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美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有感
来源:缘法而行 作者:缘法而行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一、简介: 在宇宙中未知的地方有一个由12个人类殖民地组成的星际国家,人类为了方便制造了Cylons(机器人)为人类服务,但Cylons起来反抗人类,双方在血战之后停火,Cylons离开了殖民地去建立自己的家园。 40年的和平让人类放松了警惕,Cylons通过人类内部的
一、简介: 在宇宙中未知的地方有一个由12个人类殖民地组成的星际国家,人类为了方便制造了Cylons(机器人)为人类服务,但Cylons起来反抗人类,双方在血战之后停火,Cylons离开了殖民地去建立自己的家园。 40年的和平让人类放松了警惕,Cylons通过人类内部的间谍瘫痪了人类的防御系统,摧毁了Battlestar舰队,用核武器将殖民地的城市化为灰烬。Battlestar Galactica(太空堡垒-卡拉狄加)是幸存的航母,它在舰长Adama的指挥下带领几十艘各式各样的民船和近5万名幸存者逃离了殖民地的行星系统,开始了寻找人类的第13个殖民地-地球-的旅程。 该剧的一个特点是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有古希腊神话(诸神教)和基督教(一神教)。例如人物和地方的命名:阿波罗、赫拉、卡西欧佩亚(Cassiopeia,即仙后座)和亚当(adama)。 十二个殖民地则是以希腊黄道十二宫的星座命名: Aerelon - 牡羊座/白羊座(Aries) Tauron - 金牛座(Taurus) Gemenon - 双子座(Gemini) Canceron - 巨蟹座(Cancer) Leonon - 狮子座(Leo) Virgon - 处女座/室女座(Virgo) Libron - 天秤座(Libra) Scorpion - 天蝎座(Scorpio) Sagittaron - 射手座/人马座(Sagittarius) 凯布里卡(Caprica)- 摩羯座/山羊座(Capricornus) Aquaria - 水瓶座/宝瓶座(Aquarius) Picon - 双鱼座(Pisces) 也许很少人注意到该剧融入了耶稣基督教会后天圣徒(通常称为摩门教)的神学观。制作人格林·拉森是这个教会的成员。 电视系列剧和摩门教之间相对应的地方包括: 人类种族由艾达玛(Adama)指挥官带领,他的名字和第一个人类亚当(Adam)的名字具有相似性。 电视系列剧剧情的中心是描述传说中的第十三个殖民地,位于距离前十二个殖民地很遥远的某处。在摩门教里没有所谓的“第十三个部族”的教条或是文化参考。 不过还是有些相对应的地方可能就是启发这个“第十三个部族”: 在《旧约》里,以色列有十二个儿子。以色列最喜欢的儿子约瑟夫接受了双重继承。所以当摩西带领他们从埃及回到他们的允诺之地时,他们因为继承的原因而被分成十三个部族。 《摩门经》教导著,在萨德齐亚(Zedekiah,约西元前6世纪)国王统治期间,两个独立的群体离开了耶路撒冷最后到达了美洲;他们是以色列的十二部族的残存者(或是“第十三个部族”)。 殖民地是由总统带领的十二人组成的议会所治理。而摩门教教会则是由一位领导人,加上两位顾问协助,以及十二位传道者所共同主持。 婚姻在《太空堡垒》神话和摩门教信仰里是代表永恒的誓约。 “光之船”上的生命说:“我们曾经是你们现在这副模样;你们也将成为我们现在这副模样。”这是对应到摩门教信仰里的上帝曾经是人。 二、正文 该剧的核心思想是对人和宇宙的终极思考的形而上学(哲学)。何为终极思考?即宇宙的起点,人类自身的来源,人的意识的来源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的归宿,宇宙的终点,人生的意义乃至所有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未知恐惧和猜想… 该剧又如何来完美的演绎并诠释以上的哲学内核呢? (一)借用了科幻的题材。将时代背景脱离于这个世界,放置在一个神秘的史前时代。并赋予了人类强大的科技能力,足以进行虫洞旅行、足以创造出另一种智能生命形式、足以通过意识下载具有不死之身。科幻是该剧的物质载体,使人类能力到达了现今人类可想象的一种极致,当这种极致到来的时候,我们的世界又将变得如何,又将是何去何从? (二)浓郁的宗教色彩。宗教是哲学的发源,也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最早的一种途径(思维方法)。到了近代,随着科技力量的突飞猛进,宗教在认识世界的能力被弱化,甚至被否定。笔者认为,在终极思考的本体论上,宗教一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认识、理解这个世界仍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肯定了民主代议制度的政治模式和多元化思想,在民主制度和包容的多元思想中,每个个体的鲜明特色才能被展现出来,驰骋的思想才能在广阔的天空任由拓展。但也夹带着一些疑虑和困惑:1、民主代议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吗?民主制和哲学王制度的若能完美结合也未必不可取?2、民主代议制并不完美,其过分自由化会导致无政府主义,会使群体陷入内耗的泥潭中,失去前行的方向和动力;3、多数人的意见未必就是真理,有时候真理却恰在少数人手中。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是经常发生的,甚至是可怕的(德国纳粹就是个典型)。以集体主义之名不仅侵害个体基本的人权,同时也会错过获取关键真理的机会。 本文的重点是讨论哲学和宗教领域的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也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非完全是自己的创意),虽然影片的设及面很广,但笔者精力有限只能做这两方面的论述。 1、我们为何而存在? 相信很多人都曾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浩瀚的宇宙中有我们的存在,为什么就处在了这个世界上,为什么非得存在呢?如果不存在又是怎么一个样子?这样一个问题从科学角度是难以解释的,因为科学是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之上的,研究的是规律性的东西。 而这个问题则在探讨“存在”与“不存在”的关系。 笔者试着从哲学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要跳出惯性思维,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往往将自身个体独立于这个世界,以自我为中心来设想、分析的,这样往往难以触碰到本质(容易陷入了“信鸽迷乱”效应)。“人为何而存在?”其实不难回答,甭管中间是多么复杂,简单地讲终归是“存在”造就了我们,而我们只是“存在”的一种形式,可能是比较高级的形式,在这个智能生命这个级别中“存在(包括了宇宙万物)”实现了自我的觉醒即“存在”对自身提出了质疑。这一点从漫长的生命进化史中可以看出,生命最终的来源是低级别的物质形式存在。 “存在”即“有”的意思,“不存在”即“无”的意思。“有”和“无”都是两种状态,状态的存在本身是对两者的相互肯定,肯定了“有”这种状态,也意味着肯定了“无”这种状态,两者其实是一体的。而真正的“虚空”是无法用抽象的思维来想象的,更不可能通过一个“概念”来定义,在“虚空”(姑且这样定义)根本无所谓“有”或“无”,一旦去尝试“定义”它则必然渗入了“人性的思想特性”。 研究“虚空”显然是没有意义的,略过。 为什么在“虚空”下就“有”了呢? 笔者无法回答,但笔者尝试去设想,有如下几种进路: (1)不断拓展概念的外延。如果把“虚空”作为起点或者渊源,那么实际上是把“虚空”视为了“有或无的一种状态”,那么我们又会问,“虚空”之外的、更早的东西是什么。这样就陷入了无法穷尽的怪圈了。 在问下去,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虚空”向“无、有”状态转变呢?那只能是上帝了。我们不得不借助上帝给自身一个解释,否则我们会很纠结。影片中,贯穿始末都有上帝的影子,是一种神秘不可知的力量影响着这个世界。 (2)人类对自我审视和剖析。前文提到人类的智能是存在自我觉醒的一种形式。但这种智能形式在茫茫宇宙中未必是最高级的形式,本身就充满这诸多局限性。生命的复杂化让生命自身变得很脆弱,也很短暂即这种存在形式不稳定。另外,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受制于人类生命的架构形式(如DNA),我们的思维往往是线性的、连结嫁接的,于此对应的是我们对“因果律”、“辩证观”的本能反应。我们总是问:为什么(追根溯源),对立面又是什么?这样的思维方式在非宏观的时空中显然是必要的,也是符合生活规律的。在这个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也似乎总能找到对立面的东西。 但是到了宏观世界中,时间脱离于生命尺度,快慢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放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根本就不存在“时间”。我们总是问为什么,然后一直问到世界的终极,这也许本身就是人类自身局限性给自己造成的困惑。探讨存在的终极本原,因果律和辩证观或许根本就不适用。 影片中,1号Cylons(有机体)对它的造物主(人类)咆哮:我不想成为人类!我要看见伽玛射线,我要听见X射线,我还要闻到暗物质。你看到作为这样的个体的荒谬性了吧,我甚至不能适当的表达出来,我不得不用这有限的口语将这些复杂的意思概念化(说明人类的交流形式很低级,几千年下来只能在工具上进行拓展,而概念并不能完整的表达一个事物的真实涵义,概念越是复杂表达越容易失真)。但我知道我想要伸出的绝不是这双适合抓握的手掌,而是去感受超新星爆炸时太阳风拂过身体的感觉! (3)人类的自我进化。人类存在形式和思维方式未必就是一成不变的。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远古人的思维方式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了。影片中,人类已经有能力创造Cylons(智慧型机器人)。尽管后来Cylons几乎把人类给灭绝了,一直被定性为反派力量。但不得不承认,如果人类真得灭绝了,它们便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也不得不承认Cylons这样一种存在形式在很多方面超过人类。Cylons可以把自己塑造成各种形态(包括人形),可以稳定的存活很久很久,可以记载足够多的数据和信息,足以够快速的运算,更快捷的信息交换,这确实是质的飞跃。因此带来的是,Cylons的思维方式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足以令我们无法想象。就如同,我们人类又怎么可能与渺小又短暂的细菌交流呢? 笔者相信宇宙中存在着比人类更高级的智能存在形式(未必是像人类这样的有机生命体,也有可能像变形金刚这样的机械体或者其他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存在着),对于他们上文提到的问题或许根本就没有意义了。人类要突破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对自身思维方式和存在形式的发展。 2、人的局限性与人类的命运 人类也许会有光明的未来,但未来可能并不属于人类本身。作为这个世界的主体,没有人愿意这样的地位被取代。如果世间真得存在一只“上帝之手“,那么只要是恰到时候,无论你情愿或是不情愿,都将被推上前行的不归路。 每一次变革都得付出血与火的代价。现代智人逐渐地把其他古人类消灭干净,然后一统世界,又何曾不是付出了这样的代价(当然代价是其他人种去承受了)。没有当时的血与火,哪有现代人类的繁荣?!我们可以这样自我安慰,我们其实也是远古人种群基因的延续。 世间没有永恒的主宰,除了我们不可知的上帝。现代人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弱点必然是要被淘汰的或者说是被延续的。仅一百年的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乃至生物科技仿佛就是为这样的变革作铺垫的。人类逐渐具备了改造自身的能力和创造新的智能体的条件。笔者无法预言人类的变革是朝向哪里,什么时候会忽然来临,但变革必然是要发生的。 光明的未来?如何去定义它,下定义的人也未必就是人类。如果现代人真得可以选择,还倒不如保存自己,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有必要去经历血与火的变革吗,如果连种群都消亡了,还管什么“宇宙、终极、存在…”? 可是我们就是这样被一股“强力”所影响,在历史的车轮下显得苍白无力。影片中,人类与Cylons最终融合了,并且分成了两支队伍。一支队伍继续以Cylons(机械体)的方式存在着,远离了人类和有机体Cylons,自个儿不知道上哪玩去了;另一支则来到了现在的地球,与地球土著人结合(过起了田园牧歌般地生活),最终发展成我们现代人(无非是再次进入了循环)。两种选择,Cylons(机械体)选择继续向前开拓,前往宇宙的终极;人类选择了回到过去,因为人类没有能力和勇气继续前行,还不如返回原点,保全自己。 笔者相信上帝确实是存在的,但却是以我们不可知的方式存在着。她也不唯独关照我们人类。也许在她看来,我们无非是存在自我发展、觉醒的某一个阶段而已。 3、人性的弱点 人类自身有很多弱点,贪婪、欲望、狭隘、软弱、自大…这些造成了社会上诸多矛盾,有些甚至关系到整个种群的安危(如恐怖主义)。如果仔细一一分析会长篇累牍,一来笔者没这个功夫写,二来也觉得没什么意义。只能挑重点,就一个: 自我本位,包括个人的自我本位和整个种群的自我本位。而这个问题往往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从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个人主义,这股风气一直吹到当代,感觉已经被吹得越来越歪了。个人主义潮流在近代有其正面意义,她使鲜活的个体从僵硬的体制中挣脱出来,让社会充满活力,应该说资本主义文明的开启少不了这样的活力。但是到了资本主义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当代,这种个人主义则越来越显露滞后性和破坏性。 自我本位体表现为“自私”、“自大”,甚至是到了一种不可理喻的境地。我们极力保全自己的利益,不愿意由衷地去帮助别人。我们善于强强合并,但不愿意去扶持弱者。于是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竞争、对立的气氛,缺乏相互之间的信任。若强强合并,那弱势群体该如何处理?自生自灭么,还是统统拉出去消灭掉?这些人于是便成为世界的不稳定因素,为恐怖主义、极端势力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宏观地讲,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也是这样。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他们的国民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占有优势。他们会自愿放弃这样的优势吗,他们会拿出财富与穷国分享吗?一个国家的既得利益阶层在获得了优势地位和权力后,会那么容易放弃权力推动国家的改革吗?这些都是人类自私的滞后性与破坏性的表现。 把角度放得更宏大点,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界中处于支配地位。我们俯视着其他物种,充满着自大与狂傲,甚至像模像样地扮演起神的角色。我们为了自己更“舒服”地的吃、穿、住、行,我们砍伐森里、炸平大山、截断河流、杀戮或奴役物种。凭着我们的灿烂文明,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对其他生物漠不关心、也不愿站在它们的立场上去设想。即使有,也是出于怜悯与同情。影片中,人类与cylons的战争 就是因为人类对cylons的压迫与奴役,当cylons最为一种智能体觉醒后,人类的压迫则便成了一种伤害。但人类作为造物主显然不会轻易放弃主人的身份,于是矛盾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众生平等的一视同仁。请不要觉得身为人类有多么了不起,要不要因“自以为是的智慧”而沾沾自喜,其实我们和其他生物、甚至是一块石头在本质上都属于“存在”,仅仅是形式不一样,而我们停留着的这样一种形式终有一天会到头。很多人知道我们人类拥有灿烂的文明,但未必能够领会文明的真谛,更多地是只看到了器物层面。佛家在二千年前就提出了“众生平等”的理念,道家更早就提出了“道法自然”法则。可这些,到如今仍然是所谓灿烂文明的装饰。 当我们仰视天空、面临灾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身的渺小,但一转身我们便投进了物质的洪流之中,显得虚弱而无力。我们徘徊着、犹豫着、拖延着,就像在温水中的青蛙瞻前顾后、怕付出代价,没有勇气一跃而起去闯荡陌生的天地。 人类的自我本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而我们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则必须克服这种劣根。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信仰,需要一个我们得以仰视的上帝。信仰本身是信徒的一种自我觉醒,是以一种谦卑的心态面对我们所不可知的强大力量。这绝不是一种迷信,因此上帝是否真实存在并不那么重要。 4、宗教之争(一元神与诸神) (未完待续) 峻青/文 本文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