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回忆与随想,兼谈部分学术与书籍_黄鑫政公法学人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网友投稿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1-31
摘要:不小心起了个标题:初三随想。 初三,是农历初三,也是九年级的古老称谓。初三是特殊的,回想当年,初三时光,是真正的青春年少吧,学涯好多年,往事历历在目。我曾经有一个半的初三。前半个,我当了逃兵,后一个也有过喜悦艰辛。后一个初三,是奋斗的样子

不小心起了个标题:初三随想

初三,是农历初三,也是九年级的古老称谓。初三是特殊的,回想当年,初三时光,是真正的青春年少吧,学涯好多年,往事历历在目。我曾经有一个半的初三。前半个,我当了逃兵,后一个也有过喜悦艰辛。后一个初三,是奋斗的样子,现在可能都没有当时的纯粹,当时破釜沉舟,一心一用,值得向那时候学习。早上看了福山的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这个日本人到美国名牌大学当了教授,听他名字很久了,这本书也经常被引用、提到,就像亨廷顿的第三波民主潮流,看了福山的照片,可谓是精干,发型像是中空,两边四周有头发的类型,也就是秃顶吧,对于日本人,我还是有偏见,还没能超越“狭隘”的偏见,毕竟历史让我讨厌每个日本人,也看到日本的著作就不想去学习,这可能和我‘崇拜作者、再读他的书’的想法有所违背吧,只是后来林来梵先生在网上、书中推荐芦部信喜的宪法学,我也劝自己抛弃狭隘的历史观,看看日本是否有值得借鉴之处,后来,看穗积陈重的《法窗夜话》,能感受那份特殊的法家父子的言传教养,今天,看福山这本“大部头”,里面可谓是有法律有政治学,他视野开阔,观察许多国家,包括意大利、中国、美国....可以说是一本比较政治学著作,这也只是我大体翻阅、还没精读的体会。

二姐带小凯回家了,小凯是幸福得小少爷,两周岁零三个月,已经开始话多活泼爱闹的年纪了,昨晚看他在用手机看动画片火车侠,自己选集暂停开始,觉得他长大了,他有一些语录“你舅舅坏蛋啊”、“gua gua gua”都成了老妈转述开心大笑的素材和例子。发现他们走了爸妈并不会太伤感,可能他们觉得还有我吧,要是我也走了,我想我应该给他们鼓足了信心,或者他们两人还有爷爷奶奶呢。反倒是我,唯一的“单身贵族”,哈哈,单身贵宾犬。

公众号只能一天群发一次,不大好。我还是继续阅读吧,老爸提出一起去火山岛,我想这是他的一个进步,是啊,旅游为什么要等到以后呢?现在为什么没那个条件呢?这都是固化思想,自我设限。我也不想去,我喜欢待在家里,静闻书香或者熏陶,把年少疯狂落下的书屋生活补个够,滋润心灵。书斋生活,在初三之后,是该提起了,等吃够了家里的美味,来年争取更加果敢牛气冲前!这算是给自己的祝福了,或者,继续出发吧,享受这样的居家生活,满足!

说到初三,我想起那个略微潮湿的南方,深土中学母校,我一直说这里是我的福地,确实也是,“在那里站会儿、坐下来,都是一种莫大的安慰,所有的心伤烦恼都随之而去,像是时光对我的疗伤,曾经有一次,我在深土中学打球,下雨了,我躲进教室,发现那些熟悉的课桌椅,上面还有当初刻下的字,要是有机会,真的可以可以买下珍藏。”初一的我,是爬遍围墙,受日本任天堂街机游戏的蛊惑,经常旷课,无恶不作,却不是真的混混,可以说是一种快乐又悲哀的现象,有时候感慨那段时光没有读些好书,真的是一种浪费,但更多的是把那段游戏时光定性为快乐的记忆,无憾。记得有一次熟悉的爬围墙技术还被张老师给“夸赞”,教学楼后面自行车棚旁小房子的围墙实在是so easy的存在,得天独厚,想必张老师在看的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感吧,虽然没有得意门生的欣慰,哈哈。那时候初一,有一个地理老师是大店人,剪着寸头,肤色健康,拿着地球仪,“撒哈拉沙漠”,他的声音浑厚绵长,记忆犹新,无聊的我们学过他的说法,好像用尽了气;那时候,水龙老师开会时候,“中秋节,大家踩自行车回家是不是更用力了,想着月饼”的幽默还在心里记着,后来在一中看见过他,他去一中走了走,从食堂往分校方向走,当时我在13班,体育课前难得有机会打篮球,我看着他,眼看发球了,突破,绕过贤仔右手右边佯攻,进而拿着球一个顺时针下而上,从篮筐左下顺势抛出,下往上擦板进框,福达一阵欢呼,握手,我也惊讶,那是高中时代top 5,的进球,甚至最好的进球吧,虽然球技一般,似乎那是老师在旁的激励和力量,没想到那也是最后一次见他,看得出来他是有事去一中,顺便“朝圣”,毕竟一中在中学老师心中是个不错的存在。水龙老师,腮帮明显,维恩韦德都不如他,记忆力他穿着短袖,有一件白色黑条纹大方格子,他的语文课也是比较好的,还记得他对文祥提问的场景,其实那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还记得他夸文祥“答得好”,那无疑是对一个学生莫大的鼓舞,中学老师的力量就是这样,能给学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无疑能起到人生路的作用,不可忽视。当时我也是个差生,但似乎对老师的追忆和赞美不是优等生的专利,所以和魏老师感情一般的我也可以这样的追忆,没有其他的祝福,只希望这样如实记录,逝者永存,生与死没有区别,虽然真的区别很大,生者更多精彩,那也是我们活着的使命和意义。

所以说是初三,已经写到了初一初二,暂且让我阅读吧,再续。阅读才有灵感,和写的冲动,亘古不变的定律,学术论文亦是如此,故“工厂化的论文”是不是可以阅读相关论文,然后获得启示,然后立意、构思,继续读论文,最后成文、修改、咨询师长同学、讨论,修改,最后成文提交?可能背后没有足够的压力,所以没那么拼命,顺其自然吧,出名要趁早,已经在慵懒中消逝将尽,也是一种中庸的人生罢。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