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有为民服务的情怀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时事评论 党员干部要有为民服务的情怀为人民服务,是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态度取向,这种态度取向也集中反映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具备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民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时事评论 党员干部要有为民服务的情怀为人民服务,是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态度取向,这种态度取向也集中反映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具备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民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着“四种危险”,而“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最危险的危险。近年来,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些活动虽然是以整风为口号,但是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固本培元、提振“精气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归根结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我党能够更好地实现为民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率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第一次见面时,习总书记如此庄严承诺。在这次不长的讲话之中,习总书记19次提到“人民”二字。因为深知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25年前习近平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在宁德,他倡导开展“四下基层”;在福州,他大力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发展合力;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时,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奋斗史。多年以来,我们党始终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团结带领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图发展,奋力开创幸福美好的生活,从而赢得亿万群众的衷心拥护。“为民情怀”始终是党员干部最坚定的信仰,是党员干部一切活动的最高准则。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只有当“为民”成为我们共产党人最坚定的信仰,成为一种习惯,为民情怀才有可靠的土壤。人民给了干部手中的权力,同时也赋予了为民干事的义务。党员干部所有的决策,都应该是为了维护群众利益;党员干部所有的奋斗,都应该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疾苦忧于心”。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来自于人民,都是人民的公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要始终把“为民”作为最坚定的信仰,捧着真心,带着真情,做群众路线的践行者,急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解群众的所忧所困所难,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作者:许谨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