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是浮云
来源: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 作者: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 发布时间:2017-08-19
摘要:法静亦水 人这么复杂的动物 人这东西生下来都差不多 前些日子讨论胡适和鲁迅的时候,双方阵营互劈到精尽人倒,竟然撕扒出来二者的人品问题:一位写有嫖娼日记;一位据说偷看弟媳妇洗澡。好吧,撕到这种家长里短阴阳八卦的程度大家就半斤八两,彻底歇菜吧。 我
法静亦水 人这么复杂的动物 人这东西生下来都差不多 前些日子讨论胡适和鲁迅的时候,双方阵营互劈到精尽人倒,竟然撕扒出来二者的人品问题:一位写有嫖娼日记;一位据说偷看弟媳妇洗澡。好吧,撕到这种家长里短阴阳八卦的程度大家就半斤八两,彻底歇菜吧。 我老人家根本就不觉得双方有道理,胡适不会因嫖娼人品就变差了一些,那鲁迅也不会因偷看女人洗澡道德上就失分很多。这是人性的一部分嘛,难道要存天理灭人欲才是正常的?不要逼人当圣贤,也不要宽己严人。 当年三国里的陈宫跟随曹操亡命天涯,结果惊弓之鸟的曹操误杀了吕伯奢的家人,回头碰上买酒的吕伯奢又把他也杀了,陈宫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认为曹操人品不好,就舍他而去,后来只能白门楼托孤于曹了。但是曹操这事倒也无可奈何,若是你身处其地该如何?还是保命更要紧吧。曹操历史上的地位可是很高,文治武功,流芳千古。 三国三个霸主谁的人品更好一些?难道是刘备?那老刘吃起刘安他老婆的肉来很是坦然哦。还冒充皇族,招摇撞骗。孙权怼功臣杀异己也是毫不眨眼。 人这东西生下来都差不多,习相近,性也相近,没有人从DNA开始就是煞星,后天环境成长与教育的不同造就了人的些许差异。然后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应激又成就了他不同的作为,历史只记录结果,评论人品那是演义。 汪精卫这个汉奸,一开始可是开明还勇武的进步人士,只因在当时的条件下做了不该做的选择,被订上耻辱柱,但是人品很差吗? 孙中山为了北伐大计私下与日本有密约,若日本帮助北伐成功,给日本满洲以谢,那么孙先生这个人品可怎么说?幸好他没得志,而是袁世凯掌握了局势。 英国人治理国家很有一套,是文明社会的典范,可是他几任首相都有不良记录,丘吉尔为了攀上政治的高枝死皮赖脸追逐首相的女儿,后来却出轨,热衷于女色,酗酒,他人品怎么样?还有戴安娜王妃之死,谁干的,难道与国民典范的英王室没有关系?罗斯福总统吸食84种毒品还泡妞,他人品因此大大的坏吧。希特勒倒是五毒不沾,严于律己,但是他害人可不少。 我觉得中国人是被一直以来的愚民文化给害的不轻,对人性的认识带着天生的虚伪,以为可以有道德上和人品上的完人,所以看人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要看他的私生活,或是外在表现。殊不知,人品是可以装的,岳不群名声倒是好过左冷禅,但是实际上他的人品比左冷禅更坏,玩阴的那一套。胡适先生不也说嘛:如果一个社会不讲规则而是大谈道德,那么这个社会伪君子遍地…… 以人品好坏来看人,属于儿童思维,人这么复杂的动物,不同条件表现的外在是不一样,一个平时的老好人,也可能在危急时刻做出害人的举动,一个看上去很坏的人,有可能对自己身边的人很好呢。人还是总在变的,变化能力比印度尼西亚海边的拟态章鱼还牛叉。契诃夫的《变色龙》说的是人。只要有条件而无危险,人会做些超出传统观念里的出格的事的,就像克林顿与女实习生。就像那句话说的:你未必是人品好,你只是没机会放荡。 人只有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对一个人恰当的评价不是看他怎么说,怎么装,而是看他做出来的事,这是实实在在的,做不了伪的。对于名人来说,没有人品这回事,有的是他做了什么,对这个社会有什么贡献。恰当把个人品性与公德分开,取其优,用其大,而制衡其有可能产生的恶,这才是英美等国家之所以制度文明的原因,而不是找一个不存在的完人去执政。 所以,人品是浮云,这玩意根本就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