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江苏常州法院多举措打击虚假诉讼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法制日报——法制网 近两年来,江苏省常州市两级法院通过有效落实风险提示、法检联手、惩防并举等措施预防和打击虚假诉讼,成效明显,仅防范和查处虚假民事诉讼行为50余起,涉案标的达2000余万元,其中对涉嫌虚假诉讼的3人被处以罚款,2人处以司法拘留,5人予
法制日报——法制网


    近两年来,江苏省常州市两级法院通过有效落实风险提示、法检联手、惩防并举等措施预防和打击虚假诉讼,成效明显,仅防范和查处虚假民事诉讼行为50余起,涉案标的达2000余万元,其中对涉嫌虚假诉讼的3人被处以罚款,2人处以司法拘留,5人予以训诫。

常州中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张建文介绍,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即通过提起虚假的民事诉讼,达到逃避债务、转移财产、毁约、骗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在民间借贷、离婚纠纷、企业财产纠纷等涉财性领域最为高发。

就在3月14日,面对法官一连串的调查和询问,一起遗产纠纷当事人张某兄弟和黄某兄妹突然提出要金坛法院调解结案,张某还主动要求承担诉讼费。这一异常举动,引起法官警觉,追问下双方道出了联手诉讼、损害第三人继承利益的实情,承办法官随后对双方予以了训诫。

类似的“刻意制造诉讼”,都是与自身利益或损害他人利益有关。张建文介绍,常州法院系统近年来发现的50余起案件中,大体包括三种类型:获取非法利益类,如拆迁过程中,行为人为达到增加房产面积或者货币安置款的目的而进行虚假确权、虚假析产的案件;以诉讼为手段掩盖不当目的,常见于规避摇号、限购房屋政策等的债务纠纷、劳动争议纠纷;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类,如民间借贷案件、离婚案件等,具体表现为债务人与他人合谋虚构债务,达到不负、少负债务,或多分财产的目的。

虚假诉讼既是对司法权威的藐视、对诉讼资源的浪费,又对民间融资市场的严重扰乱,其危害性极大。为从源头上杜绝虚假诉讼进入法院,常州市两级法院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加大立案阶段的审查、甄别和分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法人单位和自然人身份信息进行识别,防止当事人冒名或者利用伪造的身份进行诉讼。同时加强民事诉讼审查工作,在庭审或询问过程中注重察言观色,发现原被告配合默契、调解协议达成异常容易等非正常情形的,积极采取依职权调查取证、追加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等措施加以防范,不给那些企图通过虚假诉讼谋取不当利益的人以可乘之机,从而杜绝虚假诉讼的发生。

据了解,常州市中级法院为此与市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防范和规制虚假民事诉讼行为的若干意见》,形成了侦查、检察和审判的全力,联手防范虚假诉讼。此外,还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对于审判过程中发现行业管理漏洞,并导致虚假诉讼滋生的,及时提出司法建议,要求有部门加强防范。

常州中院在审理冯某、邵某与张某、赵某房屋迁让纠纷申请再审一案时,承办法官查明张某与邵某、冯某签订虚假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并以虚假转让的房屋所有权与银行签订个人住房借款合同及抵押合同,骗取个人住房贷款30万元。

为此,承办法官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常州监管分局进行走访调研,还向监管分局发出司法建议,责成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进一步完善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审批标准、操作程序、贷后管理等全流程管理机制,同时加大对辖内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坚决查处、严厉打击“虚假按揭”等套取和诈骗银行贷款的行为。

(法制网记者丁国锋 通讯员肖天存)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