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 案例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

来源:河南高天律师18903716695 作者:河南高天律师18903716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今日说法 高天律师 河南律师高天 (一)基本案情 2014年2月12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张某因与父亲发生争吵,为发泄对父亲的不满情绪,在网吧编造了“明天上午12点南站将会有颗炸弹爆炸”的虚假信息,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该虚假信息发送至市公安局网上报警平台
今日说法 高天律师 河南律师高天 (一)基本案情 2014年2月12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张某因与父亲发生争吵,为发泄对父亲的不满情绪,在网吧编造了“明天上午12点南站将会有颗炸弹爆炸”的虚假信息,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该虚假信息发送至市公安局网上报警平台局长信箱;同日16时许,被告人张某又拨打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电话,再次编造“南站有炸弹、今晚会爆炸”的虚假信息,导致公安机关出动大批警力,在南站范围内开展排查,共紧急疏散旅客600余人次,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 (二)裁判结果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编造爆炸威胁等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其行为已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告人张某犯罪时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依法应当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依照刑法有关规定,法院认定被告人张某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三)案例评析 少年法庭的法官在案件开庭审理中,对被告人进行了法庭教育。从被告人的家庭情况、法律意识、心智成长等方面,对被告人谆谆教导,引导张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悔罪态度非常诚恳。少年法庭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不仅判处未成年人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还充分利用法庭教育化解了未成年人的心结。
责任编辑:河南高天律师1890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