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中評深度專訪:李曉兵論習特會與最大公約數_晓兵老师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晓兵老师I宪政中国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02
摘要:中評深度專訪:李曉兵論習特會與最大公約數 中国评论通讯社:?coluid=1kindid=0docid=104631794 中国评论通讯社: ?coluid=93kindid=16773docid=104631794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中評社 蘭忠偉攝)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
中評深度專訪:李曉兵論習特會與最大公約數  


中評深度專訪:李曉兵論習特會與最大公約數_晓兵老师

 


中国评论通讯社:?coluid=1&kindid=0&docid=104631794  


中国评论通讯社:?coluid=93&kindid=16773&docid=104631794


中評深度專訪:李曉兵論習特會與最大公約數_晓兵老师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中評社 蘭忠偉攝)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記者 蘭忠偉)應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特朗普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4月6日至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特朗普總統舉行會晤。31日,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指出,習近平主席的一大執政特色,就是在內政與外交之間實現互動和平衡,特別是統籌內政和外交,為國家發展形成新的共識,確定新的目標,而本次“習特會”,亦將令世界各國有所期待。他認為,中美兩國元首會晤,需要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這個最大公約數不僅僅是以兩國的利益為主,而且要結合全球,乃至人類未來發展來考慮。



  李曉兵對中評社表示,中美關係向暖向寒,會對世界各國產生很大影響,更直接影響到中美亞的局勢。歐洲國家也同樣會感受到,中美兩國的關係,對於歐洲戰略平衡所帶來的影響。



  李曉兵指出,中美很大程度上並不存在戰略衝突,只是美國陷入了冷戰思維的延續,以及美國今天在世界政經舞台上的下行壓力,所帶來的一種擔憂、恐懼。一旦中國由大國變為強國,美國這樣一個超級大國,相對的戰略利益一定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因此,中美雙方需要尋求最大公約數,避免發生直接的碰撞。“我們一定能夠通過兩國的智慧,找到令中美雙方平衡的戰略利益,同時,我們又能夠對下一個十年或者是二十年,世界的發展有所貢獻。”



  “雙方此前應該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溝通,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國元首的會晤也是給了世界一個展示。”李曉兵說,“習特會”舉行,表明中美兩國的戰略利益通過一般的層面,已經不能夠滿足彼此的需要,不足以滿足兩國關係向好、穩定的預期,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通過兩國元首直接會面的外交方式,給雙方一個比較清晰的方向。



  “亞太地區究竟是要和平共融的發展態勢,還是要劍拔弩張的格局,事實上各個國家都有所考慮。中美之間完全可以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不要簡單的通過選邊站的方式,去造成對峙和區分的狀態。”李曉兵說。


中評深度專訪:李曉兵論習特會與最大公約數_晓兵老师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蘭忠偉攝)

  中評社對話李曉兵,專訪全文如下:



  中評社:如何看待本次“習特會”?



  李晓兵:本屆中央領導集體形成以來,習近平主席一個很大的執政特色就是在內政與外交之間實現互動和平衡,特別是統籌內政和外交,為國家發展形成新的共識,確定新的目標。習近平主席將中國放在國際政治經濟大轉型的背景下,對中國發展進行定位,效果非常突出。



  過去,由於國力所限,我們在外交和內政之間想要實現互動,但是卻互動不起來。很多情況下,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設想,都受限於外界環境,但隨著中國國力提升,我們在外交上開始有了新設計的時候,乃至“一帶一路”大戰略提出後,就充分地顯示出了中國對國際事務的積極參與與共建。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恰逢出現了世界經濟蕭條的局面,而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頂住壓力,按照我們的節奏和發展模式,和我們既定的目標來實現穩中就進。當然也有我們對世界未來的經濟發展預期,所以可以說,一方面我們挖足我們的潛力,提出我們的創新國家概念;同時我們在國際戰略上,要發出我們的聲音,捍衛我們的國際利益。



  比如南海問題等方面,中國充分堅持了國家利益底線,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和美國在內的各個國家,進行有禮有節的較量,總體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捍衛了我們的國家利益。



  由於美國正好處於一個經濟下行的階段,特朗普此時上台,對奧巴馬的政策進行了顛覆性的否定,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中美過去的八年所磨合成型的一些東西,在特朗普上台後,是否會出現變化,這就讓我們對“習特會”有所期待,而這種期待也是世界各國的期待。



  中美關係向暖向寒,會對世界各國產生很大影響,更直接影響到東北亞和整個亞太地區的局勢。歐洲國家也同樣會感受到,中美兩國的關係,對於歐洲戰略平衡有所影響。



  中日之間存在釣魚島摩擦,美國不應該直接參合到其中。中美很大程度上並不存在戰略衝突,只是美國陷入了冷戰思維的延續,以及美國今天在世界政經舞台上的下行壓力,所帶來的一種擔憂、恐懼。一旦中國由大國變為強國,美國這樣一個超級大國,相對的戰略利益一定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這種影響,事實上是全球發展的態勢,也包括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變化所導致的。比如環保問題的突出,互聯網技術的高度發展等問題。



  中評社:所以中美兩國元首會晤,會影響到全球各個國家的利益?



  李曉兵:對的。在世界氣候大會上,中國是有承諾的,這種承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需要其他大國的配合;美國過去的互聯網經濟是獨霸全球的,但隨著近幾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興起,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很多國家都看到了,中國政府所提倡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以及現在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給人們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巨大改變,這些都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如果中國能夠參與並引領全球下一波創新的潮流,那麼美國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保持現在的優勢?這是中美兩國都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中美兩國元首會晤,給了我們一種期待,我們希望兩國能夠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這個最大公約數不是以兩國的利益為主,而是以全球,乃至人類未來發展負責。



  美國曾經提出“G2”的戰略安排,由兩個國家直接解決一些國際問題。這從兩國國家本身的利益來看,當然可以,但恐怕不會受到其他國家的歡迎。中國與美國的外交,不能夠以協力廠商的損失為代價,中國提出的是負責任的大國外交,負責任的大國外交就意味著我們不做以鄰為壑、落井下石的事。在世界經濟整體下行的時候,我們加大投資力度刺激經濟發展,穩定自己的同時也貢獻世界經濟增長。我們不去隨波逐流的改變經濟政策,給世界經濟增加動蕩的因數,而是努力起到支撐世界經濟的作用。



  今天,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遭遇挫折的情況下,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的講話,仍然是要為世界經濟一體化吶喊,並提出中國的設想。所以,中美元首的會晤,一方面不能損害中國核心利益,另外一方,中美雙方需要尋求最大公約數,避免發生直接的碰撞。我們一定能夠通過兩國的智慧,找到令中美雙方平衡的戰略利益。同時,我們又能夠對下一個十年或者是二十年,世界的發展有所貢獻。



  人類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中美如何形成戰略上的協調,讓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避免出現爆冷、暴跌的情況,這點尤為重要。

 


  中評社: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會晤,有何特殊含義?



  李曉兵:中美元首此時的會晤,表明雙方在某些問題上必須直接溝通,中美兩國的戰略利益直接的糾葛和聯繫過於重大,通過一般的層面,已經不能夠滿足彼此的需要,不足以滿足兩國關係向好、穩定的預期,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通過兩國元首直接會面的外交方式,給雙方一個比較清晰的方向。



  雙方此前應該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溝通,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國元首的會晤也是給了世界一個展示。



  中評社:您認為本次會晤可能會談論哪些方面的議題?



  李曉兵:經貿議題是一個重點,另外是兩國在全球範圍內所承擔的責任問題。全球目前面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時下中國大力推動“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戰略,美國是否能給予理解和協作,也尤為重要。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戰略在聯合國層面已經得到了肯定,也得到了70多個國家的積極響應,美國在此立場上是否加入,都值得關注。



  另外,我們也會敦促美國充分尊重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在我們的主權和領土問題上,請美國給予尊重。

中評深度專訪:李曉兵論習特會與最大公約數_晓兵老师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中評社 蘭忠偉攝)

责任编辑:晓兵老师I宪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