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瞄准“可复制”当好司法改革“排头兵”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27
摘要:原标题:瞄准“可复制”当好司法改革“排头兵”□杨宗仁(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院长)2014年12月16日,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挂牌成立。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紧紧围绕“

  原标题:瞄准“可复制”当好司法改革“排头兵”

  □ 杨宗仁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院长)

  2014年12月16日,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挂牌成立。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坚定不移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推动了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稳步前进。

  高质高效履行审判职责

  建院伊始,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就研究发布《加强司法保护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认真履行审判职责,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司法保障。2014年12月21日至2016年4月13日,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781件。审结3729件,结案率64.5%。

  充分关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占受理案件数量的95.83%。审判工作把利益平衡作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要基点,统筹兼顾智力创造者、商业利用者和社会公众利益。

  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执法办案注意融法情理于一体,力争取得最佳办案效果。全年共采取诉讼保全措施400余起。找准着力点,加大调解力度,引导当事人以许可使用、合作开发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一审专利侵权案件调撤率42.27%。积极延伸司法审判职能。对审判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

  积极探索与市场价值相契合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借助最高法院在我院设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市场价值研究(广东)基地”平台,探索侵权赔偿充分反映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

  坚持平等保护妥善审理涉外案件。成立至今,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案件189件,坚持平等保护和依法办案原则,审结58件。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25日,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和典型案例以中英法日四种文字同步发布,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我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司法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了解和认同。

  打造综合改革示范法院

  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凝聚改革共识,瞄准“可复制”,切实当好司法改革的“排头兵”。

  组建以法官为中心的审判团队,实行人员分类管理。依照《知识产权法院法官选任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省法院成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法官遴选委员会,先后两次通过遴选方式选任出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26名主审法官。通过遴选方式产生法官队伍在广东省是首次,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以此为契机,组建“1名法官+1名或2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的相对固定审判团队。合议庭不设固定审判长,承办案件的主审法官即为审判长,履行审判长职责,其他合议庭成员按照审判权限和发挥的作用分别承担相应责任。按照全类接触的原则分配案件,确保合议庭平等规范用权。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建立权责明晰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对审判人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率先落实司法责任制。以立足实际、积极有为和依法有序为原则,设计和推进以审判权运行机制为核心的各项改革。规范权力界限。制定《权力清单细则》,明确审判委员会、合议庭、主审法官的权力界限,重点解决主审法官权责不清、杂务缠身、合而不议等问题。完善审判责任制。废止个案汇报制和审批环节,法官、合议庭全权负责案件的裁判工作,并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彻底根治审判权的行政化运作倾向,有效解决案件“判审分离”问题。建立审判委员会讨论事项过滤机制。把审判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定位于研究法律适用和总结审判经验上,较大限度减少上会讨论个案的数量,促进法官、合议庭积极履职、主动担责。

  推进行政事务集约化改革。为确保85%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综合办公室以只有15名的政法专项编制统筹行使了其他中级法院60余项司法行政职能。

  探索实施技术调查官、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为满足审理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需求,4月22日,在全国三家知识产权法院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首次参与庭审,协助法官查明与技术相关的事实。成立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首批技术咨询专家29名。

  创新探索其他审判机制。建立“主审法官联席会议制度”。共召开9次会议,强化了审判经验总结和业务研究,真正做到让审理者裁判,让疑难案件得到专家型法官的“坐堂会诊”。推行“实习法官助理制度”。与高校合作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高校推荐优秀学生担任实习法官助理。

  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与省、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协商开展审前调解工作,聘请首批社会调解员22人,推动建立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拓展了纠纷解决渠道。

  此外,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大力推进司法公开,裁判文书上网率88.58%,设立诉讼服务处,探索远程视频开庭审理案件,为当事人提供案件查询、远程答疑、远程接访等便民服务。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