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宪法学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用“人”和“财”夯实国企改革基础/张喜亮

来源:网易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6-24
摘要:用“人”和“财”夯实国企改革基础 ———访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喜亮 作者:本报记者赵玲玲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媒体所传的改革方案“1+n”系列文件出台前,中央深改小组通过《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
用“人”和“财”夯实国企改革基础
———访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喜亮

作者:本报记者赵玲玲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媒体所传的改革方案“1+n”系列文件出台前,中央深改小组通过《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两个文件,其意义何在?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党的建设”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群工作研究处处长、国有企业党群工作资深专家张喜亮研究员。张喜亮研究员从理论学术的角度畅谈了他个人的理解和观点。

  谋而后动:从“人”和“财”
  夯实国企改革基础

  《中国企业报》:中央深改小组在出台“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之前,首先通过了国企改革加强党的建设意见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意见,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张喜亮:中央深改小组通过这两个文件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如果我们把深改小组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这两个文件与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和《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党中央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之精细。
  国有企业改革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必须要缜密谋划,以问题导向整体推进,谋定而后动。
  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和履职待遇问题是社会各界极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党中央以这个问题为突破口切入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是对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回应,也表达了党中央敢于向“既得利益者”这个硬骨头开刀的决心和意志,振奋了人们对属于全国人民所有的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如同战士出征选好主帅一样,一切改革的关键还是人,如果制定和执行改革政策的人不给力,则改革事业必将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收拾人心在先,配好得力将士,则胜算半也。
  中央深改小组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这两个文件,实际上是第四次会议收拾人心的继续。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确保党总揽全局有效领导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如果说加强国企深改中的党的建设重在收拾人心,那么,改进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则是重在扎紧篱笆。国有资产是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几代人流血流汗的不懈努力积攒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家底子”,如果在改革中被侵蚀毁掉则是对人民的犯罪。总之,中央深改小组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这四个文件,其特别重大意义就在于:从“人”和“财”两个方面牢牢地夯实了推进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

  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企业报》:在以市场化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在企业设立党组织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对这样的观点您怎么看?
  张喜亮:国有企业并非以似是而非的市场化为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据此,我个人认为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过去的改革中,有种观点认为党员应当“属地化”管理和党组织应当从企业中撤出。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国企改革中出现恶性贪腐案件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思想原因。我们所讲的市场经济并非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而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学习政治经济学,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把握方向总揽全局领导改革。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绝对不可以在一片加强声中被削弱,确保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历史的必然性,也有现实的必要性。中国国有企业这个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提出来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是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柱石,是国家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障。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我理解应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成为战斗堡垒;二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升领导能力;三是确保党在企业中的地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西方社会对国有企业设立党组织既羡慕又忌惮,国有企业党建是我们的独特优势。

  公司治理实现:
  角色有分工,目标要统一

  《中国企业报》:企业党组织与企业经理层是不同的两个系统,如何才能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又能实现企业健康发展呢?
  张喜亮:中国共产党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领导国有企业的实践,首先确立的就是“经济民主原则”。国有企业党、政、工三方从各自的角度,既独立开展工作,又相互协调民主制衡,这套制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同阶段得以持续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依法纳入国有企业章程当中,不可以出现“党政”两张皮思想倾向和状况。通过党的领导人进入“董事会”、经理人进入“党委会”,实现“党政”共体:角色有分工,目标要统一。
  据我的研究看,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组织考察培养,向各类岗位推荐人才;第二,通过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第三,通过培育现代企业来实现人生社会价值文化,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第四,通过支持职工参加管理依法维权,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第五,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纪律监察等保持战斗力。国有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用组织制度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一切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发挥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关键还是人,必须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聚集各类人才,选好、用好、管好干部。党组织不直接领导和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对包括高管在内的党员进行组织管理,提高决策水平、增强执行效力、鼓舞工作士气、化解各种矛盾,为企业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4665期:第26版-中国国资报道 2015-06-16 )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