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民商法

旗下栏目: 商法

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来源: 检察日报 作者:苏明龙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2-02
摘要:西汉时的大学问家匡衡非常勤奋好学,但家中贫寒没有蜡烛。于是,匡衡就在墙壁上凿洞,从洞中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来看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家里有许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

  西汉时的大学问家匡衡非常勤奋好学,但家中贫寒没有蜡烛。于是,匡衡就在墙壁上凿洞,从洞中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来看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家里有许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

  《汉书》记载,大儒学家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夜以继日地读,读到黎明前才愿意睡觉。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由于他忙于读书,三年也没有进去过。通过如此勤学研读,董仲舒后来成为了一代大儒。

  唐代诗人张籍读了杜甫的诗后,深深陶醉其中,对杜甫的文采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捧着杜甫的诗集日读夜读,可是仍不尽兴,他将杜甫的每一首诗都烧成了灰,拌上蜂蜜每天吃三匙。读书痴狂到这种程度,真是世上罕见。

  宋代学者叶采潜心专研《周易》。外面杨花纷纷飘到屋子,坠落于砚池之中。他突然抬头看看窗外的世界,才发现春天已逝去很久。正如他在《暮春即事》中的描写:“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中之趣,愈品味道愈浓。在古代的时候,贫寒之家的子弟无书可读,往往是借书来读,为了及时奉还,恨不得能读得将其背诵下来。而今,书目丰富,人人有书可读,我们更是应该倍加地珍惜。

责任编辑:苏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