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转载研究 【编者按】「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一个人为尊严犯罪,世人都有罪。」就这句论断,无论是国人一厢情愿地以为它是拉古迪亚市长在81年前对美国人的「拷问」,还是如有人质疑的那样,仅是一段流传于世间的福音
转载研究 【编者按】「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一个人为尊严犯罪,世人都有罪。」就这句论断,无论是国人一厢情愿地以为它是拉古迪亚市长在81年前对美国人的「拷问」,还是如有人质疑的那样,仅是一段流传于世间的福音故事,小编想说:作为一枚法治和人性较好结合的美国故事,在今天我们这个时代,那些所谓的质疑都不足以影响这一论断作为唤醒人们的基本良知的功用——值得让屏幕前的你我再一次打量和审视下我们生活的当下世界。纽约市长“拷问”总统罗斯福文 丨柯玉升 湖北省阳新县韦源口中心小学原文载于2012年11月号《东方青年》海外传真栏阅读全文1935年,纽约贫民区的一个法庭在庭审一桩面包偷窃案,偷面包的是一位老太太。法官问老太太是否愿意认罪时,老太太嗫嚅着回答:“我需要面包来喂养那几个饿着肚子的孙子,要知道,他们已经两天没吃到任何东西了。”“既然,你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法官最后裁定:“很抱歉,我必须秉公执法。依据法律,你将面临着 10 美元的罚款,或是 10 天的拘役。现在,该是你作出选择的时候。”那时,8 美分可买一杯咖啡,10 美元的罚金绝非这位穷苦老太太所能缴纳的。否则,老太太也不会被迫去偷几美分的面包了。无奈之中,老太太只能选择“拘役”。不用猜,老太太受到“拘役”的处罚是罪有应得。但因纽约市长拉古迪亚(Fiorello LaGurdia)参与了这次旁听,事情还是发生了喜剧性的变化。▲Fiorello Henry LaGuardia 99th Mayor, 1934—1945 [1882-1947]就在大家将要离开法庭之时,只见纽约市长拉古迪亚(Fiorello LaGurdia)从旁听席上站起身,脱下自己的帽子,往里面放进 10 美元,然后面向旁听席上的人说:“现在,请每个人另交 50 美分的罚金,这是我们为我们的冷漠所付的费用,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太太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与社区。”法庭上一片肃静,在场的每位法官都默不作声地捐出了 50 美分。这样的结局,令每个人满意,事情该划上圆满的句号了。可拉古迪亚总觉得,老太太偷面包,不是一个简单的个案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果不这样,社会上还会出现类似的“老太太偷面包”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太太偷面包”问题,必须致信总统罗斯福。▲The Napoleon of New York: Mayor Fiorello La Guardia很快,罗斯福收到了拉古迪亚的来信。信中,拉古迪亚“拷问”罗斯福:为解决孙子的饥饿,老太太偷面包是种被迫无奈之举。难道说,你身为总统,就没有半点责任吗?老太太偷面包,说明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地方!当法律条文与人情伦理之间发生相抵触时,向老太太“赞助”10 美元,并要求在场的每位法官拿出50 美分“罚金”。回信中,罗斯福十分赞许拉古迪亚当时所作出的决定。▲Fiorello LaGuardia - Aug. 2, 1937 - Mayors - NewYor罗斯福在信中还说:“每个人都应当有免于饥饿的权利。若还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政府就应该马上对他提供救助。若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而得不到救助,社会就有共同责任。拉古迪亚市长,请代我向老太太转告,说一声对不起!让老太太受委屈了。也代我向老太太保证,今后,社会上再也不会出现‘老太太偷面包’的现象了!”半年后,美国政府相应推出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慈善救助体系。“老太太偷面包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罗斯福也成为了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开启福利事业的总统。罗斯福法律理想中的美国和世界文 丨徐华娟 原文载于《学习时报》网页版崇高法律理想是基于信仰的人类正义的系统展露从华盛顿到奥巴马,美国历届担任总统的 43 人中,从事过律师职业的就有 26 人,中国人所熟悉的杰斐逊、林肯、小罗斯福、尼克松、克林顿和奥巴马,都有着法律专业教育背景和律师职业经历。▲美国总统签名群照美国总统律师多,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美国立国之初,出身新教的清教徒且以上帝选民自居的精英们——杰斐逊、华盛顿、富兰克林等——在建国伊始的顶层设计中,就极富前瞻性地确立了法治原则与法律愿景,《独立宣言》就是精英们法律理想的高浓缩体现; 逐步形成法治化的社会中,法律专业从业者,成为受人瞩目为人尊敬的上流人物,相关职业也就成了加入政党政治涉足政坛走向仕途的重要起点; 法治社会中法律高于一切的终极裁决地位,于社会人群、个体头脑中必然会形成法律化的行为、法律化的思想,乃至法律化的特色语言,在对行为的掌控操作中,也就离不开从法律角度出发的前瞻性思考,这也有助于形成普遍的法律理想。在法治环境、法律教育背景、律师职业经历的综合因素下,一个美国总统在思考全国乃至全球事务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法律化的思维和逻辑,那么从这一角度说,美国总统将欲实现的职业目的就是他的法律理想。▲富兰克林· 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第32任美国总统,是20世纪美国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心人物之一。1882年01月3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00年至1904年就读于哈佛大学,1905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了纽约律师考试合格后即辍学。 以小罗斯福为例,从他在美国总统任期内的成就看,在其履职过程中,各个目标的达成无不闪烁着法律思维和法律理想之光。首先,解决问题重用法律工具。为了推行新政,罗斯福集结了一批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律师、专家与学者,组成智囊团,征询方针政策问题;通过“炉边谈话”方式,密切与各阶层的联系。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美国国会应罗斯福总统之请召开特别会议。罗斯福先后提出各种咨文,督促和指导国会的立法工作。国会则以惊人的速度先后通过《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第一个任期终了的1936年,国民收入的增幅高达 50%。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但也以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创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顽疾依然存在。其次,以法律理想为主导,运用法律方式使美国摆脱孤立主义立场,成为全球反法西斯力量的中坚与有力后盾。“桐油贷款”是尚处中立的美国政府合法援助中国抗战的第一笔借款,在中国抗战史上的意义非比寻常。1941年1月6日,罗斯福提请国会“授权并拨给充分的款项,去制造更多的军火和多种军用物资,以供移交现在同侵略国家进行实际战斗的国家”。▲富兰克林· 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于1941年签署租借法案。二战期间通过租借法案,美国向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国提供了总额500亿美元的战争物资。1941年3月11日,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经总统签署而生效(总统有权将武器装备租借给与美国安全有关的国家)。租借法案的通过,是美国积极干预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里程碑。再次,最能体现罗斯福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法律理想的,就是联合国的诞生。对于二战,罗斯福有着极深广的设想与愿景,并且不仅限于消灭敌人,而是借此实现自己法律理想下的世界格局与人类生存秩序。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谈到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时,他说:“这不是说要消灭这些国家的所有居民,而是要消灭这些国家里基于征服和奴役其他人民的哲学思想。”因此,在二战的硝烟与炮声中,罗斯福就已在心中勾画出了和平、法治、和谐的未来世界政治蓝图。然后先与英国约定,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奉行正义,不谋私利,不追求美英领土扩张,并以《大西洋宪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41年8月14日,在加拿大近海结束秘密会议之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尽管美国还没有参战,但双方已由此构建了二战后的全球格局。同时,给盟国和观望者吃了正义的定心丸。反法西斯战线形成后,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发布,美苏英中领衔反法西斯阵营,加上后来的法国,罗斯福为未来世界的格局选好了五个维护世界秩序的“警察”——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家共同宣言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即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阿卡迪亚会议(Arcadia Conference)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在去世前的两个月,通过雅尔塔会议,通过法律的方式构建未来世界格局。联合国直至今日仍在运行,可见罗斯福法律理想下所谋划深远广大之境界。最后,崇高法律理想是基于信仰的人类正义的系统展露。早在1940年1月6日的国会咨文中,罗斯福就提出了“表达意见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除恐惧的自由”,展现了他的社会理想愿景是法律维护下的自由和谐的法治社会。美国传记作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它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猛烈。然而他又深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体来说,是相当美好的。”罗斯福改变美国是为了提升美国地位,使其成为合乎法律意义的世界领导者,因此他顺便也改变了世界。总统的法律理想是总统的职业愿景中的法律成分,是其个人文化、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所决定的。小罗斯福的新教家族、哥大法律专业和律师从业经历,必然使其思维、行事、预想和计划,都会有相当比重的法律属性和法律习惯。如对战后世界秩序的法律愿景——预设联合国的建立和“五常”制度设置,是将他的美国法治社会模式推向全球理想的部分实现。罗斯福新政内容一览编辑整理 丨法律出版社在许多历史和政治学家看来,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二战时首倡的“四大自由”,即言论和表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是文明社会的基础。谈到罗斯福的历史贡献,许多人主张,他提出的四大自由“标志着新时代的开端”。具体到罗斯福总统上台伊始所执行的的对内新政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壹---整顿财政金融:(1)银行休业整顿。作用:恢复了银行信用(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作用:刺激出口(3)扩大美联储的权力;管制证券业。作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贰---复兴工业(核心):(1)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作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2)将生产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作用:防止盲目竞争引发生产过剩(3)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作用:促进了劳资合作叁---调整农业政策:(1)成立农业调整署。(2)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3)给减产减耕的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4)防止农产品过剩。作用:盘活和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维护农业稳定。肆---推荐社会福利政策:(1)加强社会救济,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2)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提供社会保障;(3)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作用: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伍---推荐社会福利政策:(1)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作用:工人有权组建工会等。(2)通过《社会保险法》。作用:美国从社会救济走向社会保障,并成为国家责任。(3)通过《财产税法》。作用:通过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注重公平,新政走向社会改革。
责任编辑:张春生

上一篇:律师业又有利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