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中国仲裁周”暨中国仲裁高峰论坛综述

摘要:2015年9月21至25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委”)、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联合发起的第三届“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0个城市隆重展开,共涉及17场活动,主要包括中国仲裁高峰论坛、《中国国际

  2015年9月21至25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委”)、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北京市律师协会联合发起的第三届“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0个城市隆重展开,共涉及17场活动,主要包括中国仲裁高峰论坛、《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14)》发布暨研讨会、仲裁系列讲座、示范模拟仲裁庭、贸仲委与英国大律师公会中国律师培训项目签约活动、“中伦杯”征文大赛和青年仲裁沙龙等。这场中国仲裁界的年度盛会,吸引了中外仲裁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律师和院校学子等2000余人参与,大家共同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简称仲裁法)实施20年来我国仲裁取得的辉煌成绩,直面新形势下仲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我国仲裁未来的发展愿景。盛大的系列活动,极大地宣传了我国仲裁法律制度。

  9月25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仲裁高峰论坛”将本次活动推到了最高潮。论坛吸引了中外嘉宾近400人,可谓群英荟萃,场面恢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专门发来贺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尹宗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胜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荣等到会致辞和讲话。

  贸仲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于健龙在介绍中国仲裁周的意义时说:“开展中国仲裁周活动,旨在扩大对我国仲裁制度的宣传,提升中国仲裁的影响力,凝聚中国仲裁的力量,携手应对新形势下仲裁面临的竞争、机遇与挑战,共谋未来发展大计。通过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开展校园仲裁知识讲座,促进仲裁法学教育,培养国际一流的仲裁人才。”

  本届中国仲裁周恰逢我国仲裁法实施20周年,为此次活动增添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为期5天精彩纷呈的活动,为我国仲裁界奉献了一场回味无穷的饕餮盛宴。

  我国仲裁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贸仲委的涉外仲裁

  1954年,为解决对外贸易中发生的争议,当时的政务院决定设立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即贸仲委的前身,颁布了遵循国际仲裁惯例的基本原则,贸仲委据此制定了第一部仲裁规则,开始了我国涉外仲裁的实践。我国仲裁法正是在总结了我国涉外仲裁近40年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

  仲裁法颁布前,我国仲裁发展历程中发生了具有里程碑的事件,即中国加入《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简称《纽约公约》)。贸仲委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6年,在中国贸促会和贸仲委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加入《纽约公约》的重大决定,这一决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为我国行政仲裁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条件。

责任编辑: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