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中国公检法机关“织围脖、玩卡通”力树亲民形象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23
摘要:中国新闻网 中国公检法机关“织围脖、玩卡通”力树亲民形象 最高法推出“卡通形象代言” 北京公安局官方微博 中新网12月7日电(邓永胜) 综合消息,近年来,政法工作坚持“民本”理念渐成各方共识,中央高层多次强调司法为民、执法便民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中
中国新闻网


中国公检法机关“织围脖、玩卡通”力树亲民形象

最高法推出“卡通形象代言”

北京公安局官方微博


  中新网12月7日电(邓永胜) 综合消息,近年来,政法工作坚持“民本”理念渐成各方共识,中央高层多次强调司法为民、执法便民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中国公安司法机关在推进“亲民执法”方面新招频出,不断通过微博互动、卡通形象代言等创新方式改变其传统上严肃、冷峻的形象,走向亲民化路线。
 

  现象一:最高法推出“卡通形象代言”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在其网站公布两组卡通形象,就拟用其代言法院征求各界意见。

  一组是法官卡通形象,把实际生活中的男女法官形象稍做变形,是两个大头娃娃,身着法袍通称“小包”法官,取意古代包青天包拯秉公执法的意思,简单易懂平易近人,这个卡通形象会在正式的立案信访大厅进行诉讼提示的这种场合里运用。

  另一组是独角兽卡通形象,神兽獬豸代表中国法制文化,将它的形象进行卡通化,通体蓝色大眼睛活泼跳跃,主要作为法制文化的象征使用,用于相对轻松的宣传场合。

  最高人民法院希望通过卡通形象,借助流行元素,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方面满足社会公众知情需求,有利于树立人民法官亲民、爱民、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也有利于展示中国法治的力量和自信,对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法治、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将会产生积极效果。

  然而,“卡通形象代言”这一方式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02年,北京市公安局便在全国首次推出“警察卡通形象” ,利用卡通艺术夸张的手法和表现力、感染力、亲和力强的特点,突出反映首都人民警察亲切、热情、疾恶如仇的内心世界。此后,多地警方相继跟进,尝试用卡通形象拉近警民距离。

  在检察系统,2009年,北京崇文检察院公布了一对儿卡通检察官形象,经过向社会公开征名,他们被正式命名为“健健”、“嘟嘟”。对外公布的这两个卡通形象,主要用于检察职能宣传、普法教育宣传、检察动漫等。与此同时,多地检察机关业已开展类似活动。

  现象二:多地公安“织围脖”与民互动

  近年来,全国公安系统一直在注意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组织开展互动交流的新闻宣传,增加新闻宣传的互动性,抓住受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共鸣点,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公安微博时代拉开了序幕。

  今年年初,一本名为《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的书引起了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民警陈永博的兴趣。已经注册了新浪微博个人账号的陈永博和同事们讨论,能不能以市公安局的名义注册开通“公安微博”,促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呢? 这个设想得到了肇庆市局有关领导的全力支持。局长郑针和还捐出了自己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供微博值班民警使用。

  2月25日,全国首个公安微博“平安肇庆”诞生,随后,“平安肇庆”的粉丝人数“井喷”,但不久,粉丝数量开始减少,并一度呈现出“鲜花与砖头齐飞”的局面。

  很快,广东21个地级市及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相继开通。5月11日,广东省公安厅将各地的公安微博联系起来,形成全国第一个微博群。

  8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官方博客、微博和播客在新浪、搜狐、网易、酷6播客四大网站正式同步开通。

  福建厦门、山东济南、山西太原……各地先后开通公安微博、微博群,开启了警民对话的新窗口。记者获悉,目前已有500余家公安机关在新浪网开设了微博。据统计,在我国的政府微博中,公安微博比例最高,占近七成。网友将一系列公安微博统称为“围脖110”。

  民众期待:寄望新举措促进社会公正

  无论是公安“织围脖”,还是法院“形象代言”,消息一出,均引发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

  对于法院“形象代言”,各方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司法亲民化的有益尝试,但也有学者指出,法院是很严肃庄严的地方,挂卡通形象无疑是在作秀,他并一针见血的指出,不改变司法不公、基层法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等痼疾,表面的“形象代言”就是徒劳。

  但无论如何,中国最高司法机关力求通过“代言”这一创新方式改变固有形象、走亲民化路线的意图已有目共睹,而实际效果则有待在现实运作中检验。

  而对多地公安部门建立官方微博与民互动这一创新,近一年来,社会舆论更是经历了由质疑到逐渐接受和肯定的过程。

  对此,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刘家伟表示,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涉警舆论必然成为各类媒体的热点,因此,警方与社会公众、媒体、弱势群体进行公开、及时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加强对社会公平、正义、公信度的宣传尤为重要。

  微博时代的到来,让公安机关有了可以直面公众、澄清事实真相的机会,也承受着来自公众知情权和舆论监督的巨大压力。如今,各地的公安微博纷纷现身,公安微博还在逐渐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广大民众则由衷希望,公安司法机关的这些创新举措,最终不会流于形式,而能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发挥出更多、更积极的作用。

  中央高层:坚持司法为民、执法便民

  2010年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的成效。

  两会过后,他再次强调,政法机关要更加积极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政法队伍建设,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7月14日的张章宝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周永康要求广大政法干警积极主动地投身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坚持执法为民,同群众融入在一起,有针对性地做好执法便民利民工作。

  “群众的脸是块晴雨表,群众的心是块试金石,我们的工作出色不出色、作风过硬不过硬,都写在群众的脸上、刻在群众的心里。”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用这个生动的比喻强调了警民关系的重要性。他强调,人民警察要深怀爱民之心,着力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多办惠民之事,着力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孟建柱提出,今后,各地都要建立警民恳谈制度,社区民警每半个月、派出所长每个月,市县公安局长每季度,省区市公安厅局长每年召开一次警民恳谈会,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定期向群众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群众评议。他同时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在推进公安机关创先争优活动中,孟建柱强调,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来检验和衡量公安机关创先争优活动实效。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也曾在不同场合肯定了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