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董贵生与董利宾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8
摘要:安阳市安阳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安民初字第876号 原告董贵生,男,生于1949年12月31日,汉族,农民。 原告刘用香,女,生于1949年12月25日,汉族,农民。 被告董利宾,原名郭利宾,男,生于1980年3月30日,汉族,农民,住安阳县曲沟镇武旺村。 原告
安阳市安阳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安民初字第876号

原告董贵生,男,生于1949年12月31日,汉族,农民。

原告刘用香,女,生于1949年12月25日,汉族,农民。

被告董利宾,原名郭利宾,男,生于1980年3月30日,汉族,农民,住安阳县曲沟镇武旺村。

原告董贵生、刘用香与被告董利宾遗赠抚养协议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3月24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董贵生、刘用香诉称,2002年10月,原被告签订了遗赠抚养协议,并进行了公证。2003年原告二人又为被告操办了结婚典礼,为其娶妻成家。但后来随着原告二人逐渐年老,被告却对原告二人不尽扶养义务,对原告二人生活不管不闻。2011年以后又到外面打工,连家也不回,致使原告二人无依无靠,生活困难。因被告不履行协议,原告要求解除与被告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并要求被告退还原告为其结婚所支付的结婚费用二万元。

被告董利宾辩称,原告所诉不实。被告从1999年来到原告家共同生活,2002年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书。随后被告认真履行了协议的约定,将原告二人当作亲生父母对待,生活上关心,干活踏实,原被告共同挣钱都由原告掌握。但原告却不把被告当作家庭中的一员,对被告存有戒心。被告并无过错,不同意解除双方所订的遗赠扶养协议。原告要求被告给付其结婚费用二万元无事实根据,因为被告结婚的费用都是被告自己挣钱支付的。被告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原告董贵生与刘用香系夫妻,生有三女,长女董保荣,次女董保凤,三女董保丽,均已结婚成家。2002年10月15日,原告二人与被告郭利宾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书,协议约定:1、郭利宾须从原籍(安阳县马家乡沙井村)迁户武旺村董贵生名下,并改名为董利宾;2、郭利宾(董利宾)须负担董贵生、刘用香夫妇生、养、病、葬的一切费用,并不得虐待和遗弃上述两人;3、董利宾对董贵生、刘用香夫妇尽了生前全部赡养义务后,有权受赠董贵生、刘用香夫妇生前所有的全部财产,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郭利宾还写了更改姓名声明,双方到安阳县公证处进行了公证。2002年11月份,原告夫妇为被告操办了结婚典礼,给女方家彩礼款8000元和结婚办事费用均由原告负担。2003年冬天,双方开始分家另过。后双方逐渐产生了隔阂,不断生气吵架。2011年,被告开始到外面居住,双方关系更加恶化。经调解,原告二人坚持要求与被告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表示愿意放弃让被告给付其所支付的结婚费用二万元的请求,被告不同意原告意见,未能达成调解协议。上为本案事实。

本院认为,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享有在遗赠人死后取得遗赠财产的权利,承担着对遗赠人生前给予精神上安慰、生活上照料扶助及必要经济供养等义务。原告二人与被告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后不久即产生矛盾,双方关系逐渐恶化。2011年以后双方又各自分开居住生活,致使遗赠扶养协议已无法履行。原告坚持要求解除与被告的遗赠扶养协议,经调解未能和好,应准予双方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原告表示放弃让被告给付其所支付给被告结婚的费用二万元应予准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解除原告董贵生、刘用香与被告董利宾(郭利宾)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

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250元,由原被告各负担125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员    李长顺

                                             

                                              二O一四年五月五日

                                             

                                             书 记 员    申风平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