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刘怡达:读宪法与和尚念经

来源:珞珈惟正 作者:珞珈惟正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山下学法 读宪法与和尚念经 读宪法的动嘴不走心在走向法治的今天,像民法、刑法之类的普通法律已经越来越深入民众的生活,唯有宪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是备受冷落。近几年来,由于执政党对“依宪治国”的反复强调,人们对宪法的认知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变化。国
山下学法 读宪法与和尚念经 读宪法的动嘴不走心在走向法治的今天,像民法、刑法之类的普通法律已经越来越深入民众的生活,唯有宪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是备受冷落。近几年来,由于执政党对“依宪治国”的反复强调,人们对宪法的认知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变化。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宪法宣誓制度的实行,加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的重要讲话当中屡次提及宪法,人们感觉宪法迎来了她的春天。就在前天,也就是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宣传学习宪法的热潮,各地纷纷开展诸如小学生晨读宪法、宪法知识竞赛、学宪法辩论赛等活动,可以说堪比1954年制定宪法时的全民大讨论。这些学习宣传活动无疑有助于人们认识宪法,形塑宪法的权威。然而,若在学习宣传过程中漠视了宪法的精髓,更多地是关注宪法的形式,以至于学习宣传活动沦为“娱乐表演”与“形式主义”,那么,非但不能达到树立宪法权威的初衷,反而会让人们“厌恶”宪法。可以试想,台上的小学生当着台下的观众诵读《宪法》文本时,其实他们更多地是在表演,甚至可以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台下的观众更多地是在欣赏这一场略显乏味的“演出”罢了。而当宪法日一过,《宪法》极有可能被弃之一旁,除非明年宪法日还有机会再来诵读。全国中小学宪法晨读活动(via海南日报)宪法有什么好读的?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完整地读过《宪法》,我们大多只知道有一个法律被称为“国家根本大法”。但当你满怀对宪法的敬意和依宪治国的憧憬,而拿起《宪法》准备朗诵或是阅读时,你会发现《宪法》其实并不好读,相当乏味的内容甚至可以让你呼呼大睡。这个时候你也许会怀疑你对宪法有敬意是否真诚,其实你不必因此烦恼,因为《宪法》确实“不好读”,即便是法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也未必能像读《小说月报》那样将《宪法》读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我们的《宪法》为什么会不好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当中规定的内容难免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绝对不如金庸的小说那般将故事情节“描述”得细致入微。二是我国的《宪法》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当你读《宪法》时你会发现不少路线、方针、政策,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也难免乏味犯困。三是我国宪法实践的阙如,因为假若我们的《宪法》能像刑法、民法那样在诉讼实践中广泛运用,你或许也能像看《今日说法》讲述的疑难悬案那样,将宪法读得津津有味。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via文明网)究竟该怎样普及宪法《宪法》虽然难读,但绝不是说宪法不重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宪法、没有宪法的实施,那国家的未来、人民的命运将是不可想象的。当晨读的小学生发现手捧的《宪法》不好读时,其实并非我们的《宪法》不好,更不是我们的《宪法》没用,而是宪法的宣传与普及方式异化为“娱乐表演”了。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普及和宣传宪法呢?其实,我们在宣传宪法时,可以少谈一些《宪法》的文本内容,更多地向人们传授宪法的理念与精髓,当然,这绝非是否认《宪法》文本的重要性。就好比,有人介绍《宪法》第三章规定的国家机构及其职权,还有人谈论宪法的功能在于限制国家机关的权力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可能人们更愿意听后者宣传的宪法。再比如,有人用扩音喇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一《宪法》条款时,我们或许更愿意坐下来安静地听“延安夫妇看黄碟案”中的宪法问题。当然,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那般,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假若我们的《宪法》能够实施得更好,宣传宪法时的“素材”自然会更多,宪法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会更高。
责任编辑:珞珈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