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法学生提案废除律师在京执业户籍歧视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1-20
摘要:财新网 【财新网】(实习记者 霍冰一)如果想在北京当律师,人事档案存放地需为北京。自2010年起,这一要求成为在京当律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由于人事档案的存放一般与户口挂钩,北京市司法局、律协的这一规定被指为地域歧视,侵犯了公民不受地域、户籍限制的
财新网


    【财新网】(实习记者 霍冰一)如果想在北京当律师,人事档案存放地需为北京。自2010年起,这一要求成为在京律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由于人事档案的存放一般与户口挂钩,北京市司法局、律协的这一规定被指为地域歧视,侵犯了公民不受地域、户籍限制的平等就业权。

  1月15日,来自广东、四川、天津、湖北、陕西5省的6名各校法学生,向北京市人大寄出了一份公民提案,请求取消限制外地人在京律所执业和实习的规定。

  2010年,北京市司法局与北京市律师协会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司法局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北京市律师协会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其中,申请为律师执业人员、律师申请变更执业机构、申请为实习律师,都要求提供“北京市所属人才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关系存放证明”。

  由于该规定遭到多次起诉和舆论批评,北京律协于2013年4月1日放宽了实习律师的申请条件。根据《关于申请律师执业实习人员的人事档案存放事宜通知》,非京籍公民可申请在京律所实习,但必须为2010年(含)以后大学毕业、并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且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或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定的在海外教育机构取得研究生学历、且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留学归国人员。

  这份《关于取消北京市司法局、律师协会地域歧视规定的提案》称,国际法和国内法都规定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律协并无设立行政许可的权力。

  提案称,这些条款和其后的行为造成了法律服务市场的地方垄断,增加了法律服务行业的就业困难,降低了法律服务市场的质量。

  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北京的律师收费总额超过全国律师收费总额的1/4,北京的非诉法律事务收费为全国非诉法律事务收费总额的1/2。长期关注律师制度的学者吕泉介绍说,这项政策直接导致非京籍数十万法学生和20万非京籍律师的就业困难,也大大增加了北京律师和外地律师的收入差距。

  早在2008年,北京市司法局就已出台政策限制外地律师进京。据媒体报道,政策制定的原因为北京律师数量的增长速度过快,律师管理出现一些混乱。

  倡导消除户籍歧视的郑州亿人平中心工作人员牛玉亮说,这项户籍限制的政策引起很大的反对声音,学术界、律师界和法学生都做了自己的努力试图改变,“律师行业的治理是相关部门的能力问题,不能以牺牲律师的自由执业权和收入为代价。”■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