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读法使人······"——培根到底想说什么?_sm秋水长天居士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秋水长天居士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2-16
摘要:我记得,英国哲学家、画家、曾经的律师、后来的大法官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并且早已彪炳史册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这段话应该是培根的经验之谈,却也随

我记得,英国哲学家、画家、曾经的律师、后来的大法官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并且早已彪炳史册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这段话应该是培根的经验之谈,却也随之岁月的流逝而成为经典之论。


因而,直到今天,我们一提起培根,就会想起他的这一段论述。可是,从培根个人履历中不难看出,曾经的律师,之后的大法官,也就是说培根应该算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法律人。那么,这就奇怪了,培根说了“读史”、“读诗”、“数学”、“科学”“、伦理学”、“逻辑修辞学”,却唯独没有说读法学会使人怎么样,真是奇哉怪也!不管是因为闭口不愿谈,还是由于讳莫如海深,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作为法律人的培根却没说“读法使人······”。


不过,培根在文章中还是告诉我们一个简洁的论断,那就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就这一句话而言,从形式逻辑的角度讲应该属于全称肯定命题,“凡······皆”是最为典型的一例。也就是说,这世间的学问,都会使人形成一种性格。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说,“读法”也会养成一种“性格”,即读法学一定可以锻造出一种独立的人格,而且可能不同于“读史”“读诗”“数学”“科学”“伦理学”“逻辑修辞学”等,但一定又与这些学问有着紧密地联系。


不过,“读法使人······”,对于这样的问题,终究还是已成谜案,读法学可以成就一种性格,但我们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读法学会使人形成什么样的性格。众所周知,培根不愧为法学巨匠,他的那一段关于司法公正的至理名言依然熠熠生辉:“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由此可见,培根对于司法公正的认识与理解是十分精当的,也是非常深刻的。


但是,培根最后还是“无视法律”,“污染了水流”,将自己钉在了英国法治进步的耻辱柱上。因而,有时候我觉得培根之所以对“读法使人······”只字未提,大概就是因为自己的这一段不光彩的经历。我们都知道,培根在其担任大法官期间受贿4万英镑,最后被法院判处刑罚,关进伦敦塔,终身不得担任公职。


我不禁要问,难道培根是在读了法学之后才形成这样犯罪的“性格”的?读法学没有让他“明智”、“深刻”、“周密”、“庄重”、“善辩”······,而是让他“堕落”,是这样的吗?我们不得而知,很多人都会将道理讲的堂而皇之,自己做的却卑鄙龌龊。实际上,学问与品德之间好像没有多大关系,人世间,学问之高而品德之劣者,比比皆是。我总感觉,不在其位,不知其政,如果让你在其位,恐怕也会经不住期间地诱惑,人性使然,制度缺失,终是徒添悲叹!


可是,培根对于自己的从业生涯以及受贿一事地评价,让我不仅感动不已,而且也感慨良久。或许这才是因为读法学而成就的人格魅力吧,对于正义的坦然认同与维护,他说:“我是这五十年来英国最正义的法官,但给我的定罪却是这两百年来议会所做的最正义的谴责”。


其实,培根的玄外之意就是说,他可以“无视法律”,但是他不会“毁坏法律”,即他“污染了水流”,他却没有“污染水源”,尽管他身领重罪,深受重罚,但是由他主持的每一次审判以及对他的审判都是最正义的,也就制最为法官的他们,连同培根自己,他们坚决的维护着司法公正的堡垒,这才是司法权威的正真体现。


我一直觉得法律人应该秉持这样的理念,并且坚定的践行这样的理念。一个司法者如果对于自身的正义理念都产生动摇与质疑,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决定就很有可能是不正义的。


此外,最重要的就是司法权威的问题,司法就是正义的化身,这一点应该得到毫无置疑地认可。当然,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深思,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超脱于司法之外的力量保证司法者的清正廉洁。应该说培根在这样一句自大而又自省的话里恰恰道出了“读法使人······”的答案,是的,就应该象培根这样,对正义矢志不渝的追求。


行文至此,“读法使人······”抛开培根的样子,你我也是研习法律之人,我们的心中是否有我们自己的答案,我们的心中是否悲天悯人,是否正气长存。我曾经在我的一篇文章中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如果你的内心没有一颗悲天悯人的种子,那么在法学的小园里,就可能会被邪恶的藤蔓所覆盖。”


尽管,我依然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词语作为“读法使人······”的答案,但是从培根的故事中,我们应该有所收获。作为一名法律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也许不同的法律人会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形象背后的气质应该是一致的。或许我可以弱弱的说一句,“读法使人······”,还是的“主要看气质”。


此外,在美国,法学可能是使一般的人先从律师变成大法官,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也可能使最优秀的人从律师变成一个国家的总统(自国家成立至今,美国总统中有50%以上来自律师,法治传统深入骨髓)。


这似乎又代表了一种更现实的模样,读法学会使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律师”、“大法官”乃至于“国家元首”,他们代表了一种理想,也代表了一种现实。是的,有一种理想就是现实。而中国的的现实,大家可能比我更清楚,也更有体会,不说也罢,说了也白说。

责任编辑:秋水长天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