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宋江愿意遵守法律吗?_李再昂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琅嬛寻梦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1-21
摘要:很多人都熟悉《水浒传》中的故事,对于宋江的许多做法,也未必很赞同。不过,宋江做的很多事情,都与法律有一定的关系。通过查看宋江对遵守法律的态度,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宋江的一些做法。 宋江生活在宋朝末年,曾经是一个读书人,在山东省郓城县政府机关做

很多人都熟悉《水浒传》中的故事,对于宋江的许多做法,也未必很赞同。不过,宋江做的很多事情,都与法律有一定的关系。通过查看宋江对遵守法律的态度,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宋江的一些做法。

宋江生活在宋朝末年,曾经是一个读书人,在山东省郓城县政府机关做公务员。县令对宋江比较器重,宋江的收入也可以达到小康标准。开始他一个人在县里上班,和阎婆惜结婚后,就买了楼房。宋江和阎婆惜关系不怎么好,对花容月貌的媳妇有些疏远。这类家长里短的事情,原本也不会影响宋江的生活。对宋江生活影响大一些的,是和法律有关的事情。晁盖在黄泥冈劫取生辰纲,是一起典型的刑事案件。宋江得知公安部门已经侦查到犯罪嫌疑人,并要抓捕晁盖等人时,立即向晁盖通风报信。宋江作为县政府的公务人员,可以说触犯了包庇罪。宋江也知道这样做是公然违法的,可是没有任何人追究他的刑事责任。然而,宋江所作所为已经给自己的生活埋下了定时炸弹,爆发只是早晚的事情。

果然,晁盖占据梁山以后,便派刘唐送给宋江一百两黄金表示感谢。晁盖劫取生辰纲,反抗官府的抓捕,是典型的贼寇。宋江当然了解法律,政府工作人员私通贼寇,是要判重刑的。他只取一条黄金,恐怕就是担心追究他的刑事责任。果不其然,这件事偏偏就让阎婆惜发现了。而更要命的是,阎婆惜以此要挟宋江离婚,并交出一两百黄金。宋江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对于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宋江更是一清二楚,可是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宋江开始是躲避官府的追捕,不过后来还是被官府抓捕了。然而宋江认为,只要他私通贼寇的罪不被发现,单凭杀害老婆阎婆惜是不足判死刑的。就是按照法律判处几年发配,依然可以在家做普通百姓。事情还算顺利,宋江被发配到江州牢城。宋江对当时的法律应该是比较认可的,根据他所犯的罪,官府对他的刑罚,他应该能感觉到法律的公正。

然而,宋江在法律道路上的徘徊,并没有至此而止。在江州牢城,有戴宗和李逵的照料,宋江的囚徒生活并不算悲惨。宋江酒后在浔阳楼的墙壁上写诗词发牢骚,结果黄文炳发现后认为是反诗,就向知府报告了。知府于是发下文告捉拿宋江,宋江当时可能确实喝醉了,早忘了写的什么内容。经戴宗提醒后,他才如梦方醒,知道自己犯了杀头之罪。此时的宋江方寸大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戴宗让他装疯卖傻,这种拙劣的伎俩很快就被人识破。知府大怒,把宋江打得皮开肉绽,最后宋江招认是酒后误写反诗。就当时的法律而言,宋江被关进死囚牢完全是自作自受。也是宋江命不当绝,梁山兄弟通过劫法场救了宋江和戴宗的命,宋江也就正式落草为寇了。

表面看,宋江以及梁山好汉公然对抗朝廷,和宋朝的法律自然就彻底决裂了。实际上,宋江在法律道路上的徘徊,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他才会走上招安的道路。在晁盖劫取生辰纳的问题上,宋江所重的不仅是江湖义气,也有他个人对法律的不满。他当然没有公开谴责当时的法律,可是他的一些做法很能表明他对法律的态度。宋江在郓城县时,为人仗义疏财,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这些虽然不能推导出宋江对社会不满,不过结合他在浔阳楼的诗句,还是能感觉到他对朝廷的满腹怨气。他认为当时的法律是无法改变的,可是落草为寇更没有出头之日。只是在江州面临绝境的时候,除了上梁山做贼,他已经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即便打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口号,他们的性质依然是啸聚山林的土匪,而不是真正的农民起义。无论他们怎样攻城略地、打家劫舍,只要不能推翻朝廷,他们就没有真正的出路可言。当时朝廷的军队战斗力比较弱,可能一时也消灭不了梁山的好汉。可是这样苟且偷安的过日子,并不是宋江想要的生活。其实就任何社会而言,这种土匪式的生活都不可能成为常态。对法律很无奈,然而又不能不在这样的法律下生活,宋江受招安的悲剧也就在这里。宋江为了降低被招安的风险指数,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包括到东京去打点李师师,让她在皇帝面前说好话。可是,他们被招安以后,事情的发展就由不得他们了。朝廷对他们这些人自然是不放心的,很多人死于非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无论宋江能否遵守法律,都无法改变他的悲惨结局。

当人们只能服从法律,而不能改变法律时,宋江的命运是凄惨的,所有民众的命运也是凄惨的。宋江有许多梁山兄弟拥戴,愿意为他效力卖命,但是却丝毫不能消除宋江心中的苦闷。现在许多民众,更是身单力微,除了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对法律的制定是无可奈何。也许,有的人并不会天真的相信法律能给他们公道,可是面对强加给他们的法律,他们有不服从的选择吗?法律如果仅仅是民众的枷锁,民众的利益也就无从保障,民众的幸福更是无从谈起。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政府权力终于受到了约束,法律也终于能够真正维护民众的利益了。宋江若是知道法律是要体现全体国民的意志,要维护维护全体国民的利益,反诗也就无从谈起,生辰纲之类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

只是,民众要获得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利,是相当不容易的。法律虽然不是权力,但权力无时无刻不在干涉法律。为什么权力要干涉法律,就是因为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利益的分配,这是任何权力者都会坚决反对的事情。然而,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某些人的权力再大,也阻挡不了历史的发展。话虽如此,若想让法律真正成为保障民众利益的工具,只能靠全体民众逐渐提高权利意识,积极为推进民主宪政而努力。

责任编辑:琅嬛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