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温岭待拆鞋厂倒塌是谁的悲剧

来源: 京华时报 作者:徐杨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7-09
摘要:特约评论员 汤嘉琛 如果鞋厂能及时搬离,倒塌事故完全可以避免。该反思的不只是企业,监管部门也应该有时刻绷紧生产安全之弦的意识。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6日,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7·4”鞋厂厂房倒塌事故共导致14人死亡、33人受伤。倒塌厂房系违法建设,此前
特约评论员 汤嘉琛

如果鞋厂能及时搬离,倒塌事故完全可以避免。该反思的不只是企业,监管部门也应该有时刻绷紧生产安全之弦的意识。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6日,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7·4”鞋厂厂房倒塌事故共导致14人死亡、33人受伤。倒塌厂房系违法建设,此前已被列入拆除范围。多名员工称,厂房顶层有个一米多深的鱼池,且之前发生过渗漏。目前,涉事两企业的负责人均已被控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区,往往都是租金相对低廉、建筑质量相对薄弱的地区,也是生产安全事故高发区。去年1月,距此次倒塌事故发生地不远的温岭城北街道一家鞋厂发生火灾事故,就曾导致16人死亡。两次相隔不久的事故,以惨痛的结果警示企业和监管部门:安全是一,其他都是零,生产安全之弦须臾不可松。

在保障生产安全方面,企业管理者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有不少企业老板,即使面对看得见的安全隐患,也总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还能再拖一拖、撑一撑,结果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去年温岭火灾事故后,此次倒塌的厂房已被认定为必须拆除的违法建设,如果鞋厂能及时搬离,倒塌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时刻绷紧生产安全之弦,还必须牢记“祸患常积于忽微”的古训。倒塌事故的原因尚待调查,但媒体报道的细节值得注意:其一,该厂房是砖混结构的老房子,但平时二楼三楼居然有大车开进去拉货;其二,顶层的鱼池曾将四楼墙壁浸湿,员工反映的情况没得到重视。这两个小细节,很可能为倒塌事故埋下了隐患。

当然,该反思的不只是企业,监管部门也应该有时刻绷紧生产安全之弦的意识。每次事故发生之后,监管部门都会开展一场运动式排查和整治。这种“亡羊补牢”固然值得肯定,但如果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更好。既然监管部门很清楚哪些地方是事故高发区,就应该将关口前移,在平时就把安全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去年12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决定在全国集中开展为期一年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截至目前已取得不错的进展,大量有消防安全隐患的企业得到了及时整改。鉴于制鞋、制衣、玩具、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都隐身于“危楼”之中,建议有关部门开展一次建筑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一地出事故,全国受警示。”其他地方的企业和监管部门,也应从温岭事故中吸取教训。太平日子里常怀忧患意识,把问题想得多一些,预案备得足一些,发生事故的概率会小很多。尤其劳动密集型行业,时刻绷紧生产安全之弦,把生产安全摆到更突出位置,才能牢牢筑起生命防线,避免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责任编辑: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