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考试“绑架”了什么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6
摘要:《人民日报》(2013年05月16日 18版) 中国人热衷各类英语辅导班,为什么不喜欢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学生们喜欢老师讲清各个“知识点”,为什么不喜欢“不划重点”的纯英语教学?擅长授课的中国英语老师,为什么英语会话那么困难?……日前,有媒体报道了一位外
《人民日报》(2013年05月16日 18版)


    中国人热衷各类英语辅导班,为什么不喜欢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学生们喜欢老师讲清各个“知识点”,为什么不喜欢“不划重点”的纯英语教学?擅长授课的中国英语老师,为什么英语会话那么困难?……日前,有媒体报道了一位外教的困惑,他颇为无奈地感慨:“会不会有一天,当我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却与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连日常会话都无法进行?”

  这位外教或许不明白,在中国教育教学的许多环节,已经不同程度地被考试“绑架”了。

  首先,考试“绑架”了学校的日常教学。我们太熟悉这样的场景: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列知识点,学生依次背下来;老师考前划重点,学生备考按图索骥。自然,还有反过来的道理:如果不考,老师就不教,学生就不学;如果不是知识点,学生就自动忽略,转而把精力放在老师划定的“1、2、3”上。于是,懂得知识点的老师便成为“好老师”,能掌握考点考高分的学生则当之无愧地成为“好学生”。

  当教是为了考,学也是为了考,学英语自然是为了英语试卷满分,只要得了满分,哪怕是“哑巴英语”也无妨,难怪外教看不懂!

   其次,考试“绑架”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一个孩子在中国长大,这样的困惑也许还会遇上很多:书柜上一溜儿教辅书籍,除此之外,都是“闲书”,可长大后发现,“闲书”可能是受用一辈子的书,“不闲的书”反而在考后撕之而后快;儿时辗转于各个“兴趣班”,力争在考级中通关,赚取一叠证书,而当证书敲开名校大门后,兴趣便被抛在脑后;进

  入大学后,某位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老师不再划重点,学生们顿时茫然无措,不知该学什么,更头疼该怎么考,让老师为“把学生教坏了”顿足。

  考试为何会被“绑架”?板子不能打在家长、学生身上。应试的指挥棒,简单粗暴的教育评价体系,才是始作俑者,而社会上的唯学历论,用人单位招聘时“学历查三代”、“非‘211’、‘985’学校不录用”的导向,更无疑在催化着功利的教育。

  在教育功利化的大环境下,孩子小小年纪便知道为何而学,家长时刻提醒孩子也警醒自己,要为“小升初”准备什么,为中考准备什么,为高考准备什么,甚至能打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终极”口号。

  从表面上看,考试“绑架”的是孩子的兴趣,但从根本上说,却在“绑架”着孩子的创造力,绑架着国家、民族的未来。

  难忘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莫言的演讲。他说,儿时辍学放牧牛羊,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白云,脑海里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想,“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躺在草坪上望天,在讲效率的现代人看来,可谓浪费时间之极。可是,有朝一日,这些“无用之用”也许就会灿然生辉,因为它可能在不经意间,像鸡汤一样慢慢滋润人的心灵。

  试想,如果莫言生活在今天的时代,被家长拉着辗转于各类作文辅导班、提分班,把玩泥巴、看白云的时间都用在背重点、记要点上,诺贝尔文学奖还会与他有缘吗?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