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老子生死经》抄本

来源:天下任评 作者:天下任评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观世法眼 生死经 第一章為生而生,是為假生;為死而死,是為真死。假生,生之且急;真死,生之且怠;不急不怠,人生無
观世法眼 生死经 第一章為生而生,是為假生;為死而死,是為真死。假生,生之且急;真死,生之且怠;不急不怠,人生無敗。生死,人道之大事也,于天道,莫若乎微。故生生,以觀天帝之妙;死死,以接天帝之踵。生死,異出而同名,同奔於道。死而還生,眾生之往。 第二章世人皆欲生而長生,獨不惜當生;皆知生而有死,斯至老而不知將死。幼而不嬉,少而不學,壯而不力,盛而不守,老而不養,廢也。是以聖人應天而作,應節而起,處能力之事,作相稱之職,年歲相隨,言行相宜,不冒厘末之功,不獲無名之利。夫唯遵以天命,是以能生死不懼。 第三章不尚凶武,使民不弄斧刀;不涉崎嶇之險,使民無遭橫禍;不見尊卑等級,使民不相構陷;不制奇珍異食,使民無口腹之患。人皆貪生而怕死,此本能之道也,無无分贵賤,無以論。是以聖人之治也,必先使民安居樂業,倉廩實而不盈,甲兵防而不霸,樂墟設而有度;人倫為大,君倫其次,人人有知而寡欲,是為大治。 第四章 道沖,人之初性亦沖。沖者,虛也,空也。混沌未成,非有善惡之名。人生诸天地之隅,秉天地之造化,受父母之精灵,大者合道,微者合理,合道者壽,合理者康,無道無理者夭。然人之生也呦呦,死也嘁嘁,吾不知其何為,象帝之無情而又有情。 第五章天地萬物,生機盈盈,果熟禽飛,不勞遠征,人一餐一宿即有精氣充盈,出可耕獵,入可誦讀。是以天既生人而不棄人,棄人者,極惡困險、兇橫惡逆、人間氣數者也。求生之道十,老死之道一,此為天道運行之恒理;尚若求生之道一,老死之道十,可證天道損、人道崩,民離末世不遠矣。是以民養聖人而非聖人養民,民養上國而非上國養民,有司顛倒有年矣。 第六章財貨不仁,以玩物者為玩物;權柄不仁,以嗜權者為權奴。財貨權柄,其猶風箏乎?一端在天,一端在地。執繩者以為箏受其制,獨享其樂;戾天者則不然,以為雖被其制,反制其手。一旦繩斷,兩相其害。夫權利也者,生無生、死無死之物也,與其受制,不若無制。是以聖人與民自由,聖人亦有自由,與民無自由,聖人亦無自由。故去彼取此。 第七章權柄不死,是謂玄魔,玄魔之欲,是謂禍之根。綿綿其若無,伏藏心之門,用之一念間,罹禍無窮期。人所以能壽而康者,以其能遠魔欲,故能避其鋒。是以聖人虛權柄,寬其心,善其身,寡其欲,生如夏花,死若秋葉,無假權柄,無悔當生。 第八章  上生若花。花吐豔芳而不害,不擇居所,不拒蜂蝶之所求,花謝而果熟,故幾于華生。下死若殞。殞自天而降,非有身難而自旋於天,愰愰乎其墜於地,身死而物害。是以聖人居有緣之地,取口腹之資,不冒死,不越生,任法從容,為無為而使有為,使有為而守無為。夫唯不害,故無以為害。 第九章生而虐之,不如不生之;死而悔之,天道許之。生而驕之,奇禍伏之;死而無知,生若無生。生生,多無功而身退;死死,多後悔而身死。功成身退,其功乃能不朽;功成而身不退,其功化為權柄,權柄化为為玄魔。是以圣人生生有道,死死有德,生若浮生,死不任死。 第十章人之生也匆匆,死也空空。生匆,因被生而非自生;死空,因道死而非自死。故生,慎獨以問天地,居家以問父母,為事以問師鄰,然後有所取,取而後謝。知不足而知所以不足,知足而知所以足。故死,悄然以謝天地,冥思以謝祖宗,遺芳以謝師鄰。固天帝之一芥,何貪之無度乎? 第十一章生不可為替,死亦不可為替。生可替,乃天帝;死可替,有國妖。何謂國妖?權貴,強盜,巨騙,大謊。為國妖而死,國妖以其為高尚,天帝以為其如草芥。為義而死,可乎?曰可,曰不可。義有偽義,昨為正義,今即非義,甲曰正義,乙曰非義。胡為乎正義哉?天道、人道之義,皆曰正義,其餘等而下之,故為義亦慎。 第十二章為功令人手硬,為聖令人口謊,為義令人心狂;手硬乃至手凶,口謊乃至巨騙,心狂乃至愚昧。是以聖人不立言威功,不濫凶騸情,不顛狂愚昧;去宗義而存天道,為無為而自有為,天成而自聖,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人生而平等,如草木之於天地;人生而不均,如草木之於草木。是以聖人布法為繩,天道為軌,獬豸為監,以人之心智體魄為力,使民隨波逐流,自由向上,競相立於天地,享天地之成果,民敬仰而不妒。然後課其盈,集公力,以保旁落者不致崩淒也。人之生,必有廢疾者,獵獵於野,必有累傷者。上古之時,民居於巢,無暇他顧;今筑城而居,宗廟社稷當收而養之,此為人道也,非畜道也。 第十四章死而無懼,因懼而無益,故能無懼。死不復生,因生惟一輪,故無需複生。生而困病,其生若死乎?非也。死自無懼,何懼困病?他生可视為已生,他死而吾身未死,此生生不息之道也。故貴以道善已身,已身善,天下善,已身不善,天下何以善?民不懼死,當以死相爭。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生者,不與獸比力,不與天爭勝,善用自然之道,研精發之器,假器以力,巧功天成。然人人皆可為善生者乎?天不與之矣!天以善生者為善生,以不善生者為輔生。無輔,善生者無以為善生;故善生者善生,不善生者亦善生。 第十六章先有民而後有家,先有家而後有國,民必有家而未必有國。家所以為家,天道使然,國之所以為國,家道使然。侵伐乃至國大,同化乃至族同,國國相攻,家依國立,非為保國,因國中有家,故曰衛國保家。保國而不保家者,家之盜也,保國而不保民者,民之賊也。為政者知國之有民,民當保家衛國,為政者不知國之有民,民可棄國保家。 第十七章上政,百姓不知謝;中政,百姓不言謝;下政,百姓谢而謝;惡政,百姓恩而謝;極惡之政,百姓恐而謝。為恐民不謝者,其有利待取矣,將索利於民矣。是以圣人為民,不言吾為民;独夫為已,常言吾為民。上政為民,無謝無言,而後盛世太平。 第十八章生之與死,相去幾何?為人之與為聖,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大公必至大私,無私即生至私;大德必失私德,諾諾必生諤諤。百姓熙熙,聖人獨泊;百姓嚷嚷,治者默默;百姓有餘,上國乃富。 第十九章國越大,治越微,國越小,治越精。大國規劃,提綱而挈領,顧左而忽右,民無所適從;小國規劃,一覽而無遺,有遺而補漏,民實實而俱足。大國何治?必使分權而治,分邦而治,使之治大若小,治小成大。治大國若烹小鮮,何謂烹?工序也,非炒也,炒者,折騰也!是以聖人治國,不避國小,不怨民多,治而不制。 第二十章上古之時,小國寡民,國不相侵伐,民安國泰。今古之後,大國多民,國相侵伐,民狂國亂。小寡之道如若河嶽,地隆崎竣,天削平之,地欲蓋之,天欲裸之,此天道之自然也。將有大國,必出东方,國以邦連,邦以區劃,州邦自治,而民亦自治,國之美麗也。為其邦小,故能成就國大,為其自治,故能成就國強。 第二十一章政出宮門,宣令受之,郡令銜之,州令傳之,府令惴之,鄉長慢之,村亭推之,百姓敬之,遠之,笑之,諷之,不信之,然後無知,是謂政出宮門實未出宮門。非百姓無知,乃出政者無知也。焉有傳導熱而不散熱之材乎?高屋建瓴,居高者有勢而受之者式微,瓴空水盡,水漫一地,是以聖人治國,必使聖人若平民,而使平民若聖人,國若市,而政若貨;政與民商,民曰可,政乃出,民曰不可,政無出。 第二十二章政越繁,辭越華,章越繡,功越薄。政也簡,辭也素,章也樸,功乃出。政繁而耳垢,屬為?為政懼無視無聽無覺,為之,必飾辭章,辭章華繡而至聽者耳垢,是謂政繁而耳垢。故聖人治國,宜簡不宜繁,不以天威示民,不以出行擾民,尤不以繁政折民。政簡民生,政繁民死,民生國生,民死國死。 第二十三章惡法不死,大道必損;惡法孳生,民必艱生,國必困生。艱生困生,民國若雕。何謂惡法?口出天憲,密室議合,強規霸款,是為惡法。惡法與於民,如脖架斧刀,如履薄冰。故以法治國者,非即大治者也,大治必以法善,人治必以法惡。法善法惡,為政不覺。 第二十四章大惡必假名以善,大奸必假名以忠,賣國必假名愛國,至凶必假名仁慈。慈眉善目者,其善未必至善也;蠅營狗苟者,其惡未必至惡也。至善必潤澤於鄙野,至惡必密謀于宮闈。是以聖人行善如水,潤物無聲;惡人施惡如霜,傷人無痕。 第二十五章大公无私,是为至私;全心为民,是为害民。小公大私而公道自出,余力为民而人道自明。故权力不可私有,财产不可公有。權力私有,民沦奴賤;財產公有,民涎口津。夫权者,役人之器而害人之首;无私者,口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取财有道,不掩其私;用权有法,正大为已。故民以生生不息。 第二十六章何谓民?民為上国之公民;何谓人民?人民為官治之聖民。公民居家于巷,行走於道,上可坐莊廟堂,下可引車賣漿。聖民蟄居于章典,出口於官嘴,招之有千軍萬馬,揮之即噤聲作啞。夫法治,上国之首善也,为其善,是以民挡圣人之道而不觉,同川而浴而不臊;为其不善,民道路以目圣人。 第二十七章兵多民恐,官多民囧,食邑百戶,民東奔西走。兵者,天下之利器,非外患,不示於民,非天災,不混於民。是以聖人治國,民不舉,官不任,民不推,爵不授。官者,食脂膏之徒,雖嚴防而能為盜者也。故民不選官,官不為民,民若選官,官必為民。官自大,則自詡為民之父母;官自謙,則自謂為人民之子。自大自謙,眾民若驚。 第二十八章何謂大國?國大非大國也,萬國來朝,普世而定准,世人越界逾洋,避難求學,而國不亂,民自若,是為大國。甲兵列列而民多戰兢,倉廩實實而民有饑饉,非大國也,是為窩中大國也。何謂大人?人大非大人也,友情萬里,信而互惠,是為大人。肌腱碩碩而橫生是非,金光閃閃而明暗顯擺,非大人也,是為禽獸大人也。大而無當,不若無大,小而有當,雖小還大。 第二十九章大典無典,大范無範。頻繁作典,其典不典,頻繁作范,其范不範。樹一章為辭之典範者,一章得華,眾章得賤;樹一人為眾人之典範者,一人得利,眾人失利;奉人為神明者,人神未神,神明已死滅。是故雖有先進,不可以天功授之,雖有聖人,不可以神明祀之。 第三十章以德治國若何?若鏡花水月,作夢神遊,口惠而實不至矣。以德治國,治國者以為自已有德而民無德,以為施德而萬能。夫德,天地最難求者也,上德已死,新德橫生,下德以橫生之德治國,有之乎?故聖人治國,不以德治國,聖人治國,先小人而後君子;惡人治國,先君子而後小人。 第三十一章大江長流,時有涸澤,耳鬢廝磨,仍生齟齬,與人同道,能無爭乎?為爭乃至為害,為害乃至為惡。非人之性也,乃為之利也。利大惡大,利小惡小,蠅頭小利亦能釀成大惡。是以人皆有惡,小人成就小惡,大人成就大惡。高尚者禍心暗藏,卑鄙者顯露鋒芒。是以友情难以長久,挚友不可朝夕相處。 第三十二章萬歲已死,跪奴未起;聖人已死,大盜還生。吾所以悲而憐者,以此。夫生死,何求留名天地哉?大樹參天,蟲豸莫知其名;丹書鐵券,後人莫能句讀;天長地久,非真長永久。故生生,非已生;死死,亦非已死。生死,天帝娛樂之器耳,何喜悲乃爾!不可一世,實為一瞬。 第三十三章生之凡凡,其生華華;死之靜靜,其生道道。移山百世,不及天地一震;蓋世之功,不抵鼻息一呼。天下自有,無須藏掖堅守;天下自治,無須取之而治。取之而治,死无数命,未治先败。是以白骨換河山者,荒唐之致也,锢人之自由以解人之自由者,可笑之致也。 天下任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txrenping
责任编辑:天下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