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话“员额”(之二):位置没有预设,机遇平等入额
来源:心情的港湾 作者:心情的港湾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思在路上 前天晚上,本斋主以《【微疯凉话】三言两语话“员额”:莫要见利眼红,看看自身水平》为题,就当前公司司改的问题哇啦哇啦地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劝劝个别人面对紧张的检察官“入额”问题“莫要见利眼红,看看自身水平”。 早上到公司食堂就餐时,斜
思在路上 前天晚上,本斋主以《【微疯凉话】三言两语话“员额”:莫要见利眼红,看看自身水平》为题,就当前公司司改的问题哇啦哇啦地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劝劝个别人面对紧张的检察官“入额”问题“莫要见利眼红,看看自身水平”。 早上到公司食堂就餐时,斜眼微窥,见有的人眼神不对,可能是看了“疯凉话”受刺激了(也许我做贼心虚),呵呵~~不管怎么看吧,反正那都是正面的话。我总在想,人家公司领导有涵养不好意思直说,就让我这小人物嘚啵嘚吧(我只代表个人观点)。还好,23日,公司就司改的一系列问题正式地做了新闻发布会式的解释说明,并在当场解答有疑问的人。解释中对什么样的人符合条件、如何报名、如何审核、如何考试都做了说明解释。应该说,只要不傻,对照条件,自己符合哪个档次、哪类管理应该心中有数。当然,不要指望所有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看问题,都能捋顺着那条红线走到底,也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的。这,都是很正常很正常的事儿。不对自己负责人也不会对事业负责。这说明他们还是有责任心的。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人还是有着理想和抱负的,有着雄心壮志,有着要个位置改变中国法治进程的想法的。毕竟,十年寒窗加上多年的法律人生的磨砺,不当个检察官,不正儿巴经地弄个谁主办谁负责的角色,不漂亮地办几件精品案件、优质案件,那么,对于法律人生真是一种缺失和遗憾啊!从这一点上来说,斋主对这样的选手非常地敬重,并举双手抬双脚地支持和宣扬!在此次公司“新闻发布会”前后有的人早已自己做了权衡,暗下着决心,也在找好哥们儿好姐们儿商议着竞转去留的问题。其实,面对着这么大的利益调整,面对这么大的工资待遇差距,谁会不动心不走心不上心呢? 可是想归想,做归做。尽管有人跃跃欲试,但左顾右看前后对照之后还是有人选择了自己放弃。他们的原因很简单:唉,不报了,你看那位置,党组成员的、处室领导的,还有现在已经在岗位上的了,还咋能去争咋好意思去报呢?报别的处室别的岗位那也不好意思争啊? 对有这样想法的人,我想说:位置没有预设,机遇平等入额。你在心里面可以自认为有些位置已名花有主,你也可以有若干个想法会有“暗箱操作”,可实际报名中,你不可以用你自我的主观臆测去想组织的任用。 司改,虽有试点,但对于经验可以借鉴并非能够复制。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无论新人新政策也好,还是老人老办法也罢,改革最终的目的无疑是优化组合。当然,我们不排除组织权衡利弊中的一些倾向性的照顾政策。这种照顾也都是站在大局,站在稳定,站在能够顺利推进工作的角度考虑的。 作为符合条件参与员额报名的人员我想说:一是要把政策比例吃透,别让情况不明误导思路判定和意向决心;二是不要担心相互竞争影响感情。有的人说,人家处室长报了,我还哪好意思再报?可处室长不那么想,处长会说,我够条件我为什么不报?你心里想的让,我并不买你账,机遇很平等,竞争都一样。为此,真的没必要拿“我不好意思竞争”当借口,而日后空留遗憾捶胸顿足。那你就是等于自虐,这种自虐没人同情,只能说你不行;三是不要轻意就替组织表态,这样很容易弄出“妄议”之嫌。现实生活常态发生现象的是:一项政策的出台、一项改革的实施,往往有些人就当起了“民间组织部”和“民间组织发言人”,对组织实施的一项项内容品头论足,点评微析,这个人如何安排,那个事儿组织咋想的,那个位置给谁留的,等等,凡事没有他不知道的。这种传播与议论,有时很容易误导群众,造成消极的负面影响。为此,改革当前,慎议组织行为,慎传小道消息。有些时候,你想说的也要“打牙往肚子里咽”,防止病从口出,嘴巴没毛,叨叨糟糕,犯自由主义和违犯组织纪律。若是给心理素质不好的,本来胆小的人吓出什么毛病来,这事儿可就大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