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黄海与李永祥为股权转让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5
摘要: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3)南民三终字第00214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黄海。 委托代理人:苗德群,河南通天路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裴雅娟,河南通天路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永祥。 委托代理人:陈永奇,河南
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3)南民三终字第00214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黄海。

委托代理人:苗德群,河南通天路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裴雅娟,河南通天路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永祥。

委托代理人:陈永奇,河南青剑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黄海与被上诉人李永祥为股权转让纠纷一案,李永祥于2011年9月1日向镇平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黄海协助其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原审法院于2012年11月29日作出(2011)镇民初字第411号民事判决。黄海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3年2月4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4月1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黄海及其委托代理人苗德群、裴雅娟,李永祥的委托代理人陈永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李永祥与黄海及靳英荣、高春华、张学斌、王新峰作为股东,共同以货币形式出资发起成立了南阳金冠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永祥,李永祥及黄海、靳英荣的出资分别为80万元、70万元、5万元,比例分别为16%、14%、1%。2011年6月23日靳英荣与黄海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一份,黄海将其在南阳金冠科技有限公司的9%的股权共计45万元出资额转让给靳英荣,并由黄海给靳英荣出具了一份收到靳英荣股权转让款45万元的收条一份。2011年8月2日黄海与李永祥又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一份,黄海将其在金冠公司的14%的股权共计7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李永祥,并由黄海给李永祥出具了一份股权转让金已结清的条据一份。南阳金冠科技有限公司章程中的对股东之间因股权转让发生纠纷,如何享有优先购买权并未明确约定。

原审法院认为:李永祥与黄海、靳英荣及其他股东共同出资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三人均为南阳金冠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黄海作为公司股东,向其他股东转让股权是其正常权利的行使。黄海先后与靳英荣、李永祥签订了9%和14%的股权转让协议,而作为黄海并无有效证据证实其与李永祥之间的转让比例是5%而非14%,因此黄海将其14%股权中的9%分别转让给两位股东,造成股东之间因优先购买股权而发生争议,且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自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李永祥与靳英荣就黄海的股权转让均主张优先购买权,且无法协商各自的购买比例,而公司章程也无明确约定,因此应当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李永祥出资比例为16%,靳英荣出资比例为1%,而黄海的出资比例为14%,因此对于黄海14%的股权由李永祥与靳英荣按照各自在公司的出资比例享有优先购买权。即原告李永祥对黄海14%的股权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比例为14%×[16%÷(1%+16%)]=13.18%,靳英荣对黄海14%的股权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比例为14%×[1%÷(1%+16%)]=0.82%。对于李永祥和黄海之间所签订的超出13.18%股权所转让的部分,可由双方另行处理。因李永祥的诉讼请求并未得到全部支持,本案案件受理费由李永祥和黄海合理负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之规定,判决:一、对于被告黄海在南阳金冠科技有限公司14%的股权由原告李永祥享有13.18%的优先购买权,并由被告黄海于判决生效后二十日内协助原告李永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权转让登记手续。    二、驳回原告的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原告负担50元,被告黄海负担50元。

黄海上诉称:1、原审判决按照出资比例确定优先购买比例适用法律错误。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股东之间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的是不受限制的,只有股东对外转让时才会发生优先购买权的确认情况。2、黄海与李永祥之间14%的股权转让协议,其中9%黄海已转让给靳英荣,黄海再行将该9%的股权转让给李永祥构成无权处分,应属无效。双方之间的转让系李永祥用金牛公司5%的股权对换黄海在金冠公司5%股权,李永祥在黄海签名后的空白协议上将数额填成14%及价款70万元,最终李永祥转让给黄海金牛公司的股权也只有3.5%,李永祥存在欺诈行为,其余5%转让也显示公平,依法应予撤销。3、原审程序违法,黄海在收到开庭传票后,因李永祥对黄海谎称暂时不开庭,黄海未到庭参加诉讼,有正当理由,原审按缺席审理不当。

李永祥辩称:黄海与李永祥和靳英荣之间两份股权转让协议,均未登记,效力相同,原审按照李永祥和靳英荣的股权比例支持两人的主张符合法律规定。黄海称签订转让协议时,当时协议未填写内容及两个公司股权5%与5%对换无依据,协议不存在部分无效和部分可撤销。原审开庭时,法庭已经合法传唤黄海,程序并无不当。

根据各方当事人的上诉、答辩、陈述情况,并经征询当事人意见,本院归纳本案二审争议焦点如下:1、原审按照李永祥和靳英荣的出资比例支持李永祥的诉请,适用法律是否正确;2、对黄海与李永祥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应如何认定;3、原审以黄海缺席进行审理,程序是否适当。

二审中,双方均未提交新的证据。

本院经审理,对原审判决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黄海和李永祥均为南阳金冠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黄海将其所持该公司股权以协议形式转让李永祥,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协议签订后,当事人应当依照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全面的履行协议,现李永祥已经支付了股权转让的相应对价,其请求黄海协助办理股权转让登记手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予以支持。但因本案中黄海所转让股权中的9%在之前已经由黄海转让给了公司另一股东靳英荣,靳英荣已支付了相应的对价,且靳英荣也提起诉讼请求黄海协助办理该9%的股权转让登记,故对李永祥所主张的14%股权中,对黄海已转让给靳英荣的9%部分的请求不应支持,对双方之间该9%的股权转让问题可由双方另行解决。原审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以优先购买权的方式确认李永祥和靳英荣的股权转让额,适用法律不当,本院依法予以纠正。黄海上诉称李永祥在股权转让中存在欺诈,以及双方的股权转让协议所显示股权转让额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等,因其并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本院不予认定。关于原审审理程序问题,本院认为,原审在庭前已对黄海进行了合法传唤,黄海在未向法庭说明理由的情况下,未按规定时间参加庭审,原审对其按缺席进行审理并无不当。综上,黄海的上诉理由部分成立,本院对成立部分予以支持。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镇平县人民法院(2011)镇民初字第411号民事判决;

二、对黄海转让给李永祥南阳金冠科技有限公司5%的股权,由黄海在判决生效后二十日内协助李永祥办理股权转让登记;

三、驳回李永祥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案件受理费10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共计200元;由黄海负担70元,李永祥负担130元。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张 万 波

                                             审  判  员     郭 林 慧

                                             审  判  员     陈 德 林

                                             

                                             

                                             二〇一三年六月四日

                                             

                                             

                                             书  记  员     张 俊 博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