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写一篇,被封一篇,我为什么还有写下去的动力?

来源:谭敏涛的法律农场 作者:谭敏涛的法律农场 发布时间:2017-05-24
摘要:写一篇,被封一篇,我为什么还有写下去的动力?文/谭敏涛此文首发于公众号“律界评论”从网络时代开始,我几乎就和删帖和封号杠上了。在最早的校内网,我曾被封号一年,一年后解禁,校内网已经变为人人网。然后就是QQ说说和QQ空间,我也曾被删贴过和屏蔽过,
写一篇,被封一篇,我为什么还有写下去的动力?文/谭敏涛此文首发于公众号“律界评论”从网络时代开始,我几乎就和删帖和封号杠上了。在最早的校内网,我曾被封号一年,一年后解禁,校内网已经变为人人网。然后就是QQ说说和QQ空间,我也曾被删贴过和屏蔽过,然后是新浪博客,删帖常有,但却没被封号。直到进入微博时代,我被封号三个,现在开设的微博新号已不常登录。而后转战到微信时代,自从注册微信公众号之后,截止目前,被封号三个,诸位看到的这个“律界评论”,也常被删帖,但离封号有多远,我想,不会太远,指不定因哪一篇。 有人问,你写的文章为何总是被封?这个问题从我踏入“校内网”时代就常被提及。我简单回答,这或不是我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你看我写的那些东西,无非是说了该说的,说了想说的。如果一个人因为说了真话被删帖和封号,那这不是说话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管控问题。 更何况,见我的人都觉得我的长相和文字严重不符,明明是一个温和的人,为何文字上看上去那么“老气横秋”。我说,自己就是一介书生,学了法律和新闻,所以,对于不公和不义总想发声,这或是职业和专业使然,当然,也是性格使然。 还有人说我大胆,敢说话,而我,只是书写了自己的心声。作为一个法律人,面对不公和不义,我没法保持无动于衷,更无法做到安之若素。有的,只是用文字书写常识,用文字记录时代。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枉法横行的时代,更需要文字来记录面对不公和不义,我们是如何抗争和反击的,否则,枉然一生。 有些文章寄望于唤醒一些人,有些寄望于奉劝一些人,有些寄望于挽救一些人。只是更多时候,评论过的事件还在上演,批评过的悲剧还在轮回,吁请过的呐喊还很悲凉,内心未免打退堂鼓,这样写下去到底为了什么?能有效果吗?能起多大作用?这是我有时追问自己的凝思。 是的,面对律师权益受损,我常常在第一时间撰写评论,为律师权益鼓与呼;面对公权力侵害权利事件,我也会撰写评论予以揭露和声讨;面对司法不公的裁决,我还会发声和批评。这些,都是一个社会人应当予以践行的理念和行动。那么,这些到底有无作用和影响呢?我只简单说一句,如果没有影响,至少我不会遭遇删帖和封号,不会遭遇……。 想想2015年,律师界发生的“大抓捕”和“大约谈”行动,为何会禁止律师群体对“大抓捕”发声和声援呢?原因当然是害怕形成舆论压力,担心形成抱团力量。一个人的力量肯定很渺小,但一群人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而我相信,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如今,律师界被吓怕了吗?律师们都不敢申冤了吗?律师们都噤若寒蝉了吗? 强权从来不会吓倒一些人,当然,强权也肯定会逼迫一些人违心说话和做事。我们在强权面前,都是一叶浮萍。没有强权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我们都不是英雄,一个社会需要英雄,这是社会的不幸。理性的国家不需要英雄,只有失常的国家,才将希望寄托在英雄身上!所以说,当一些人在强权面前“认罪”、“忏悔”和“道歉”,请不要指责他们,而要追问,是谁,让他们这样。如果有一天,我也“认罪”,请你相信,我曾信誓旦旦的说过:在强权面前,我只是一叶浮萍。 联想到前段时间韩国新总统文在寅,有法律人就问,文在寅坐过两次牢,而且还都是反对政府独裁,这样的“犯罪分子”竟然可以进入公务员队伍,而且还能做总统?简直不可思议。其实,这一点,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按说,一个曾参加过示威游行、被两次判处刑罚、还在检察院门口举牌举报公安厅厅长的人(首图即为文在寅在检察院门口举牌“检方应立即传唤诽谤死者的赵宪五”,赵宪五为警察厅长,曾在一个警察高层演讲中表示:卢武铉因被发现借他人名义开设账户,所以跳崖自杀,文在寅对此不满,要求检察院惩处赵宪五),竟然未被以“寻衅滋事”而定罪,还当上总统,这在某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当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正说明,在我们这里,一切才刚刚开始! 最后,我越写越被封,还有写下去的动力吗?我认为,动力当然有,不写,怎么知道自己的文字都这么敏感。在一个连文字都敏感的社会,维稳之下,注定是牺牲权利,成全稳定。所以说,越是删帖和封号,越说明我们离一个正常的社会还很远,越需要一些人走在前列,挺身而出。我一直认为,我们暂时的幸福和安康,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而我们自己,不能只做看客,而应该参与其间,或呐喊、或围观、或发声、或行动…… 这本身即是一个不公和不义离我们很近的社会,指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维稳的牺牲品。我们可以庆幸成为聂树斌有些难度,但成为雷洋,仅需一步之遥。当我们遇到和公权力打交道的事情,总免不了担心,如果遇到不公了怎么办?其实,在这些事情上,如果没有形成公共事件,没有被曝光,没有舆论压力,不公和不义在任何一起公权力参与的事件中都很难幸免。我们担心,正说明不公随时随地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寄望于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新社会,遥想着不公不义离我们很远,畅想着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些,都需要我们一步步抗争和争取,而不是坐等天降。我常说,民主和法治从来不会赐予一个国家,肯定是她的国民为民主和法治呕心沥血后才迎来曙光。当一个人为不公和不义呐喊,他都会遭遇删帖和封号,那么,你能说这个社会还有公平正义可言吗?如果有一天,面对社会上充斥着不公和不义,不仅没有人呐喊和声讨,还有人生怕连累自己而躲远,那时,才最可怕!但那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公民对民主法治的向往
责任编辑:谭敏涛的法律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