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案新进展的再关注
来源:小荷君 作者:小荷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随笔 在国外学习期间也会时不时和同侪讨论“雷洋案”,该案并未因为几个月的发酵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在特定群体中引起持续而热烈地讨论。当然,这与雷洋的特定身份有关——人大硕士,环保人士,其事件因此得以在其同事、同学中借助新媒体跳过主流媒体得到
随笔 在国外学习期间也会时不时和同侪讨论“雷洋案”,该案并未因为几个月的发酵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在特定群体中引起持续而热烈地讨论。当然,这与雷洋的特定身份有关——人大硕士,环保人士,其事件因此得以在其同事、同学中借助新媒体跳过主流媒体得到了持续扩大,并导致与其拥有类似教育经历人生经历的青年人尤其是男性“人人自危”,从而引发了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从这一点上来说,不幸的雷洋是幸运的。经过法律界学者、网络人士、专业律师、媒体等群体的共同推动,雷洋案终于递交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得出“胃内容物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的初步鉴定结论,初步排除其病理死亡因素而加大了被外部力量殴打致死的嫌疑,如雷洋辩护律师陈有西所说“案件定性关键问题已经解决”。与此同时,涉案某派出所长“邢某某等以涉嫌玩忽职守罪被逮捕”,给充满愤怒与恐惧的公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却又在警察群体内部引起了一阵骚动。本案中的利益相对方已经很明显:代表公权力的警察、代表私权利的公民,当警察流之以报团并以群体不合作不执行为可能的威胁来应对执法程序的质疑时,其结果是引发了公民更大的质疑与不信任。毕竟,此案的主体之一是一个普通公民,这就意味着今天是路人甲,明天就可能轮到路人乙的头上。再任性的公权力也要在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生命安全之前让步,再强大的执法部门也需要给担心个人生命安危的普通百姓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交待。“让老百姓在每一个案件中体会到司法的正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并不遥远,何况眼前的个案又是一场轰动一时的直接关涉普通公民生命的个案。乐观者通过此案得出正是中国法治的主线在引导案情逐步向正义方向发展的结论。这种结论的得来殊为不易。要知道,就在前不久,一些国外不友好的观察人士还在外媒试图通过此案又得出唱衰中国法治甚至中国命运的结论,在某些人眼里,的确似乎希望中国下一步越乱越好。从这一点来说,每一个热点事件的处理都需要中国政府秉持法治立场,认真、理性、严肃地对待处理,其不仅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正义,也要让国外某些观察者看得见正义,建立有益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外部环境。幸运的是,中国律师在本案中担当了应该的责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就连当事人一方的某派出所涉事警察也开始聘请律师为其辩护,这体现了即使是“任性”的执法权力在面临指控时,也要遵循法律程序借助法律逻辑才能为自己的权利进行合法辩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