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中国哲学史笔记06:墨子

来源:耕思辑录 作者:耕思辑录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10
摘要: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06:墨子墨子大概生活在公元前476-公元前390年前后,工匠出身。墨子的思想中个体小生产者视角来看待社会的特点极为明显。墨家学派与其他学派的不同在于其组织更加严密,有一定的宗教性质。一、几个关键词墨子的思想可以由几个关键词串
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06:墨子墨子大概生活在公元前476-公元前390年前后,工匠出身。墨子的思想中个体小生产者视角来看待社会的特点极为明显。墨家学派与其他学派的不同在于其组织更加严密,有一定的宗教性质。一、几个关键词墨子的思想可以由几个关键词串联而成。1.兼爱。“天下兼相爱则治”“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认为只要能够实现兼爱,社会就能出现一个合理的形态。2.非命。墨子认为当时社会中对于由自然引致的困境无能为力而称之曰命,暴君昏庸无道而导致的动乱亦称之曰命的情况深恶痛卷。他认为这些都不是命,都是能够改变的。通过人们的“力”就能够达到改善生存境遇的目的。“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贵,不强必贱”。3.尚贤。提出了任人唯贤的标准。也可以视作“非命”的某种程度的延伸。“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是对当时虽已“礼崩乐坏”,但贵族制度依然存在的情况的一种批评。4.尚同。“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因此,要解决交相非也的问题,就需要“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尚贤的延续),通过“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就能够实现“治”了。5.天志、名鬼。一般观点认为墨子在此处引入天和鬼的概念是以此来约束居上位者的行为。二者的引入逻辑上是能够以此来限制墨子。但从墨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看,并非是以此为目的的。墨子对真的认识有一“三表法”。“有本之者为古之圣王之事”,也就是说真可以是古代圣王做过的事。“有原之者为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说真可以是百姓所见所闻。“有用之者为百姓人民之利”,也就是说要有实利于百姓。从这个对真的判断标准出发,无论是天还是鬼,只要是被耳目名之为实的,那就是真的。因此,天和鬼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是以真实存在的前提来发挥作用的。“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6.非攻。这可以看做是兼爱的一种扩展。墨子多战争做出了正当与否的区分。一场正当的战争称之为“诛”,不正当的战争才被称为“攻”。墨子反对这种不正当的战争,甚至还身体力行反对这种战争(墨子*公输)7.非乐,节用,节葬。从墨子对真进行判断的“三表法”中可以看出,真需要有实利于百姓。这样的实用主义之下,墨子认为乐、厚葬之类的礼是不具有实利,也因此而没有价值的。所以他主张非乐,节用,节葬。二、几点看法墨子的思想有着某种乌托邦性质。事实上这个世界从来就不能够缺少乌托邦,有了对美好的想象,才能有对美好的向往,从而有对美好的追求。虽然在先秦以降,墨家失去了先秦时期的普遍化程度,甚至成了绝学,但是这种乌托邦式的并没有消失,而是渗透到其他后世思想之中,历代各种类型的“均贫富”观念中都能找到墨家的影子。墨家在秦以后的失势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可以说关系密切。墨家的思想无论是兼爱又或是非乐节用尚同的思想,都是与后世占据着思想控制权的阶层,以及整个社会的阶层分化形式相背离的。其衰落也因此势所必然。墨家提到的经验验证形态的又超越于经验之外的天的观念,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汉代董仲舒诸人所主张的“天人感应”理论。而其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在王充那里也有诸多体现。
责任编辑:耕思辑录

上一篇:催债行为的合理边界与法律规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