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同读归田录《朝制堪笑》_同野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一了文房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1-30
摘要:朋友们好! 今天晚上讲《归田录》第24篇《朝制堪笑》,是说朝堂上的制度有好多地方非常可笑。他隔三差五有这么一篇,我估计还不止这么四篇。所以,我就把这四篇弄到一起,给大家讲一讲,就是让我们看一看宋朝的官员、冗员非常泛滥,导致的一些非常可笑的情

同读归田录《朝制堪笑》_同野


朋友们好!

今天晚上讲《归田录》第24篇《朝制堪笑》,是说朝堂上的制度有好多地方非常可笑。他隔三差五有这么一篇,我估计还不止这么四篇。所以,我就把这四篇弄到一起,给大家讲一讲,就是让我们看一看宋朝的官员、冗员非常泛滥,导致的一些非常可笑的情况出现。冗员泛滥吧,那就是官员太多,乌纱帽满天飞。并且这个名称也蹊跷八怪的,各种规矩也非常奇怪。

今天先说第一篇,“解带出见”。解带是指皇帝,出见就是出来见大臣。这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说我们朝堂上有些制度啊,因为偶尔出现了一次,后来就成为定制。其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契丹人那些使臣过来了,到辞别的时候,皇帝往往要赐宴。那些杂学士们员额虽多,但是都要过来陪坐。而翰林学士是正经学士,但是只要当时值班的一个人来作陪,其他人也都不叫。还有一个情况,诸王宫教授进来辞谢的时候,就是说诸王宫教授也是个虚衔,有些时候被授了实职,这就要进宫感谢皇帝。进来辞谢的时候,祖宗偶尔在便殿召见,没有穿正式的朝服,龙袍,就直接召见了。就导致现在,诸王宫教授被授实职进来辞谢的时候,必然要等到皇帝进去解掉袍带,再出来接见。但是我们主管礼仪的部门以为这样很妥当,这是定制。这是皇帝召见官员出现的可笑事儿。

欧阳修记载的第二小篇,就是“县马”,也非常可笑。

说有的官制早已经废除很久了,但是他的名称以讹传讹,错愕的非常多,荒谬的也非常多,士大夫还是从俗,不以为怪。比如说,皇帝的女儿就叫公主了,她的丈夫往往官拜驸马都尉,我们就把公主的丈夫称之为驸马,这个是有定制的,不足为怪。再往下就不一样了,皇帝宗室的女儿被封为郡主的,那他的丈夫就被称为郡马。有的皇族的女儿被封为县主的,哎,她的丈夫就被称为县马,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是一个笑话,欧阳修说这个“县马”是这样来的,是一种取笑。

第三个故事,就是“一官四色”。

说唐朝的制度,有三卫官。是指的亲卫、勋卫、翊卫,就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属于禁卫军一类的。这三种官一般都是王公大臣的子女进补进去作为皇帝的侍卫官。这三卫官里边,亲卫、勋卫、翊卫受封的资格不一样,被分为三等人。你比如说宰相啊、翰林学士以上这些官员,他们的孩子一般都被封为亲卫;那翰林学士以下、中书舍人、团练使这些官员的孩子就被封为勋卫,小孩子们吧到皇帝身边,跟服兵役一样,只不过是在皇帝身边服兵役;再往下官员的孩子到皇帝身边站岗放哨,值班,一般被进补为翊卫。这叫三卫官。三卫官的官阶一般都不是太高,正七品以下,最特殊的也不过是正六品。三卫官里边又被分了四种人,这四种人分别是司阶、司戈、执干、执戟,由于他们穿戴的服色不一样,实际上是仪仗队,他们这个仪仗出来以后颜色也不一样,分为四种颜色,所以被称为“四色官”。但是我们宋代把三卫官已经废除了,就没有这些官了。在唐朝的时候,三卫官最多的时候达到八千多人。宋朝废除了,没有三卫,没有“四色官”,也没有他们的官衙,也没有兵,但是还只剩了一个人,叫金吾,就是“执干”。每每到开朝会,金銮殿上开会,皇帝升殿的时候,等候着大臣们朝拜。欧阳修在这儿说,这个金吾就“放朝喝”,大声喝叫。就像我们演戏,有一个人喊叫“有本奏来,无本退朝”,就是只喊这个。也并不在什么部门值班,就他一个人,光杆儿司令,却被称为“四色官”,这个尤其可笑。这是欧阳修说的“一官四色”。

说的第四小篇,就是“吃香吃粪”。

说这个“三班院”,就是太监,其实就是宋朝把唐朝的三卫官改成了“三班院”。其中大部分是王公大臣的子弟,其中一小半是太监,一般都是八千多人。他们往往不在里边上班,都是一些虚衔,王公大臣的子弟们给他个虚衔,只是领俸禄。人不少,实际上在里边上班的就是一些太监,大约几百人。每年到乾元节,拨一些钱,由他们管僧人们吃饭、烧香,让文武百官都来祝圣寿。乾元节就是皇帝的生日。他们“三班院”这些钱叫“香钱”。管这一块儿的官员常常利用余下的钱上街吃饭,所以叫“吃香”。

那到了群牧司呢,群牧司就是管养马的,禁卫军的马匹很多。这些人是内宫各种各样部门的总管太监,他们比别的部门收入多得多,并且每一年收到的粪墼钱很多,就是卖马粪的钱。他们是两头叨食儿,一个是卖马粪的钱,再一个皇帝还要拨清除垃圾的钱。这些群牧司的官员就被汴京城的人戏耍为“吃粪”,吃屎呢。把“三班院”和“群牧司”搅在一起说“三班吃香,群牧吃粪”。这是欧阳修隔三差五来这么一篇朝廷制度里的可笑事儿。

在这里主要说一说第一篇里边的“杂学士”和第二篇里边的“县马”这些名词儿,其他的就不说了。

“杂学士”是与翰林学士对比的,称为“杂学士”,翰林学士是在内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人,所以被称为“内相”。相比于翰林学士,还有好多学士,你不如包文正是龙图阁直学士,天章阁呀,龙图阁呀,等等,都有学士。一般到达这个地位的,官位就很高了。有的人只有名称,没有实职,只领俸禄,赋闲在家。有的人有实职,比如包文正,龙图阁直学士,这是个荣誉衔,但是他这个荣誉衔伴随着待遇,他们的俸禄都很高,他的实职就是开封府尹。宋朝的高官大多数都是学士,实职不一样。实际担任的职务跟学士没有关系,所以这些人被称为“杂学士”,他们并不在皇宫内。辽国的使臣该辞行的时候,皇帝一般都要赐宴,“杂学士”往往都要陪宴。翰林学士是正儿八经的学士,反而只叫值班的那一个,其他的就不叫了,说的是这个意思。

再一个我们说“县马”,这是相对于驸马和郡马来的。这个驸马,叫驸马都尉,为什么叫驸马呢?是汉武帝的时候开始设置的这个官员。这个驸马的驸,其实就是正副的副,汉武帝巡游或者是出征呢,皇帝这辆车叫正车,其他车辆叫副车。掌管皇帝这辆车的人叫奉车都尉,掌管其他车辆的人叫驸马都尉,官职都很高。

到了三国的时候,魏国有一个何宴,他是以皇帝的女婿被授予驸马都尉这个官职,管理皇帝车队后边那些车驾。

责任编辑:一了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