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尚惊涛与王行军确认合同效力、返还财产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9
摘要: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焦民三终字第00210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尚惊涛,男,1968年2月28日出生,汉族,职工,住河南省沁阳市。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尚险峰,系尚惊涛之兄。 委托代理人陈乙影,沁阳市西向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
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焦民三终字第00210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尚惊涛,男,1968年2月28日出生,汉族,职工,住河南省沁阳市。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尚险峰,系尚惊涛之兄。

委托代理人陈乙影,沁阳市西向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王行军,男,1974年11月24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河南省沁阳市。

委托代理人杨志勇,沁阳市怀府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上诉人尚惊涛与被上诉人王行军确认合同效力、返还财产纠纷一案,尚惊涛于2013年9月13日向沁阳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 依法认定2012年9月16日王行军、王瑞平与尚惊涛的父亲尚文正所签的调解协议书无效,并判令王行军、王瑞平返还赔偿款55000元。因尚惊涛的父亲尚文正系沁阳市人民法院陪审员,沁阳市人民法院向本院请示本案管辖,本院指定温县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审理中,尚惊涛申请撤回对王瑞平的起诉。温县人民法院于2014年5月26日作出(2013)温民一初字第00295号民事判决。尚惊涛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4年7月11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7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尚惊涛的委托代理人尚险峰、陈乙影、被上诉人王行军的委托代理人杨志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 王瑞平系王行军姐姐。2012年6月4日21时30分许,秦大军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尚惊涛酒后进入其家中将其妻子王瑞平打伤。公安机关到现场了解王瑞平、王行军两人受伤,遂联系120将王瑞平、王行军送到沁阳市怀府医院住院治疗。沁阳市怀府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载明:王行军伤情为右侧开放性气胸;右肩部皮肤擦伤;背部软组织挫伤。王瑞平伤情为左胸第11肋骨骨折;左口唇软组织损伤。2012年7月4日,尚惊涛到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躁狂症。尚惊涛出院后,沁阳市公安局以其涉嫌刑事犯罪将其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尚惊涛之父尚文正以尚惊涛患严重精神病,多次要求公安机关对尚惊涛变更强制执行措施未果。2012年9月16日,尚惊涛之父尚文正(协议中称乙方尚惊涛)与王瑞平、王行军(协议中称甲方)达成调解协议如下:一、乙方一次性赔偿甲方王行军、王瑞平姐弟二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一切费用共计伍万伍仟(55000)元整;二、该协议达成后甲方王行军、王瑞平二人不再追究乙方尚惊涛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双方永不反悔。三、该协议达成后,乙方写出谅解书,撤销对尚惊涛故意伤害案的追究。尚惊涛之父尚文正称其交给西向派出所款45000元,不是55000元。王行军称在派出所领取55000元中,王行军得款30000元,王瑞平得款25000元。2012年9月19日,沁阳市公安局对尚惊涛取保候审。2013年9月18日,沁阳市公安局对尚惊涛做出解除取保候审决定。尚惊涛称王行军和王瑞平至今未在公安机关撤销刑事案件,属违约,调解协议违反自愿、合法原则,应属无效协议。

原审法院认为: 本案争执的焦点问题是:双方签订的调解协议应否予以撤销。本案中,因尚惊涛的伤害行为造成王行军轻伤、王瑞平轻微伤,尚惊涛的父亲尚文正与王行军、案外人王瑞平达成调解协议,由尚惊涛赔偿王行军、王瑞平医疗费、误工费等一切损失计款55000元,王行军、王瑞平也实际领取了赔偿款55000元,尚惊涛对受害人王行军、王瑞平的民事赔偿部分已经履行完毕。双方签订的民事赔偿协议内容,系自愿达成,不违反法律、国家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部分协议内容为有效协议。尚惊涛的父亲尚文正与王行军、案外人王瑞平签订协议中约定的“王行军、王瑞平二人不再追究尚惊涛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双方永不反悔”、“该协议达成后,乙方写出谅解书,撤销对尚惊涛故意伤害案的追究。”,根据对调解协议书上下文的正常理解,“乙方写出谅解书”应系笔误,应为“甲方(王行军、王瑞平)写出谅解书。”王行军、王瑞平在协议书上明确表示不再追究尚惊涛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并撤销对尚惊涛故意伤害的追究,对二人的意思表示,司法机关在对尚惊涛处理时,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但能否撤销案件是司法机关的职权,王行军、王瑞平并没有实施违反协议内容的行为。综上,尚惊涛以双方签订的协议违反法律规定,违反自愿原则等,要求认定2012年9月16日调解协议书无效,并判令王行军返还赔偿款55000元及利息,其所述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审理期间,尚惊涛申请将沁阳市公安局西向派出所追加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因沁阳市公安局西向派出所系沁阳市公安局的派出机构,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故尚惊涛申请追加沁阳市公安局西向派出所为本案共同被告,不予准许。

原审法院判决:驳回尚惊涛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175元,由尚惊涛负担。

尚惊涛上诉称: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确认撤案调解协议为无效协议,追加沁阳市公安局为被告,判令王行军和王瑞平连带返还上诉人尚惊涛的所谓赔偿款55000元和利息1787元。理由是:1、本案的调解协议中第二条和第三条约定撤销我方故意伤害案,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故该调解协议无效。2、撤案是沁阳市公安局西向派出所的主张,并制作了调解协议,故应追加沁阳市公安局为被告。3、王行军和王瑞平签订协议并拿到5.5万元后却不如约写出谅解书、不撤案,违反了调解协议。

被上诉人王行军的委托代理人答辩称: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不存在欺诈、胁迫情形,上面有双方的签名,且尚文正是沁阳市人民法院的陪审员。该协议不违反效力性规定,所以该协议应为有效,对方要求返还55000元赔偿款无依据。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根据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本院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是:上诉人尚惊涛要求被上诉人王行军返还55000元赔偿款及利息的上诉请求是否成立。

本院经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与原审查明的案件事实相同。

针对争议焦点,上诉人尚惊涛与被上诉人王行军的理由与其上诉意见和答辩意见相同。

本院认为:对于上诉人尚惊涛的上诉理由,经查,本案涉及的调解协议第二条约定:“该协议达成后甲方王行军、王瑞平二人不再追究乙方尚惊涛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双方永不反悔”,第三条约定:“该协议达成后,乙方应写出谅解书,撤销对尚惊涛故意伤害案的追究。”按照上下文的正常理解,第三条中的“乙方”应系笔误,应为“甲方写出谅解书”。该二条并未约定王行军、王瑞平“撤销案件”。对该协议第二条和第三条的正常理解应为:王行军、王瑞平不再积极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尚惊涛的刑事责任,并放弃对尚惊涛民事责任的追究。撤销案件是司法机关的职权,被上诉人王行军、王瑞平无权撤销案件。故该协议并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协议有效。尚惊涛并未提供证据证明王行军、王瑞平拿到民事赔偿款后又积极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尚惊涛的刑事责任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故王行军、王瑞平并未违反协议约定。尚惊涛上诉请求追加沁阳市公安局为被告,因沁阳市公安局不是本案协议的相对人,且本协议合法有效,沁阳市公安局并无责任,根据合同相对性的原则,追加沁阳市公安局为被告无法律依据,故对上诉人尚惊涛的请求不予支持。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175元,由上诉人尚惊涛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王国星

                                             审 判 员  范炳鑫

                                             审 判 员  贾胜利

                                             

                                             二〇一四年九月四日

                                             

                                             书 记 员  马  捷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