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人们为什么“信访不信法”?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人们为什么“信访不信法”? 据3月28日《广州日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指出,人们解决纠纷“信访不信法”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建议领导在重视信访工作的同时减少批示,将各类争议逐步引导到法治的主渠道上来。 既然是法治社
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人们为什么“信访不信法”?

 

  据3月28日《广州日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指出,人们解决纠纷“信访不信法”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建议领导在重视信访工作的同时减少批示,将各类争议逐步引导到法治的主渠道上来。

  既然是法治社会,当然应该充分尊重法律的适用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信访不信法”,不仅是对法治的绕道而行,而且为“人治”留下了可乘之机。如果从纯粹的法治意义上来说,人们对信访和领导批示的过分信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法治社会的正常秩序。当信访成为越来越多当事人的首选,便意味着,没有进入诉讼、仲裁等法定渠道的纠纷和案件越来越多。因此,马怀德教授的提醒有现实意义。

  问题是,人们为什么愿意信访、争取领导批示,而不愿诉诸法律呢?

  首先,信访、领导批示可以迅速解决问题。领导的级别越高、批示越明确,解决问题就越快。经验告诉我们,尽管大多数案件没有得到相关领导的批示,但但凡批示过的,大多获得圆满解决。于是,一些人开始对领导批示充满期待,千方百计以求得一纸批示。
 

  其次,是一些法律规定和程序过于繁琐,一些人的知识水平、身体状况不足以支撑他们去依法办事,且律师费往往是昂贵的。

  第三,是走完法律程序后,一些人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个别枉法裁判的事情让部分人对法律失去信心。

  变“信访”为“信法”谈何容易?法律的权威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树立的,需要的是长期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践行。(武洁)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