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苹果在其它国家敢打消费者吗?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青年时报 苹果在其它国家敢打消费者吗? 中国老百姓挺不幸的,在自己的国家里被打的机会大概算是世界上排名靠前,城管、警察啥的就不说了,超市保安以及工地保卫、拆迁办人士出手都算是神勇级别,放在前清的时候,至少也能弄个“巴图鲁(勇士)”的称号。而这
青年时报


苹果在其它国家敢打消费者吗?

中国老百姓挺不幸的,在自己的国家里被打的机会大概算是世界上排名靠前,城管、警察啥的就不说了,超市保安以及工地保卫、拆迁办人士出手都算是神勇级别,放在前清的时候,至少也能弄个“巴图鲁(勇士)”的称号。而这几天最著名的打人事件,应该是北京苹果旗舰店的外籍人士打中国消费者事件了,一次就打了三个,为各种打人事件增添了一个外国注脚。

事情的起因倒是很简单,就是苹果公司开始在国内销售白色的iphone4,然后各路“果粉”就疯狂了,据说某位买到第一台的人排了20小时的队才如愿以偿。一种产品做到这个程度,想必也算是一种传奇了。

营销人士把这种销售称作“饥渴营销”,一般商业公司都是尽量地早卖、多卖,然后尽快占领市场,而饥渴营销则控制销售,让市场处于一种不饱和的状态,使得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上升到某种不得到就不舒服的地位。这个也是苹果神话延续的基础之一,苹果产品的牛气可见一斑。他们很明白,哪怕市场已经饱和到人手两个手机,依然有足够的消费者愿意扔掉一个换成苹果的产品。

人为造成的市场稀缺,自然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消费者:黄牛党。这倒不是咱这里的劣根性,别的国家也是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黄牛党所赚的钱,是他们个人一次又一次排队、搭着时间以及进货风险得来的,而购买他们手里紧俏商品的人,是不打算付出这些劳动的消费者。只要不是跟火车票似的内外勾结,黄牛党排队买货自然是无可厚非,如果商家不愿意的话,大可以弄个什么凭身份证购买、一人一次限购的方式来遏制一下。

但这次居然有人出来动手打人,而且是个身强体壮的外籍人士,此事颇为难以索解。要说苹果公司比较牛是大家都承认的,但这种牛可能是商品上的、服务上的,并没有特权说他们可以打人。估计这位是真急了,大概是看着满眼的黄牛党、插队者实在是忍无可忍。

无论如何,打人总是不对的,哪怕是苹果黄牛党,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打上几棍子的对象。但我们细读新闻,到目前为止警察也只是到医院向受伤人士了解情况,关于打人者的信息音信皆无。论说即使是普通的打架斗殴案件,在如此清晰的事实面前,也早该抓获打人者了,难道这还是因为打人者是外籍人士?

更为蹊跷的是,苹果店面门前居然立起一个警告牌,上面明确宣布要对店周围的非法买卖者及黄牛进行驱逐——谁给了一家商店主动驱逐没有在它店面中游荡之人的权力?你可以报警,但如果你的保安或者员工出手的话,就是越权行事、足够让人告上法庭的了。不知道在其他国家当中,苹果的专卖店是否敢打出这样的招牌?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