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访谈︱罗志田:地方发展离不开好的综合性大学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30
摘要:大学好则所在地方的学风好,一个地方的学风好了,必会促进民众对学术的爱好,世风自亦不差,而学术本身也容易提高。

今日学者怎样服务社会?四川大学杰出教授罗志田先生认为,“学问与社会的影响是双向的,学问方面的准备不足,便不仅不能改革社会,反会被社会所融化”。他在《南方周末》等报刊撰文已历八年,近期结集为《道大无外》一书,展现的是他作为一名专业学人对“校园与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最近他在北大的一次讲座上约略谈及大学地方社会发展问题,记者于是请他做更深入的讨论。

访谈︱罗志田:地方发展离不开好的综合性大学

罗志田教授
澎湃新闻
:现代大学在中国建立也就一百多年,大学成为培养人才、引领思潮、创新科技、服务社区之所在。您长期研究近代中国史,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大学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较好,有一流大学的地区,各方面发展就更好;而大学走下坡路的时候,该地区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罗志田:这个问题非常好。大学在中国的时间虽不长,但大学与所在地方的关系却非常重要。当然,所谓发展,要综合看,不是仅看物质层面(但即使物质层面的发展,也常常要靠大学的提升)。大学与所在地区的关系,用昔人的话说,大体也就是“文德”与“民德”的关系。
文德可以简单理解为文化的力量。而文化的核心,正是学问(这可能是我的偏见)。古人以为,国家要修文德,他人才尊敬你。而读书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可以无恒产而有恒心,也因其个人重视修文德。
过去的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包括化民成俗。在理想层面,士人读书修身,为民众之楷模,这是以前的方式。进入现代社会后,士人不再是四民之首,民众自己的责任也就增大了。如傅斯年所说,“群众对于学术无爱好心,其结果不特学术销沉而已,堕落民德为尤巨”。而士人负责任的方式也有所转变,按傅斯年的主张,就是通过写作出版,以“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
这是一种双向的关联,民众是否爱好学术,直接影响到学术本身的升沉;而学人不唤起国人对学术的自觉,“文德”不能与民分享,则“民德”就会堕落,“文德”本身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没了提升的基础。为了使“文德”更好地转化为“民德”,蔡元培提出了以大学为社会文化中心的主张。

访谈︱罗志田:地方发展离不开好的综合性大学

蔡元培
这是二十世纪的新思考。此前中国并无所谓今日的大学,也不用思考大学的定位及其与周边的关系。蔡元培明言,“一地方若是没有一个大学,把有学问的人团聚在一处,一面研究高等学术,一面推行教育事业,永没有发展教育的希望”。这是一个真正高瞻远瞩的见解。学问与社会,本关联互动;文德与民德,更相辅相成。
换言之,大学的责任,不仅要提高学术本身,也要促进民众对学术的爱好。用今日的话说,一个社会的文化中心,兼具提高和普及的双重责任。大学首先承担着“提高”的责任,学术若不能提高,其普及的效用,恐怕终有所限。而“普及”不仅是传递和扩散专业知识,还牵涉到“民德”的升降,这样的“普及”也不容忽视。
因此,一个地方是否有一所以上像样的大学,与当地的学风和世风,有着重要的关系。大学好则所在地方的学风好,一个地方的学风好了,必会促进民众对学术的爱好,世风自亦不差,而学术本身也容易提高。
也就是说,大学对当地社会的贡献,不见得是资源和人力的分享,不一定要开放课堂,也不一定要师生走出校园、活跃于社会,而在于树立榜样,以影响社会风气。就此意义言,大学致力于提高,就是最好的普及。
只有一个地方的学风好了,社会风气才会好。这是一种无用之用的间接体现。我们现在常说一个地方的人“文化素质”高不高。人的素质高低,无形中决定着对当地发展是形成推力还是阻力。实际做事的人都知道,一个地方人的“文化素质”高,事情就好推动。可以说,大学校园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是任何地方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
澎湃新闻: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局面,那么,它们三者对地方的作用和影响是不是有所不同?
罗志田:首先我要说,三足鼎立的说法可能稍微乐观了一点。从学术角度看,或许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传统的影响,过去国立大学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教会大学和私立大学;尤其后者,除少数外,都不十分成功。反过来,私立大学因为招生门槛低一些,而且像宿舍一类“配套设施”也差一些,学生的菁英意识也不那么强,所以和周围人的互动会多一些,可能对地方的直接影响还更大。但若上升到社会文化中心来说,可能还是以前的国立大学更重要。要说具体大学对所在地方的影响,还要通过实在的研究才能说明。我的感觉是不能一概而论,可能更多取决于大学所在地的民风、地方官以及学校中人的作为,而不在于那里有什么类型的大学。
澎湃新闻:大学对一座城市有着深刻而细微的影响,而所在地区的气质也会“反馈”给大学。比如,纽约之于哥伦比亚大学,硅谷之于斯坦福大学。同样,民国时期上海、南京、北平、天津这四座城市的气质迥然有别,它们对当地大学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影响?
罗志田:我的感觉,纽约之于哥伦比亚大学和硅谷之于斯坦福大学,最主要的影响可能是地价和房价。纽约的确有特别的风貌,而哥伦比亚大学就在纽约城市之中,可能会受到更多的耳濡目染。至于斯坦福大学,似乎相对“偏远”一些,也更“独立”。上海、南京、北平、天津这四座城市对当地大学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同样需要实证性的研究为依据,我不敢空言。但您说的城市气质,至少对大学中人有着直接的影响。记得朱自清就说过,虽然北京有风沙,也显得相对“土”一点儿,他还是更喜欢北京(非原话)。我赞同你的看法,大学和所在城市的影响是双向的,所在地区的气质一定会“反馈”给大学。
澎湃新闻:现在一般把北上广深列为“一线城市”,而深圳并没有一流的大学,这会不会制约深圳的长远发展?
罗志田:我以为一定会制约的。当深圳是个经济“特区”的时候,它可以有类似于“急用先学”模式的侧重,甚至有没有大学都关系不大。但当它变成一个常规的而非特殊的“城市”,它就需要具备所有城市的共相。尤其当它成为“一线城市”而被寄予了国人观听之时,它就不能只是以知识容易变成资产为其特色,为其精神。急功近利的确收效快,但短视者也可能来去匆匆。一个地方可以从无到有而迈进“一线城市”,也可能被大浪淘沙,沦为能够“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附庸。
胡适曾说过,“一切在社会上有领袖地位的人都是西洋人所谓‘公人’(public man),都应该注意他们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的私行为也许可以发生公众的影响”。城市也一样,一个“一线城市”的行为一定会发生对全国公众的影响,不能没有相应的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用通俗的话说,既然阔起来了,就不宜仍然停留在穷酸心态。如果一个“一线城市”连一所有历史系的综合大学都没有,不啻告诉别人自己的“文化素质”在什么层次。
我之所以重视综合大学,就因为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在宽广的基础之上。美国的大学把医学院和法学院都建立在研究生层次,不从本科进行专业培养,而接收各综合大学的本科生,是有其特别的考虑的。因为它们的学生可能决定人的生死,必须有综合大学的背景,不能按匠人的方式培养。这个思路可以推广。匠人永远是必须有的,但任何不想停留在现状的城市,都要自动从匠人思维提升。在很多欧洲人眼里,美国是以急功近利为特色而略带“暴发户”意味的。我们五千年大国的“一线城市”,应有超越“暴发户”的思维。
我又特别强调综合大学里还要设有历史系,并不是因为我是史学教授,所以在戏台里自己喝彩。历史是认同的基础。一个没有来历的物件尚且要少卖钱,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可能就无法让人认识和接受(影视里经常出现因故失去记忆而自己不认识自己,也难以向人证明自己)。小人物可以靠一技之长,大人物就要有全面的素养。城市也如此。所谓“一线城市”,存在于全国众多二三线城市和更广大的乡村之中。尽管自己的确是从无到有生造出来的,也不能无视更大“自我”的往昔,并因无认同而孤立于时代和社会。
何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城市亦然。梁漱溟当年提倡乡村治理,就是深感“上海生活老是匆匆忙忙的,这样恐终不会发生真的觉悟”。因为那里的人总要求一种“快的办法,越要求快越没有办法”。真正的社会觉悟要“比较心气从容一点的人才可以见得到”,故不能从匆匆忙忙的都市来。这想法或许稍偏了点儿,却有所见。远虑的确来自从容。知所从来,是前瞻的立足点。史学提供一种通透的长程眼光,不忘过去,关注现在,同时还面向未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继往开来。不论政治家还是企业家,最宝贵的是能有长远的眼光。即使处理当下面临的问题,心中有过去和未来,与一个只看眼前、就事论事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把当前的问题放在兼顾过去、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处理,一定比只知眼前者要好很多。
同时,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包容外来者、让人容易创业当然是很好的条件;但一个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靠这些,还要有自己的原创能力(尤其当所有“一线城市”都以地价和房价高得离谱著称的时候,创业在物质上已经不那么容易了)。而原创力就来自大学。深圳对面的香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香港以前的大学也还不错,但基本是所谓教学型的,近似于为欧美的文理学院,为大学培养研究生苗子。那时香港大学多不注重研究,后来就认识到这一不足,不仅新办了注重研究的科技大学,也在既存大学里大力提倡研究。记得二十多年前一些美国朋友常说,几乎隔几天就能收到来自香港的论文需要审查,视为沉重的压力,可见香港风气的转变。一开始的退稿率是很高的,但此后就开始有所改善了。
深圳与香港紧邻,似乎连一所设有历史系的综合大学都没有,充分表现出匆匆忙忙缺乏远虑的短视特色。照此发展下去,深圳恐怕永远不是香港的竞争对手。尤其当物价、地价都不比香港低时,长远的竞争力从何而来?网上有很多条“深圳之最”,无一语涉及文化和教育,真让人为深圳担忧。深圳以经济方面“从无到有”著称,我希望看到这样的精神也在文化上体现。一方面保持特区的奋斗精神,同时要逐渐淡忘仅仅发展经济的“特别”之处,从心态上真正成为全国性的“一线城市”。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