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公证案例

旗下栏目:

而今迈步从头越

来源: 湖南日报 作者:马越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3-02
摘要:2016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施行10周年。 十年前的今天,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正式实施。十年磨一剑。《公证法》实施的十年间,也是我省公证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截至2015年底,我省共有公证机构117个,公证员423名。

  2016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施行10周年。

  十年前的今天,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正式实施。十年磨一剑。《公证法》实施的十年间,也是我省公证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截至2015年底,我省共有公证机构117个,公证员423名。2006年至2015年我省共办理各类公证170万余件。

  十年来,我省公证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服务全省各项建设、促进对外开放交流、服务群众各项需求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年来,我们的公证人都默默地为民服务、努力为公证工作奉献,始终以“公平、公正、公道”为己任,以捍卫法律权威为天职,以服务民生促进和谐为使命,践行“献身公证事业、维护社会公正、共建法治湖南”的理念,为我省“四化两型”建设和构建和谐湖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出台,吹响了湖南法治建设的新号角,“法治湖南”成为湖南的一张新名片。

  我省公证系统上下积极响应,加强自我管理,加快行业发展,积极介入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了公证在“法治湖南”建设中的巨大作为,谱写了一首首平凡而伟大的公证服务之歌。

  发挥职能优势

  服务“四化两型”

  2015年7月,湘潭市金科实业有限公司向湘潭市湖湘公证处申请,对其公司转移存放其生产车间内的生产原料萃取剂和磺化煤油的过程进行保全证据公证。经调查发现,此事涉及到省政府下达的按时关停竹埠港化工区的任务。为确保整体征收地拆迁进程不受影响,湘潭市湖湘公证处及时受理此公证,集全处之力,在36~38℃的高温下,忍受着刺鼻的化学原料味道,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此次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竹埠港这块老化工基地的转型。

  这只是我省公证行业全力服务“四化两型”建设所做大量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1年,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湖南要全面推进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省公证行业抓住机遇,树立积极跟进思想,在全省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中,找准服务定位,找准公证切入点,主动为重点工程、重大经济事项、产业园区等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着力服务两型产业。为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节能减排、资源保护等现代产业中的公证服务,我省公证管理部门集中行业骨干精心研判现代产业体系特点,科学制定服务策略,强化公证服务成效,积极为两型产业体系建设保驾护航。株洲市国信公证处主动服务云龙示范区、欧洲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好评;长沙市望城公证处在工业园区和重点工程指挥部设立了公证室,极大地方便了服务对象;长沙市原岳麓公证处为西湖文化园等项目选定评估机构抽签进行现场监督公证,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积极服务金融信贷。2009年以来,针对全球金融风暴对全省金融业的影响,我省公证机构以防范金融风险为落脚点,主动介入金融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公证服务,通过开展“应对金融风险,促进富民强省”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宣传协调服务、协助金融机构设立三道防线等,公证社会职能得到进一步彰显。2009年5月底,岳阳市湘北公证处接到中国银行岳阳市支行因部分债权债务即将超过诉讼时效的公证申请后,第一时间为其办理4起保全证据公证,出具执行证书,确保了2600多万元国有资产的安全。

  ——扎实服务城乡统筹。深入研究、提前介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公证业务,通过护航民生事业、解决征地拆迁纠纷、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推进城镇化建设依法有序进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征地拆迁纠纷是城镇化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全省公证机构迎难而上,积极参与征地拆迁纠纷调处 4000余件,为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服务数字湖南。数字湖南,强调发展信息产业,是最有潜力的发展基础。以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知识产权保全证据、享有、使用、转让等公证工作创新的突破口,湖南公证行业主动参与各级党务、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信息化工作,服务数字湖南建设有抓手、有作为。

  公证机构发挥职能作用的生动实践,加速了全省“四化两型”建设的进程,也为法治湖南的建设夯实了基础。

  强化便民措施 助力民生保障

  2010年12月的一天,湘西州乾城公证处上演了温馨感人的一幕:一位老婆婆拿着感谢信走进公证处,哽咽着说:“感谢公证员危伟同志。”原来,当年11月23日,她丈夫来乾城公证处办理房产公证,由于患有脑溢血后遗症,当日天寒出现发病前兆,危伟忙采取救护措施并悉心照顾,使他转危为安,并很快为其办理了公证。

  其实,这只是乾城公证处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件小事,是我省平凡的公证人默默地为民服务、奉献社会极小的一个例子。

  “我们的公证工作必须坚持做到‘以民为本’,把便民、利民、益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理解群众、方便群众,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和认可作为工作是否有成效的唯一尺度。”

  三十余年来,全省公证机构正是秉承着一切为民的服务宗旨,一直为广大百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作为重要职责,普遍推行设点服务、预约服务,为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或提供上门服务,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减免费用或者提供法律援助,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出台专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赢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全省大部分市州公证处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辟“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的公证事项,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出证。

  衡阳市耒阳市公证处积极探索公证法律援助新途径,从2011年开始将其纳入公证员年度考核;针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特殊情况,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上门服务,限时办结,每年该处为特困户、低保户、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办理公证援助案件近60件,减免公证费用近18万元。

  龙山县公证处为了支持该镇支柱产业网箱养鱼的发展,实地察看网箱养鱼规模、合伙和入伙的资金情况后,为300余农户及时办理了网箱养鱼合伙协议公证。有了协议公证,县政府为他们出面担保并提供贷款贴息200多万元,县信用联社为他们提供两年期贷款2000万元,为网箱养鱼产业发展解了燃眉之急。

责任编辑: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