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毛泽东
来源: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 作者: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何惧险途八千丈 英名伟大 今天是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今年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9c1d970102wpz1.html?tj=1今天是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今年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两个周年的机缘巧合,让我们更加怀念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何惧险途八千丈 英名伟大 今天是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今年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9c1d970102wpz1.html?tj=1今天是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今年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两个周年的机缘巧合,让我们更加怀念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没有毛泽东就没有长征的胜利,没有长征的挫折与胜利我们党也很难认识毛泽东的英名伟大,也很难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长征让我们认识到领袖的力量。其实领袖未必就是力量,错误的领袖甚至会产生逆向力量,只有正确的领袖才能产生正力量。正确的领袖不是自封的,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经过与党内历届领导人纵向比较,特别是与敌我之间横向生死博弈而涌现出来的历史性英雄人物。所谓历史性英雄人物是能够引领历史、推动历史、创造历史的大英雄。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来自实践、来自群众,在历史的危急关头能力挽狂澜的历史性英雄人物。时势造英雄,历史造就了毛泽东,人民选择了毛泽东。领袖是人不是神,但领袖不是一般的人,他们的许多远见卓识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理解的,需要历史来验证其功过是非;领袖是人不是神,可以把领袖请下神坛,但请下神坛的领袖必须享受普通人应该享受的待遇,不能对他们不恭、亵渎,甚至辱骂。领袖是人不是神,领袖也会与一般人一样受历史的局限性,受思想文化的桎梏和国际国内大小环境的影响犯一些错误,但我们一定要明辨领袖的错误是第一位的还是第二位的,是主流还是支流。对此,我们有必要重温在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个《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9c1d970102wpz1.html?tj=1列宁经常爱引用《克雷洛夫寓言》的一句名言:“鹰有时飞得比鸡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比鹰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评论天才人物,不要一味去寻找他们的不足,而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善于理解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更要看他们是把人类社会是引向了进步还是拖向了倒退。有鉴于此,任何“非毛化”、“丑毛化”、“妖毛化”的企图和言论只能是蚍蜉撼大树,可笑而不自量。在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纪念日,表达对敬爱的毛泽东主席的缅怀和敬仰之情。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9c1d970102wpz1.html?tj=1 邓小平放弃了阶级斗争,经济新贵和官僚权力结合起来 去年经济史学家 Doglas North(1993年 Nobel Prize Winner )来我在的学校作了一次演讲。他把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史和美国十九世纪经济史扯到了一起,得出了和自文艺复兴以来主流观点完全相反的见解。Doglas North(1993年 Nobel Prize Winner ) North 的演讲启发我写了一篇关於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理解中国文化革命的日记。由于日记结论和关于文化革命的主流观点相背,且又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我一直没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公开我的想法。从经济史的角度,日记对文化革命关於经济制度转换和社会结构功能的演变是这样切入的(从历史文化的评价当别论):一 中国文革前出现九十年代后官僚和新贵结合的社会势力将会减缓或窒息中国的现代化过程。 文化革命前,中国的土地改革和统购统销制度为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提供了稳定的农业剩余。但是,在中国大陆的基本工业体系没有建成之前,如果出现类似九十年代后官僚和新贵结合的社会势力,这个稳定的农业剩余很可能象巴西和印尼一样,被官僚﹑警察﹑军队和经济贵族网织的社会势力鲸吞很大一块,阻碍或打*断发展的过程。极端情况下,中国将会象印度一样,演化的上层势力通过制度沿习完全拥有发展民族工业的珍贵农业剩余,造成社会中穷的极穷,富的极富。永远陷入三流国家而无法发展的陷阱。: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251106&boardid=52&read=1 中国的实际是,土改和统购统销一方面为中国从制度上会聚了稳定的农业剩余。另一方面,三反五反,人民公社,四清运动和文化革命从城乡两个完全相异的社会构造里打掉了中国在工业化基础建立之前出现鲸吞农业剩余的寄生阶层的可能。尤其是文化革命,使得中国从根本上消灭了工业基础建成之后出现任何权力和经济新贵在制度上合法结合的土壤。 农业剩余有了,鲸吞农业剩余的现代化绊脚石式的社会势力不在。这就是中国今天成为继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上亿人口在二十多年长时间经济腾飞的秘密。 二 中国文革后在九十年代出现了官僚和经济新贵结合的社会势力,但由于经济起飞的基础工业体系已经建成,社会承受这种破坏现代化过程的能力加强。文革结束后,工业体系基本建成。: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251106&boardid=52&read=1 正是在毛泽东时代打下的雄厚基础上,邓的开放政策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加快,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但是,由于邓放弃了阶级斗争,自由主义盛行,在八十年代后期,经济新贵和官僚权力在社会转型期结合起来借制度漏洞不公平地攫取新增财富。这种势力在九十年代有加速扩大之势。但是,由于农业在工业的支持下,为全社会提供了稳定的粮食,城市发展也使绝大多数市民生活获得改进。 鲸吞新增社会财富的势力在社会中引起动荡,但没有大到足以抑制现代化进程的程度。表明工业化后出现鲸吞新增社会财富集团时,发展过程已走出童年期,免疫能力相较前一期发展要强。三 九十年代新贵势力剧增,特别是军队经商,警察违法﹑海关走私和基层中层干部大面积结合贪污,威胁中国存亡的时候,中国平民阶层在1950---1980三个十年的长足发展中已占社会的主流,累积了能够打倒这批新贵的社会综合力量。 如果中国没有三反五反到文化革命等一系列全社会趋向平民化的过程,九十年代的反贪很可能是印尼的样子。 实际上,中国今天的反贪,比和她一个省下边的地区差不多大的台湾还要好。同样,巴西和印尼比中国大陆经济早起飞二十年,他们的军队﹑警察和地方新贵勾结起来,盘根错节,普通老百姓和中央的一批改革派几乎无能力实行任何有意义的改革。两国不仅经济结构缺胳膊少腿,而且再行发展的经济动力也不够。: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251106&boardid=52&read=1 这说明,中国在社会基本力量的分布上,已经是个平民阶层主导社会发展的格局。这是个现代化国家的政体,虽然她和西方现代化国家整体的表面构造不一样。印尼,印度和巴西是传统落后国家的政体,虽然她们在表面构造上和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政体相同。中国土地改革到文化革命的洪炉化掉了社会中的传结筋骨,使其在构造成份上达到了现代国家的比例。: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251106&boardid=52&read=1 文化革命是快了些,群众运动委屈了一批人,尤其是不到全社会3%的教育﹑科技﹑影视和地方乡绅。这是它的副作用。 但文化革命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和明天也堵死了中国走回传统社会力量分配格局的路。它偏向了中国普通老百姓。(这也是“彻否”至今无功,怀念毛如滔滔江河源源不断,盖由于此。)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是今天中国经济长足发展的制度设计人,而不仅仅是开国领袖。来源:http://abvmm.fyfz.cn/b/898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