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室动态 福建省龙海市人民检察院时间:2016-11-24 14:11:00 2013年12月5日,在“国际志愿者日”,龙海市检察院组织青年干警在市区街心公园开展法治宣传,接受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 2014年10月17日,龙海市检察院在台资企业灿坤设立涉台巡回检察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台企、台商涉检诉求,为台资企业提供法律帮助 2016年8月3日,龙海市检察院组织涉台办、公诉科干警深入漳州台商投资区开展走访台企活动,及时了解台企、台商涉检诉求,帮助解决台企遇到的法律问题 简介:福建省龙海市人民检察院坐落于闻名全国的龙江风格发祥地福建省龙海市,现有内设机构20个,在编干警93人,承担着“一市三区”(龙海市、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职责。龙海检察人始终怀着对党忠诚、对群众忠心、对检察事业热爱的初心,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畏艰难,前赴后继,开拓创新,推动检察事业奋勇前行。2013年以来,先后荣获了第六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单位、福建省先进基层检察院、漳州市十佳政法单位等省市级以上集体荣誉43项,接受群众赠送的锦旗13面,检察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肯定和群众拥护,执法公信力、亲和力显著提升,以实际行动护航了龙海经济社会发展,传播了检察正能量。 守望正义 让群众感受检察正能量 第六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福建省龙海市人民检察院座落于闻名全国的龙江风格发祥地福建省龙海市,在龙江精神的熏陶下,龙海检察人始终“视民如伤”,把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望转化为工作动力,依法履职,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推动各项检察工作不断发展。主要事迹如下: 一、服务大局 保障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如果没有检察院,新江东大桥都不知道啥时候才能通车。”福建省人大代表许秉生说。新江东大桥位于龙海市榜山镇,是漳州市重点建设项目,于2013年动工建设,总投资10.75亿元,是进出厦漳泉的重要交通要道。工程建设初期,一些地方家族势力插手工程建设,强迫交易,阻挠施工,力图在大桥建设上捞油水。龙海市检察院及时介入案件,指导侦查取证,成功打掉了以冯某为首的7名犯罪团伙,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保障了大桥的顺利施工并于2016年1月如期通车,得到了周边群众的点赞。 服务大局,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是龙海检察人始终坚持的大局观。在执法办案中,坚持综合治理,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信息诈骗等危害群众安全感刑事犯罪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帮助相关部门堵塞漏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参与撰写的《建议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地域性犯罪加强罪犯原籍地源头治理》一文得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的采用,为高层决策提供了参考。在服务发展中,延伸职能,深入重点工程开展预防和警示教育、提供法律咨询、选派干部参与漳州市和龙海市重大项目建设维稳,积极保障工程建设;维护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参与九龙江流域沙石、挂吊养殖清退等专项整治的同时,积极尝试推广“放鱼治污”等生态修复新机制,最大限度的保护青山绿水蓝天;深入走访企业解决诉求,在台商投资区设立涉台巡回检察室,协调解决台资企业发展问题,参与撰写的《当前经济下行和台当局“新南向政策”双重背景下在漳台企台商对司法的“五个期盼”》得到了最高检、福建省委等部门采用,努力为台资企业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二、反贪惩腐 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 “我们有罪,我们不该贪污群众的救灾款。”这是龙海市港尾镇格林村原村两委被查后的集体心声。“西马仑”台风袭击龙海,部分乡镇受灾严重,台风过后,各级政府及时下拨救灾款帮助恢复重建。格林村有群众向龙海市检察院举报,反映该村个别干部将“黑手”伸向了救灾款。该院反贪部门顺藤摸瓜,迅速查处了该村村两委12人互相勾结,集体侵吞救灾款40多万元的案件,及时、全面查处案件,让基层群众增强了反腐的信心。 每一起职务犯罪的背后,损害的都是国家和群众利益,反贪惩腐,民心所向,必重拳出击。2013年以来,龙海市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嫌疑人105人,其中涉及贪污贿赂犯罪85人,渎职侵权犯罪20人,科级以上干部20人,1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案件60人,300万元以上案件5人。所查办的榜山镇原党委书记甘国文、颜厝镇原党委书记林少章、港尾镇原党委书记蔡海龙等一批贪污贿赂大案要案,查办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环境资源、食品安全和医疗监管等领域执法人员的渎职犯罪,均在社会上引起较强反响。同时坚持惩防结合,源头治理,率先出台《职务犯罪预防告诫约谈办法》,拍摄微电影,举办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观摩,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利用网络和新媒体介入预防,让预防工作有声有色,努力营造廉洁氛围,回应群众对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期待。 三、敢于监督 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感谢检察官,这么多年执行不了的案件在你们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漳州日出农业公司负责人将一面绣有“维护法律尊严、确保司法公正”的锦旗送到龙海市检察院民行科,紧握着该科检察官的手说。该公司因为股东之间纠纷,一名股东违法占用公司土地,法院虽然判决该股东交出土地,但该股东以上访等方式阻挠执行,使公司经营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该公司负责人将相关材料递交龙海市检察院后,经审查认为符合监督条件,只是当事人是老上访户,强制执行可能导致上访,故该院检察官多次走访当事人了解诉求,调解矛盾,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敢于担当,毅然向龙海市法院发出督促执行的检察建议,法院最终采纳建议并予以执行,让群众看到了检察监督的刚性。 “不冤枉好人、不放纵犯罪”是多年来龙海检察人坚持的法律监督底线。2013年以来,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215人,不起诉115人,在坚守冤假错案底线的同时积极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针对侦查不当行为向侦查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123份,督促侦查机关立案72件、撤案41件,追捕和追诉漏犯105人,依法提出刑事抗诉22件,查办民事虚假诉讼15件,纠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不当行为73件,向行政机关发出督促履行职责检察建议14份,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不仅是对侦查、审判、执行监督的成绩,更展现龙海检察人敢于、善于监督,努力让每一起司法案件都成为公平正义载体的气魄,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司法的公信。 四、扶危救困 传递司法人文关怀 “感谢检察官叔叔的无私帮助,是你们让我对生活有了希望和信心。”一名烧伤严重的女孩在其母亲的陪伴下将一面印有“大爱无疆,无私援助”的锦旗送到了龙海市检察院控申科长的手中,含泪的说着。2013年7月,四川籍女孩张某姣被前男友泼汽油烧成重伤,双手功能完全散失。正当其绝望无助之时,检察官出现在她身边,关心她、鼓励她、为她送去了1万元刑事救助款,帮其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这是关爱群众的一个缩影,龙海检察人始终践行“群众路线”,贴近百姓,柔情执法,积极传递司法人文关怀。在办案中,认真倾听群众诉求,2013年以来接待群众来访364件次均妥善处理,开展办案释法说理256件均做到案结事了,不捕轻微刑事犯罪嫌疑人139人、不起诉64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释放在押嫌疑人145人,向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金8.3万元,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在打造便民平台上,利用微信和网络发布工作动态和办事须知,实行律师、当事人一站式接待,在“全国文明接待室”的控告申诉科设立劳模工作室、远程视频接访室,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得到了群众的点赞。在关心群众上,组织干警开展“一村(居)一法律工作者”、“结对帮扶贫困户”等惠民活动,开展儿童节慰问、“绿色出行·护苗行动”捐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尽最大努力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工作成效得到了检察日报、福建日报等媒体的报道。 五、强基固本 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我老公都55岁了,整天还忙忙碌碌办案件,把检察院都当成自己的家了。”干警曾武庆的妻子说。曾武庆在侦查监督科一干就是16年,默默无闻,不为名利,只为心中坚守的正义。在龙海检察院里不乏像曾武庆一样的老黄牛,也不乏把青春和汗水献给检察事业的年轻人。由年轻干警组成的公诉科,平均年龄不足30岁,却年人均办案超100件,队伍虽年轻,但办事不让人操心,2013年以来审查起诉的3400多件案件中均无冤假错案、无办案不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同时公诉科又积极拓展未成年检察工作,在外来人员聚集的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设立全省首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维权中心,建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基地,创建“零犯罪校园”,最大限度的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先后被授予了“福建省青年文明号”、“福建省巾帼文明岗”、“漳州市十佳基层政法单位”、“人民满意单位”等称号。近年来,该院通过党性和职业教育、专题学习、竞聘竞赛等创先争优活动,比业务、比服务、比奉献,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心贴心服务群众已成为龙海检察人的行动自觉,2013年以来先后有43个集体,79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检察业务与队伍建设呈现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 守望正义就是要我们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参与“守望正义──群众最满意的基层检察院”评选活动既是鞭策又是鼓励,龙海检察人将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攻坚克难,总结新经验,展现新作为,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亲和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