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湘潮悦读】走下神坛的诸葛亮——读史札记之孔明_潇海湘潮(2)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周礼文检察官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1-11
摘要:“隆中对”的核心和本质是分裂。 “隆中对”“不对”。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这三层意思是很明朗的,这三层意思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可以用“分、抢、借”三个字来概括。所谓“分”,就是鼓动刘备与曹操、孙权

“隆中对”的核心和本质是分裂。“隆中对”“不对”。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这三层意思是很明朗的,这三层意思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可以用“分、抢、借”三个字来概括。所谓“分”,就是鼓动刘备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这个是“隆中对”的核心,是很诱人的,足足吊起了刘备的胃口,这正是刘备梦寐以求的好事;所谓“抢”,就是鼓动刘备抢取刘璋的益州,把天府之国这个宝地搞到手;所谓“借”,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没有明说,但其中有一句话耐人寻味,这句话就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诸葛亮说这句话时,好象荆州已是刘备治下之地,而实际上当时刘备上无片瓦、下无寸地,谈何拥有荆州?实际上诸葛亮在这里实在是说不出口,也许是陈寿给诸葛亮留点面子没有写明,诸葛亮的意思就是告诉刘备不择手段也要把荆州搞到手。什么手段呢?打不赢、抢不到,那就只有“借”了,所以后来就有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之说。这“分、抢、借”三个字,其基本和核心是一个“分”字,就是要形成“三分天下”之形势,“抢”和“借”都是为“分”服务的。“隆中对”的核心就是分裂,这是隐藏在其中的重大政治阴谋。所以说“隆中对”其实是“不对”的。这个是很严重的。说白了,诸葛亮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先搞乱分裂开来,再浑水摸鱼乱中取胜。事实上后来“隆中对”中“分、抢、借”三个政策刘备蜀汉集团都实现了,之不过最后那句“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成为了空话。也许诸葛亮当时说这句话时也就是个托词罢了,难道诸葛亮、刘备真的是为了光复汉室?他们无非是想利用刘备这个刘姓血统,打着刘氏正统的旗号夺取天下而矣。“隆中对”为刘备描绘出了宏伟的发展蓝图,说到刘备心里去了,可谓点石成金,使刘备霍然开朗,所以刘备一听,正中下怀、热血沸腾,直接安排诸葛亮为集团二把手,并对其言听计从、奉若神明,搞得兄弟关羽、张飞很有意见。

“隆中对”成就了也葬送了刘备蜀汉集团。从刘备蜀汉集团后来的发展来看,基本上是按照“隆中对”在前进的,并且前期取得了预料的成果。但人算不如天算,“隆中对”最终是镜中花、水中月。刘备蜀汉集团与北方的曹氏集团、南方的孙氏集团一起“分”了天下,但最终并没有实现统一,只分未合;“抢”到了刘璋的益州,但最终又被曹魏所破;“借”到了孙权的荆州,但最终又被人家夺了回去。刘备三兄弟加上军师诸葛亮,最终不但霸业未成,反而均被“隆中对”葬送了性命: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掉了脑袋;张飞被下属割了首级;刘备不顾一切为兄弟报仇,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气死在白帝城,死时才63岁;诸葛亮数出祈山,次次败北,病死于五丈原,死时才54岁。关羽、张飞生年不详,先后死于220年、221年,两人都小于刘备,应该都是在五十岁左右就死了。四人均英年早逝、不得善终,蜀汉也仅存在二帝42年,这均与隆中对有着重大干系,是隆中对的重大缺陷不足导致的。隆中对的缺陷不足在哪里呢?最主要的就在于逆历史潮流而动搞分裂。什么是历史潮流?统与合是历史潮流!不管哪国哪朝哪代,凡是搞分裂的都是逆历史潮流,都是不得人心的。隆中对应当彻底批评的根本就在于它的核心思想是“三分天下”搞分裂!这个影响是相当大、相当坏的。为什么搞分裂,就是想裂土自封,就是想自己做皇帝嘛!什么光复汉室,大概诸葛亮、刘备自己都觉得好笑。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句话,影响很坏,就是陈胜、吴广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破坏力更明显、更大,简直就是赤裸裸地鼓动老百姓反动分裂。想当王侯将相,是人性使然,可以理解,但这里面得有个章法才行,要么通过遗传,要么通过军功,要么通过科考,就是通过钱来买都好一些,就这样通过暴力打倒人家,自己称王称霸,那又怎么行呢?在这里不妨说说汉初名将韩信,就是那个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韩信。韩信在攻占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华北平原一带后,势力大得不得了。在这个时候,有个叫蒯通的乡村落魄文人找到韩信,极力鼓动韩信脱离刘邦集团裂地自封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按照当时韩信的实力,“三分天下”完全可以做到,他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实力并不亚于刘邦、项羽,甚至在他们之上,他想要夺取全部天下也大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如果韩信听从蒯通的“三分天下”计策,也就是相当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刘邦一统天下就绝无可能,中国何时大统一,不得而知,中国历史完全要重大改写。但就在这么一个节骨眼上,韩信没有听从蒯通的分裂毒计,最后与刘邦一起完成了统一大业。从统一中国这一点来说,韩信是有大功的。在历史可能分裂的重要关口,他没有裂地自封自立,而是服从于中央政府,这是韩信最大的历史功绩,也是韩信与刘备诸葛亮最大的区别。韩信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韩信的这个贡献是两个方面的,一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二是在他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机会裂地自立为王的历史关口,面对强大的私利引诱,没有这么做,这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在那么一个人人皆可称王称帝的历史年代。这个蒯通和诸葛亮是一丘之貉,都是搞分裂的货,都是读了点书,有点小才华、小计谋,但没有半点实力,出不了头地,就是想抱着人家大腿搞分裂以图上位。中国最危险的就是这样的落魄文人了,《水浒传》中的军师吴用也是这样一个人物吧。但韩信和刘备不同,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隆中对”;韩信则相反,没有听从蒯通自封之计。虽然后来韩信在长乐钟室被吕后斩杀时说“悔不听蒯通言,今死于妇人手。”这是后话了,这并不能否定韩信的历史功绩。汉未直至隋初近四百年分裂动荡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国不成国、民不聊生,这不能说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必然联系,但也不无关系甚至是有着重大干系,如果不是诸葛亮鼓动并辅佐刘备夺取益州三分天下,曹魏集团是很有可能提前统一中国的。

责任编辑:周礼文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