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民事判例案例

旗下栏目: 民事判决书

让公正看得见:各级法院网上直播庭审43.2万件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网友投稿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1-04
摘要:让公正看得见:各级法院网上直播庭审43.2万件
  合议庭法官问:“这个煤矿在1998年至2002年期间有没有经营?”被上诉人双手一摊道:“没有经营,那个时候煤矿还没有打井呢。”上诉人挥舞着右手说:“绝对有经营,那时已经有大车到煤矿拉煤卖了……”

  11月2日上午10时许,一起合伙协议纠纷案正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不需要赶到最高法院申请旁听,只需要点开中国庭审公开网,庭审直播便映入眼帘,声音、画面清晰连贯。

  这只是法院推进司法公开的一个缩影。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全国法院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全面深化司法公开,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促进了司法公正,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从被动公开到主动公开

  今日新增18024篇,文书总量22497064篇,访问总量超33.8亿人次。这是记者11月2日上午在中国裁判文书网首页看到的一组数据。数字每隔几秒钟便更新一次,持续增长中。

  开通于2013年7月的中国裁判文书网,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体量最大、最有影响的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判文书涵盖中文以及蒙、藏、维、朝鲜、哈萨克等6种语言,来自海外的访问量超8亿人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评价说:“裁判文书公开后,受到社会公众和法学专家学者的审阅、评判和监督,有利于促进法院裁判文书和法官审判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提升司法公信力。”

  曾几何时,司法对普通群众而言具有神秘感、距离感,一些法院对司法工作遮遮掩掩。推进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必须打破这种神秘感,让群众了解司法,进而理解司法、认可司法。

  为此,最高法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调,指导各级法院切实增强主动公开意识,大力推进阳光司法,努力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开始,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全国法院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等一批司法公开平台相继上线,司法公开全面提速。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开通后,截至今年10月16日,累计公布执行信息4487万条;建立完善网络查控系统,连通3000多家金融机构,对各种财产形式“一网打尽”;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544万例,采取信用惩戒措施674万人次,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

  在最高法院带动下,主动公开逐渐成为各级法院的自觉行动。

  全国法院普遍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四川法院形成“一个主题发布、系列案例通报、一场公开庭审、一位优秀法官、一条法律解读”的新闻发布组合拳,去年全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266次,发布案(事)例2100余例。浙江全省法院近年来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 2067次,6万余社会各界人士了零距离接触司法工作。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各地法院主动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大力加强网上公开。最高法院开通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建成“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全国3200多个法院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向社会公开审判执行信息。目前,全国90%以上的法院开通门户网站,并不断完善网站功能,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

  从选择性公开到全面公开

  今年5月底,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刑事裁定书,对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减去有期徒刑11个月。由于法院及时公开黄光裕减刑案,从立案公告到裁判文书均发布至互联网上,社会舆论普遍对黄光裕减刑不持异议,对法院公开透明的做法表示赞赏。

  曾经,“以权赎身”“提钱出狱”现象时有发生。在推进司法公开时,一些地方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予以回避。最高法院于去年2月开通全国法院减假暂信息网,明确减假暂案件立案后一律向社会公示,职务犯罪等三类罪犯减假案件一律公开开庭审理等“五个一律”。

  “司法机关对黄光裕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严格执行减假暂相关规定,全程公开透明,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也规范了减假暂工作,避免暗箱操作,维护了司法公正,提升了社会认同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顾永忠分析说。

  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近年来,最高法院引导各地法院将司法公开覆盖至审判执行工作各领域、各环节,明确严禁在法律规定之外设置任何障碍,确保向社会公开一切依法应当公开的内容。

  庭审是法院最重要的司法活动。各级法院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提前公示开庭信息,落实庭审旁听,对群众关注、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旁听。

  同时,强化科技法庭应用,以视频、音频、图文等方式公开庭审过程,大力推进庭审网络直播。最高法院自今年7月1日起所有公开开庭的案件全部网上直播。截至今年10月16日,全国各级法院通过互联网直播庭审43.2万件,点击量11.3亿人次。

  “为什么不立案?”以前,群众对一些法院不立案又不说明理由的做法颇有怨言。现在,法院全面推进立案公开,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明确登记立案范围以及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推行权利告知、风险提示、诉讼引导等措施。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做好释明工作,让当事人明明白白行使诉权。

  “为什么这样判?”以前,一些群众因不认可法院判决又得不到回应而心生不满。现在,法院全面推进裁判标准公开,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和重要规范性文件及时通向社会发布;全面推进裁判理由公开,深化裁判文书说理改革,探索审后说理释法,让当事人输赢都服气。

  从信息型公开到服务型公开

  “现在案件由谁来办、进展到什么程度,网上都能查到。心里有底,不用到处找人打听了。”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法院,一位李姓当事人将身份证放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的信息查询系统上,案件名称、办案进度、庭审人员等均在屏幕上显示了出来。

  如今,这样的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已遍地开花。各地法院构建以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客户端、12368热线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化诉讼服务网络,积极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低成本的诉讼服务,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近年来,法院系统立足群众司法需求,依法及时公开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最关注、最希望了解的信息,切实将公开的重心转移到服务群众、保障公众参与上来,努力把深化司法公开变成法院和群众双向互动的过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为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最高法院开通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凭有效证件号码,随时登录查询、下载有关案件流程信息,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截至今年10月16日,各级法院共公开审判流程信息25.5亿项,推送短信3473.6万条。

  遭遇司法不公,很多群众赶到上级法院乃至最高法院进行申诉信访,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高法院于2014年分别开通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和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目前,已有各地群众近万人次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面对面向最高法院法官反映问题,有效减轻诉累。

  各地法院也普遍推开视频接访、网上信访。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实行网上公开受理、公开流程、公开结果,谁来访、谁接访,什么诉求、如何处理,什么时候反馈、结果如何,全面公开,网上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深受群众欢迎。

  上海、重庆等地法院大力推进律师诉讼服务平台建设。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托互联网开通全国首家律师服务平台,整合网上立案、网上阅卷、案件查询、电子送达、联系法官等多种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律师执业。

  以公开促公正。深化司法公开使司法活动特别是案件审理进程更加公开透明、文明规范,审判管理和内外监督机制更加完善,促进了裁判尺度统一,规范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推动审判质量效率不断提高。2013年至2015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案件4625.5万件,审执结案件4345.7万件,尽管办案压力巨大,但审限内结案率均在98%以上,一审服判息诉率均在89%以上。

   法官讲述

  法官从慌张备考到自信迎考

  耿莉(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第一次接触这句法谚时,我还是法学院的一名新生。时隔近二十年,在基层法院亲历中国司法公开的“快进模式”,感触颇深。

  其实,法院对司法公开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我所在的法院建设了自己的网站,开通了政务微博,设立了媒体旁听席,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出台了重大刑事案件民意监督机制,通过法院开放日、院庭长接访、代表委员旁听庭审、网诉网评24小时回复、释法答疑面对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司法公开。这一系列举措,能让部分群众近距离接触法院,亲身体验司法的全过程。但是这种零敲碎打的创新覆盖范围有限,与十八届四中全会所要求的“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存在一定差距。

  2013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建立完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司法公开平台建设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向集中的过程。从长远看,司法信息的集约化公开是司法公开迈向成熟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对法官个体而言是一种挑战。基层法院案多人少压力普遍存在,数据填报、隐名处理、文书上网、材料扫描、直播发布,司法公开这些具体而微的要求给法官和书记员增添了不少工作量;以前庭审活动、裁判文书仅仅面对诉讼参加人,而现在却要面对成千上万的网民,围观、议论和挑剔都在所难免,这对法官事实判断、证据认定、法律适用、庭审掌控、文字功底都是考验。

  2012年底,我院首次“触网”进行互联网庭审直播,当时我负责直播的协调工作,至今记忆犹新。审判部门、技术部门和研究室几乎是全员出动,人民陪审员和辩护人也是严阵以待。虽然整个庭审过程高效而富有节奏感,但庭审过后,法官告诉我,为了这个直播几乎失眠,生怕哪个环节出现差错,真有种迎接大考、手忙脚乱的感觉。

  一年以后,当初的“尝鲜”变成了常规工作。词不达意、别字错字、庭审不准时、着装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在当时也暴露的比较多。但当公开成为原则、不公开成为例外,法官反而获得了提升自我的动力,度过“洋相”频出的阵痛期,职业化也进入了全新的境界。

  由于公开,法官每天置身于“随堂测验”中,实战演练让法官特别是青年法官从最初的慌乱备考到如今的自信迎考。法院也从被动回应开始寻求主动发声,一系列的微访谈、微直播、微课,赢得网民叫好,为法院的形象加分不少。

  司法公开像扁担,一头挑起司法公信,一头挑起司法公正。单纯的司法公正未必能带来司法公信,但公开的阳光却能温暖社会与人心。当事人是司法公开最直接的体验者,他们对公开公正的评价最为客观。这种正向评价也可量化为数据,今年以来,我院纪检投诉和重大涉诉信访数量双双下降,重大涉诉信访更是迎来了建院以来的首次且是大幅下降。

  专家点评

  第三方评估深化司法公开成效

  毕玉谦(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采取一系列举措推进司法公开,其中一大亮点是要求将司法公开覆盖除法律有明确限定以外的涉及审判及执行工作的所有领域和各个环节,可以说是不留死角,强调全方位的“阳光司法”。

  我认为,最高法提出这些做法和举措是非常正确、及时的,值得期许产生预期的实效。然而,我国社会毕竟处于转型时期,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性也较为明显,因此,考察全国四级3200多家法院具体落实的成效如何,以检验其对促进司法公正所带来的影响力应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要点。

  我建议,各地法院可建立委托第三方评估机制,对不同类型案件的涉案当事人、诉讼(律师)代理人、参加过法庭旁听的人以及其他社会民众这四类群体采用问卷式、电话回访式、大数据式等收集反馈信息,调查社会各界对当地法院落实司法公开制度的满意度,排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倒逼采用改革的方式破解司法公开有可能流于形式化、程式化倾向所出现的难题。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