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12

西南政法大学段文波:《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段文波老师在民事诉讼法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是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同时担任《现代法学》杂志副主编,在CLSCI高产作者名单中多次上榜,对日文和英文文献的比较法研究功底深厚。段老师从学者和编辑的双重视角出发,为同学们讲授法学论文写作和学术能力养成的两大主题内容。

上篇 法学论文写作的技术要领

段老师认为,好论文的过人之处总能归宗于三个最大公约要素,分别为问题意识、知识增量以及其间有效的逻辑衔接。

一、通过选题体现问题意识

选题的意义常常被低估。从杂志编辑的角度,优秀选题甚至使写作的瑕疵变得可以弥补。如果论文的选题亮眼,投稿后编辑可能令其反复修改直至发表。

  1. 选题的方法

选题犹如万事开头之难,但有破解的办法。

首先,作者应当寻找真问题。选择存在于理论层面而非技术层面的问题,后者应当透过皮毛,触及骨肉,形成学术化的问题。同时,学术研究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不能止步于描述问题与揭示问题。实际上,真实存在的学术性问题通常是能得到正面回应与解决的。

其次,模仿是适合于博士生的重要提升路径。段老师提出,同学们选题设计的途径可以是,观察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学习如何突出问题意识并设计选题,甚至可以进一步阅读文章的参考文献,再次演绎作者的研究过程,既学习如何抓取问题,又能追溯相关领域的新问题。

  1. 选题常用的三种思维

锻炼选题能力要常用三种思维。

一是批判思维。段老师将批判思维趣称为“杠精思维”,亦即,一种学术观点形成后,以批判的目光反思并挖掘其对立或关联的其他面向,形成有价值的学术争鸣。

二是比较思维。比较思维可称为最简洁有效的选题训练方法,从差异中寻找问题,一般包括历史比较、中外比较以及立法司法间的比较。历史比较能把握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规范动因,纠正偏颇的规范解释。中外比较即将我国与域外的程序、规范或制度进行对比。例如,将法条逐一对比,发现规范内容、功能、作用上的差异,考察其合理性或存在矛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一篇文章就初步形成了。立法司法间的比较可以通过“访谈”实现。例如,与司法经验丰富的法官交流,能发掘一线实务的重要问题,司法与立法间的差异就此浮现。访谈体现的是实证研究思路,其他如部门法的田野调查,均是发掘选题的直接手段。

三是体系化思维。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的共通性是一体化的思维。段老师举例道,民法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标准的调整,对整个制度体系的影响可能很小,但在民事诉讼法中,任何细微要素、规则的废除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系性很强。因此,在孤立的视角下,规则与制度的修改可能对症,但更重要的是与体系相配套、相连接。例如,跨法系研究要防止制度移植的水土不服,同一法系的制度影响力与借鉴价值可能更高。制度构成需要回归法系中去评价具体规则的优劣以及如何改革的问题。

二、以完整的逻辑衔接全文

论文的结构布局好比玩牌,先出什么、后出什么,出牌顺序很重要。从老师指导论文的角度,硕士生、博士生在论文写作中结构问题重于观点选择。段老师认为,年轻学者在顶级期刊发刊难度大,他们的论文往往有过人之处,同学们应当以他们为学习对象。

经长期的学术积累与观察,段老师认为,大家普遍接受的论文结构有六部分。除引言和结尾外,主体内容根据逻辑线索可以分为描述现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质疑与回应四块。整体上,文章结构的形成是反复演练的过程。一篇文章从头至尾,娓娓道来,多归功于好的结构。

段老师详述了论文中技术内容和主体内容的写作要领。

  1. 标题、摘要和引言的“套娃”结构

段老师认为,好的标题、摘要和引言就形如俄罗斯套娃,从简到精,引人入胜。

对于标题的设计,从形式上,如能阐述清楚,题目尽量不加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5个字,避免排版换行;在实质上,标题核心是对研究问题的精准提炼,也可以包含问题的解决方法。标题遣词应极尽考究,讲求对称,一般选择动宾结构句式,体现作者的用心编排。段老师以自己论文为例,介绍了标题从《非约束性自认及其修正》到《自认的非约束性及其修正》的设计调整,体现了一斟一酌的苦心。对于把握不准的用词选择,可以借助大数据文献检索辨析其中细微的差异。

摘要是一篇文章最核心的观点。要避免将摘要写成引言。段老师的写作习惯是,在写文章之前,初拟一个三句话的摘要,即文章所讨论的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方案与问题之间的具体关联。如此得以初步形成写作的思路。在文稿完成后,再重新撰写摘要,反复修改。

段老师认为,引言可称为扩大版的摘要。引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描述共同的语境,是必要的前缀。随后提出现存问题、学术观点、个人评价,从而引出作者的独特研究内容,并让读者获得对文章研究进路的预期。

  1. 主体内容的写作逻辑

“一切为了读者”,是论文写作技术层面的一个重要理念。

现状描述是提出问题的开始,其与前文选题的要领相通,应挖掘至有深度的理论层次,突出研究的学术性。分析问题与现状描述可以合为一部分,也可以根据篇幅考虑拆分,主要考虑章节间文字体量的协调。随后是问题的解决方案,至此文章部分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已经形成。段老师以昆汀导演的电影《低俗小说》所运用的环形思维作对比,认为论文应当遵循线性的行文结构。最后一部分是“质疑与回应”,亦即反对意见的预处理。这部分本质上是本文解决方案的充分论证,以增强说服力。另外,通常在解决方案之后,会再论及配套措施,使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这是体系性思维的直观体现。

在各段落内部,应当遵循“总—分—总”结构,由论点、论据和论证组成。先抛出观点,并以论据支撑,结合适当的阐述与过渡,即形成论证。其中,过渡指示信息的流向,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起到引领读者思路的重要作用。

三、从比较法研究看论文的知识增量

整体上,知识增量是评判论文的一个重要指标,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具备学术深度。但一篇论文的知识增量应当比例适中,不要过于密集。这就如同熬粥,米粒代表了论文的知识量。过于密集的粥太“稠”,甚至熬成干饭,对读者不友好,品起来费力。米粒太少,一眼能望穿,学术价值就很有限了。

这其中,比较法研究是提高知识增量的重要途径。段老师提出,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已经转型。研究外国法不能单纯写外国法制度,而要以解决中国的问题为导向。他生动地描绘道,比较研究中,外语是研究的器材,好比一只手枪,比较法知识即手枪所需要的子弹。弹药的指向对象,应当是中国问题。这一比喻巧妙地点出了语言、比较法知识和研究方法所解决的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比较法素材的运用上,旧的写作方式是按国别等进行整体介绍,而现在应该将比较法知识打碎,穿插地使用到各知识点的论证中。缺乏外语技能可以通过读译注的方式补足,但这与作者亲自阅读原版文件可能存在微妙的差异,原因是译者与研究者就同一内容的研究重心可能不同。段老师提示道,在大陆法系的比较法研究中,日本、德国是学者研究的重要法域,奥地利法也是非常优秀的范本,不可忽视。

下篇 优秀学术能力的炼就

四、完成、完善与完美的写作三阶段

段老师感言,写论文可谓三分写,七分改,是不断修改而逐趋完美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完成、完善和完美三个阶段。

1.完成

“完成”指论文从无到有的起草过程,如果用盖房子作比,这一阶段是建造一个“毛坯房”。在这一阶段,段老师强调动笔的重要性。很多同学对于撰写论文存在一个误区,即一定要把问题想透才会动笔去写。但实际上,一些宝贵的想法是在动笔的过程中经不断思考而走笔涌现的。另外,文章开头的前一千字会很困难,但要坚持写下去,等到后面两三千字时会越写越顺利,这和跑步要经历极点一样,开始跑步会痛苦,会呼吸困难,但坚持下去就很快身轻如燕,越跑越停不下来。

2.完善

“完善”阶段是对初稿的修改,效果上如同毛坯房的“硬装修”。段老师阐述了“剪辑”的重要性。正如电影是拍摄五、六个小时的素材后按照叙事思路剪辑形成的艺术成果,文章也需要完成撰写后再进行压缩,主要工作是突出主线、去掉不相关信息。一篇精炼为一万八千字的论文,原稿可能有五六万字甚至十万字。尤其在比较法研究中,一些素材的翻译与收集不易,于作者而言删减的痛苦如同割肉。但应当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删减同时体现了对自己论证的再提问、再思考和再审核。

3.完美

“完美”阶段就是对房间的“软装”。如果“硬装”是水电气通的功能完善,“软装”则是挂在你身后的那幅“蒙娜丽莎的微笑”。让文章趋于“完美”是个无止境的过程,几乎没有论文可以让作者在完稿当时和两个月之后都维持百分百满意,建议在自己满意时将稿件投出。

如何检验论文的完成效果?法学论文表达准确,观点鲜明,行文朴实,不需要过于文学性的表达。同时关照细节,适量、真实引注,上下文丝丝入扣。段老师也建议大家寻求师友互评论文的方法,以集思广益。其中,跨专业学者的反馈意见最能说明作者阐述的清晰度和术语的专业度。

五、学术表达能力的养成

学术能力的训练,不怕慢,就怕站。段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我写作习惯养成的经验——“以写促读”。段老师曾经自我要求每天练笔三五千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为主,也可以撰写不同体裁的文章,哪怕是“编段子”,也能锻炼笔者对于行文编排的设计感。与此同时,阅读他人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并尝试以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人观点,可以达到思维和语言的双重训练效果。

段老师认为,如此以写促读更能增益学术底蕴。所谓功不唐捐,反复的积累将潜移默化地扎实学识。而追求过目不忘的“学霸”学习方式不应放到做学问上,因为,写作技巧可以通过训练强化,但知识通过反复积累,才能温故知新,并结成扎实的知识体系。否则,一篇论文完成意味着积累的学识被释放,底蕴不足就会格外空虚。

最后,段老师谆谆告诫,学者应当将学术思考当成一种生活常态,不是下课或下班后就抛到脑后,碎片化的时间也有其合理的利用方式。论文不是靠毫无积累的某次蛮力造就的,日常的读书、练笔的积累与正式撰写论文的关系无法割裂。不要熬夜写论文,与不熬夜吃饭是一个道理。

讲座互动阶段,段老师对法学院博士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回应,包括文章各部分撰写的进度与顺序、实务的问题是否溯源到理论本体、文章中比较法经验与国内制度间的比重、跨法系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如何提高读书阅读效率以及投稿沟通等。对于车浩老师提出的博士生期刊发表问题,段老师认为,现在博士生投稿竞争极为激烈,的确存在客观上的发表困难;即便如此,严格的发文要求才有利于博士生成长。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