,把个人生活的不如意和牢骚也带到了课堂上,这些都让同学们感觉到心情很灰暗……在策划推出之前,我们在省内外几大高校中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在各个学科老师和学生中间召开了7场座谈会;并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沈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5个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听了将近100堂大学专业课……“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随着这篇报道的出笼,社会上掀起了讨伐砸锅党、推墙派的舆论声浪。但现在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辽宁的政治精英已经集合成了贿选党,诬陷妨碍他们作恶的人们,给他们戴上砸锅党和推墙派的帽子。那场舆论攻势的发动是有预谋的,是要阻塞全社会的信息流通,特别要堵住知识分子的嘴。但是,与他们的自以为得计的盘算相反,他们集体落入了违法犯罪的泥潭,一个个的姓名刻在了贿选的耻辱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