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延寿县毁林事件调查
来源:碧水蓝天 作者:碧水蓝天 发布时间:2017-05-03
摘要:林业法(气候应对) 毁林 黑龙江 人参 生态破坏 黑龙江省延寿县毁林事件调查来源:法律与生活2016年2月第3期 因发展经济,当地政府推行“以参养林”政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数千亩林地惨遭厄运,大片林木甚至珍稀树种被砍伐,生态被破坏。谁该为此事件担
林业法(气候应对) 毁林 黑龙江 人参 生态破坏 黑龙江省延寿县毁林事件调查来源:法律与生活2016年2月第3期 因发展经济,当地政府推行“以参养林”政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数千亩林地惨遭厄运,大片林木甚至珍稀树种被砍伐,生态被破坏。谁该为此事件担责?本刊记者/李云虹 特约记者/祝阅武被毁的林地用于种植人参 2015年9月中旬,本刊收到一封群众的实名举报材料,反映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因种植人参而发生毁林事件,造成大面积树木被伐。2015年9月24日,本刊记者赴延寿县,对这起近千亩毁林事件展开详细调查。实名举报人:怀念曾经美好的家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由于天然形成的“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的独特地貌特征,那里土地肥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延寿县树种丰富,林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70%,种植了很多珍贵树种,如水曲柳、红松、黄檗等。 这样一个鸟语花香、地肥林茂的地方,是侯雷、陈永涛和谷健的家乡。如今,在他们眼里曾经美好的山林变成了满目疮痍的景象,他们也因此陷入无尽的烦恼与悲痛中。侯雷说,当地为了种植人参,有人将原本茂密的林木大面积砍伐,使原本应该大力保护的珍稀树种惨遭被伐的厄运,有些树木甚至被就地焚烧。 在侯雷的记忆中,每年的秋季是家乡最美的季节:金色的稻田随风舞动,硕果累累的玉米展露风姿,收割的农妇忙碌不止,红色、黄色、绿色等各色树叶为山峦换上秋季的衣衫。这样秀美的景色总是让侯雷怦然心动。他最喜欢在秋日里行走于阡陌、林间,幽静的树林不时传来鸟叫声,随处可见成熟的果子,田园般的日子让他内心宁静。只是,在县城经营企业的他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远离了这样自由自在的林间生活。现在想来,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怀念。 陈永涛和谷健也与侯雷一样,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他们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 当时间的指针拨到2015年5月时,一次偶然的遭遇,令侯雷对家乡的这份美好记忆戛然而止。 2015年5月,侯雷的岳父王华明(化名)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玉河林场工作时,不小心砍伤了自己小腿上的动脉,顿时血如泉涌。一同干活儿的同事立即将王华明送至山下的林场办公室。林场负责人立即找人开车将王华明送至当地医院。 据侯雷介绍,当地医院的医生立即给王明华进行手术,将小腿部位的动脉进行缝合。待王华明的病情稳定后,侯雷上了一趟山。他发现,熟悉的山峦变了模样。 “我岳父受伤后,我去了一趟事发的山上,看到熟悉的野生林地没有了。”侯雷向本刊记者回忆道,“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平整的苗床,苗床上立着整齐而低矮的蓝色小棚,面积近百亩。我向看棚的人打听后得知,棚内种植的是人参。”侯雷走进棚内发现,搭建棚子所用的很多木材都是珍贵树种。“黄柏、水曲柳,这些濒危树种是绝对不让砍伐的。我看着真是太心疼了。”侯雷向记者坦言。 后来,侯雷又去附近的山上走了走,发现“情况不容乐观”,他用“触目惊心”四个字形容自己的感受。山上的黄柏、水曲柳等珍贵树种被砍伐,甚至那些来不及运走的树木被当场焚烧。山上临时搭建的小棚子,也用上了这些树木。 面对这样的景象,侯雷心痛不已。随即,他开始走上一条实名举报之路。在这条路上,他并不孤单。同为当地村民的陈永涛和谷健与侯雷一样,也见不得家乡的山林被砍伐,遂与侯雷一起实名举报当地滥砍滥伐现象。实名举报人侯雷记者调查:触目惊心的毁林场景 2015年9月24日,本刊记者来到了事发地点进行实地采访。在延寿县林业局副局长徐佐林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了玉河林场。在玉河林场两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了种植人参的场地。 在接壤的两块面积大概在几百亩的人参种植地内,林木早已不见踪迹,映入眼帘的是连成片的一个个蓝色棚子,棚子下面种植着人参。人参的幼苗绿意盎然、长势良好,最小的已有五六厘米高。记者注意到,支撑着蓝色棚子的木头直径大概有6~7厘米。据当地人介绍,有些就是黄柏。 黄柏又叫黄檗、黄菠萝,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是中国的珍贵药材树种,现属于渐危物种,属国家二级珍贵树种。黄柏的树皮呈淡灰色,开黄绿色小花;果实为黑色;树皮有珍贵的药用价值;木材坚硬,是制作武器枪托的好材料;茎可以制作黄色染料。由于人为剥皮,造成少量黄柏死亡。因其繁殖力较弱,不是速生植物,黄柏死亡后很难再生,造成分布面积缩小。 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种植人参的棚子周围没有林木的踪影。 2015年9月25日,记者在举报人侯雷的带领下,又先后来到了玉河林场管辖范围的石门子东山、老夏家小房后沟、胡子营东山以及新开道林场。在这里,记者见到的景象令人震惊。 在老夏家小房后沟地理坐标为北纬45°15′5″、东经128°30′38″的位置上,记者看到整片的树木被伐倒,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有些树木的直径在20~30厘米左右,甚至更粗。不时映入记者眼帘的还有一些被烧焦成为木炭的树木。在这些被绝伐的树木中,记者见到了水曲柳、黄柏等珍贵树种。记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这片被绝伐的林地面积大概有两三百亩。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胡子营后山地理坐标为北纬45°17′21″、东经128°17′21″的位置进行实地调查。记者在这里见到的场景与在老夏家小房后沟见到的场景极其相似,树木被砍伐,甚至被当场烧毁,黑黑的木炭随处可见。这一片林地的面积,粗略估算,也有两三百亩。同样相似的场景还出现在石门子东山以及新开道林场,随处放倒的树木、被烧毁的树木、被伐成一小截一小截的树木成为这片天然林场被毁的实物证据。 记者实地调查的4处林地,占地面积近千亩。据侯雷介绍,“滥伐这片林地的目的是种植人参”。 随后,记者从有关人员处获悉,人参的种植对于土地的要求很高,种植过玉米等农作物的土地并不适宜种植人参。只有那些没有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地或者天然林地才适宜人参的生长。因此,很多人参种植户将目光锁定了我国黑龙江一带仅存为数不多的天然森林。 据当地的人参种植户介绍,他们生产的人参主要出口韩国。2014年,由于人参市场价格下跌,他们损失颇大。但人参市场的价格波动并未影响当地种植人参项目的进行。 记者将所拍摄的被砍伐的树木以及支撑参棚的树木照片发给北京市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朝霞。杨朝霞看后证实,记者所拍摄的这些照片上的树木系黄菠萝,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成片的参棚当地政府:开展人参种植项目 从某种意义上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农业社会中古人的生存之道。现在,也如此。守着大片的山林,当地政府在研究如何拉动当地经济指标上扬时,将目光定格在了这里。 陈永涛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秋季,当地就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延寿县将开展人参种植项目。” 对于陈永涛的说法,记者在延寿县林业局进行采访时得到了证实。据延寿县林业局副局长徐佐林介绍,早在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林业局就有一个招商引资的项目,由吉林的一位客商引荐,来延寿县开展人参种植项目”。 随后,记者在林业局出具的一份党委会议记录中,了解了这一项目的来龙去脉。 2013年中旬,哈尔滨市林业局组织有关人员到吉林省抚松县考察产业发展,通过到某人参市场考察后有所感触。当地的人参市场是吉林省乃至全国的人参交易集散地,发展人参产业效益可观。某领导班子成员建议,延寿县发展人参产业,不仅能增加效益,而且能提高职工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当时,有领导认为,人参种植产业可行。会议形成决议:待黑龙江省林业厅审批通过后,发展人参产业项目。但前提是必须“林参间作,以参养林”。 2013年10月22日,黑龙江省林业厅下发《关于黑龙江省延寿县北药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同意延寿县林业局建设北药种植基地,并对具体事宜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栽种1500亩人参,林道维修20里,蓄水池5座,购买农用拖拉机、储水罐、水泵、喷药设备和输水管;项目建设期限为4年,从2013年至2016年;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700万元,资金来源为招商引资及自筹。 拿到黑龙江省林业厅的批文后,延寿县林业局于2013年10月10日与吉林省抚松县金参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炎签订了《延寿县北药种植基地使用林地协议书》。协议书载明: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快北药开发种植的决策意见》的精神要求,结合延寿县林业发展的要求,为扭转当前木材市场销售价格下滑的局面,积极招商引资,科学利用采伐迹地,发展北药种植,解决职工再就业,支持和带动林场职工走产业发展致富之路,经请示省林业厅同意,获取建设延寿县北药种植基地项目立项批复,确定了延寿县林业局玉河林场、新开道林场等国有林场为北药种植建设基地。通过林业局班子会议研究决定,与吉林省抚松县金参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协商,达成北药种植基地林地使用协议。 协议规定,延寿县林业局为吉林省抚松县金参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经其确认可以种植人参的林业用地2013年度的采伐迹地,一次性有偿提供给该公司使用。该公司一次性支付给林业局林地使用费(每公顷3万元,共计100公顷),由该公司自主种植人参。承包期限自2013年10月21日至2018年10月21日。部门反馈:成立调查组 延寿县林业局副局长徐佐林证实,当地有5家林场承担了这个招商引资项目,玉河林场只是5家林场中的一家。同时,徐佐林明确表示,“红柳、水曲柳、黄柏属于珍贵树种,绝对不允许砍伐”。 记者粗略地换算了一下,协议中规定的100公顷林地相当于1500亩。但是,记者在实地走访与调查中却发现,仅玉河林场一家,其滥伐林木的面积就接近千亩。如此大面积的滥砍滥伐,竟与最初设计的“以林养参”政策相去甚远。 据报道显示,延寿县北药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是全县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2900万元,2014年的投资额达1900万元。 记者在延寿县林业局副局长徐佐林处证实,“林参间作,以参养林”是招商引资项目的要求,绝对不允许破坏林地。在记者实地调查后,延寿县林业局成立调查组,将最终的调查结论发给了记者。结论显示,延寿县林业局为振兴林业经济,在省林业厅的批准下开展北药人参种植项目,“实现林参兼作,以材为主,以参养林,一举多得”。记者调查的几个坐标点所在林地系林间空地,“不是批准的林参兼作地块,是20世纪林区改革和管理机制几经变革后历史上形成未成林造林地和林辅用地”。 从科学角度而言,森林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行为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 在北京专业从事环境资源法律业务的霍志剑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参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连作障碍的影响,我国很多区域仍在采用伐林栽参、参后还林的栽培方式,导致大量森林资源因发展参业种植而被砍伐。不可否认,此种模式已对我国林业资源及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林业资源是一项极其宝贵的资源,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制定了成套的法规对林业资源予以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采伐林木。 从记者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地的林木采伐现象非常严重,不仅数量大,而且存在珍稀树种被采伐的问题。霍志剑律师表示,根据我国《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采伐林木以及珍贵树种的,须经过严格审批并取得《采伐许可证》方能为之;否则,即属于滥发林木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会对相关责任人员以盗伐林木罪以及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追究刑事责任。 延寿县大规模砍伐珍稀树种事件,谁担责呢?这份损失惨重的自然资源罚单,由谁埋单呢?本刊继续关注这起毁林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并进行追踪报道。森林的涂炭砍伐后的树桩珍稀树种黄菠萝被砍伐用作参棚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