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回访南京“虐童案”当事人 孩子愿望:回原来生活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 【编辑:魏巍】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今年4月,一组“南京9岁孩子疑遭养母家暴”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伤痕累累的照片,加上“养母”“虐童”等关键词,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7月20日,养母李征琴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浦口区法院提起公诉。作为这起案件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童童(化名),始终

  今年4月,一组“南京9岁孩子疑遭养母家暴”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伤痕累累的照片,加上“养母”“虐童”等关键词,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7月20日,养母李征琴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浦口区法院提起公诉。作为这起案件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童童(化名),始终也处在风口浪尖。年仅9岁的他现状怎么样?这件事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前往安徽来安,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家中,探望孩子,聆听他的心声。

  探访

  童童一直说很想“妈妈”

  从7月8日放暑假后,童童就跟着亲生父母回到了老家安徽。7月31日,现代快报记者前往童童安徽老家。

  当天中午12点多记者赶到时,一家人还没吃午饭。张女士告诉记者,童童回来后很少出门,一般都在家里和小姐姐玩,平时话也不多,“就是经常说想妈妈。”

  张女士告诉记者,童童被送到南京抚养,她也时常和丈夫带着女儿前往表姐家看望童童。对被打事件,她说当时看到照片的时候,是挺心疼的,可童童毕竟有错在先,而且表姐对童童一直都很好,肯定是偶然失手才打成这样。

  张女士说,把童童送到南京,就是希望能接受好的教育,将来能有更好的前途。

  相比于表姐的严管,张女士称,自己和丈夫就是童童想吃什么就给钱买,结果因为吃糖牙都坏了。

  “可能我们对孩子,不像表姐那么有原则,也不太会跟孩子交流。”

  张女士说,童童跟她回到安徽后,平时母子俩之间也很少交流。眼下,童童还是一直称呼他们为表姨、表姨夫。“如果事情长期没有一个结果,我们恐怕很难保证一直带孩子在南京上学。”

  养母

  怎样教育孩子,希望向专家求助

  因为涉嫌故意伤害罪被警方刑事拘留,一直到4月22日李征琴才被取保候审。其间,童童一直跟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

  从看守所出来后,她第一时间给童童打去电话,“妈妈出来了,不要担心,没什么事情。”

  事情发生后,好多人告诉孩子,她和丈夫不是童童的亲生父母。后来,她坚定地告诉童童,自己就是他的亲生妈妈,“只是因为打了你了,所以大家才这么说的。”

  李征琴告诉记者,三年了,她一直把孩子当成是自己亲生的,“我们是有血缘关系的,事情还没有定论,就算以后真的不能再收养了,到那个时候,我会亲自跟童童说,没有必要让他提前受到伤害。”出事后,童童虽然很想念李征琴,但见面的次数有限。李征琴说,童童除了不太爱学习,以及围绕学习撒点小谎之外,其实有很多优点,比如孝顺、勤劳、大方,非常惹人疼爱。

  对于打孩子这件事,李征琴称,自己也反思过,“确实是不对的,这一点我承认。”她说,可为了教育孩子不撒谎,自己想尽了办法。

  “他已经9岁了,应该懂事,可是屡教不改,用现下流行的话说,我真的觉得有点hold不住了。”

  另外,李征琴认为,此次事件之所以受到大众关这么高的关注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养母”的身份。

  李征琴说,自己打童童那几下,并没有觉得很重。她觉得,自己打童童这件事情并没有给童童造成心理负担,反而是事情引发公众关注后,事件本身给童童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外界环境的改变,像是一个烙印,扣在了孩子的身上。”在李征琴看来,自己之所以打童童,是因为她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如果将来童童回到你身边,你还会因为教育的问题打他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李征琴说,“不会了,我会向教育专家求助,帮我一起把童童教育好。”

  进展

  辩护律师称网上照片疑似PS

责任编辑: 【编辑:魏巍】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