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北京今年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总计涉案金额超5亿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秦晶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0-20
摘要:昨天,北京警方通报, 今年以来,全市冒充公检法类电信诈骗案件发案较为突出,共发案3300余起,涉案金额5亿余元。据了解,此类案件的报案人中50岁以上的人群受骗较为突出,共近800人,约占24%,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余人。 无中生有的电话欠费 10月14日

  昨天,北京警方通报, 今年以来,全市冒充公检法类电信诈骗案件发案较为突出,共发案3300余起,涉案金额5亿余元。据了解,此类案件的报案人中50岁以上的人群受骗较为突出,共近800人,约占24%,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余人。

  无中生有的电话欠费

  10月14日8时许,家住在东城区的某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王经理是联通公司的工作人员,王经理称其在本市石景山区古城营业厅办理了一部座机电话,现电话已经欠费需要缴费。73岁的某女士赶紧向对方解释,退休以后便很少出门,近期没有去过石景山,更没有办过座机电话。王经理在电话中劝其不要着急,称这种情况他经常遇到,是身份信息被泄露了,别人冒充去办理的座机,并帮其将电话转接到石景山公安分局。

  冒充警官 电话中蒙骗老年人转钱

  在几声“嘟、嘟……”的转接音后,一名自称是石景山公安分局的“李文华”警官接起了电话,并告诉某女士涉嫌一起137万元的洗钱案件,要其配合工作。听到这个消息,某女士便慌张起来,急忙解释自己的清白。李警官便以配合调查的名义询问某女士有多少存款,分别放到哪几张银行卡中。某女士如实回答自己的资产情况后,李警官称要依法冻结其名下的全部资产,并调查其是否有洗钱的嫌疑。某女士按照要求将所有存款汇到一张卡中,并转入李警官提供的“安全账户”内。当日中午12时许,将全部资金共计110余万元钱转入“安全账户”内的某女士回到家中,将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的过程告诉家人后,方知被骗。

  办案人员揭秘 都以转账汇款为最终目的

  据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办案人员介绍,上述案件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一个较为常见的版本,此类案件嫌疑人使用的骗术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近期新出现的有冒充快递公司称事主邮寄了一个有问题的包裹、冒充电信公司称事主座机宽带出现异常或者直接称事主在网络发布黄赌信息等内容。但是无论其刚开始使用什么骗术,最后都会以事主身份信息泄露、涉及刑事案件或即将被抓捕为由,威胁诱骗事主相信自己的权威身份。

  有时嫌疑人还会提供一个所谓“最高检察院”的假冒网站,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的事主信息制作假的通缉令,事主看到后更加害怕从而相信嫌疑人的权威身份。之后事主就会听从嫌疑人的指挥,通过柜台、ATM机、网银甚至手机银行的方式,将钱转入嫌疑人提供的“安全账户”内。

  在此类案件中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当局者迷”,就是在整个诈骗过程中,嫌疑人都会以保密为由,要求事主不能挂掉电话,不能与其他人联系,这便大大降低了事主识破骗局的几率。

  警方提示 不存在“安全账户”转账汇款需谨慎

  目前,北京警方已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全方位地进行预防电信诈骗宣传,但老年群体接受新信息能力较弱,对社会关注度不够,再加上对电信诈骗不了解,因此老年人便成了骗子作案的重点目标。

责任编辑: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