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人民日报大千絮语:“协同效应”促合作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人民日报大千絮语:“协同效应”促合作 2007-11-28 人民日报大千絮语:“协同效应”促合作 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即将举行。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环境省希望通过此次对话,与中国实现具有“协同效应”的环保合作,即:日本向中方转让技术,协助中国节约能源、

 




人民日报大千絮语:“协同效应”促合作

  2007-11-28


人民日报大千絮语:“协同效应”促合作


  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即将举行。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环境省希望通过此次对话,与中国实现具有“协同效应”的环保合作,即:日本向中方转让技术,协助中国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防止环境污染,同时帮助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环境省说,这是日本第一次将这个概念具体运用于对外环保合作。   
  环保领域的“协同效应”是指节能与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生态保护过程能够同时实现,既满足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又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节能环保的需要。这个概念出台的背景,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经济增长阶段的不同,以及有关各方所面临的最紧迫环境问题的不同。

  日本希望与中国进行具有“协同效应”的合作项目,通过技术转让,协助中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同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所长柴田明夫指出,日本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与环境污染做斗争的历史,现在努力的重点是减排温室气体;而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环保方面需要同时应对污染和气候变暖的双重难题。

  日本计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为中国提供技术和经验。日本环境省表示,在合作的起步阶段,将由政府部门主导,为双方合作打下基础、铺设通道;之后,日本计划将合作逐步转为以民间企业为主体,使这项合作成为中日间商贸主导型的长远合作。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保护人类的家园。“协同效应”合作,是中日两国在面临不同的环保挑战之际寻求共赢的一个途径。从这个合作建议可以看出,日本已认识到,在环境保护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加艰巨的任务,与其一味地把减排目标强加给发展中国家,不如思考和尝试更具可行性的新型合作方式,以共同受益。



法治动态检索

 

责任编辑:介子推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