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综合判例

旗下栏目: 刑事判例案例 民事判例案例 行政判例案例 知识产权判决书 综合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

未义生诉王政华、李会平买卖合同纠纷一案

来源:未知 作者:海舟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5-28
摘要:安阳市林州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林民一初字第10号 原告未义生(又名魏义生),男,1947年6月22日生,汉族。 被告王政华(曾用名王振华),男,1977年1月3日生,汉族。 被告李会平,女,1979年12月16日生,汉族。 原告未义生诉被告王政华、李会平买
安阳市林州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林民一初字第10号

原告未义生(又名魏义生),男,1947年6月22日生,汉族。

被告王政华(曾用名王振华),男,1977年1月3日生,汉族。

被告李会平,女,1979年12月16日生,汉族。

原告未义生诉被告王政华、李会平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未义生、被告王政华、李会平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未义生诉称,二被告在横水卸甲坪村经营石粉加工企业期间,由于资金紧张于2010年4月19日向原告借款83235元,并约定2012年12月1日还款,被告还向原告出具借条一张。后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至今未给付。为此,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1、被告立即偿还原告本金83235元;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王政华辩称,2010年4月19日,被告王政华欠到原告未义生煤款28000元,当时约定月利率按4分计算。原告主张的83235元是本息合计的结果。对欠款双方约定的利息太高,不应给付。

被告李会平辩称,原告所述的被告王政华向其借款一事被告李会平并不知情,原告提交的欠条上担保人处“李会平”签名不是被告李会平亲笔签字。

经审理查明,2005年3月,被告王政华欠到原告未义生煤款30000元,原告又使用被告价值2000元的煤泥,经抵销,被告王政华实际欠到原告煤款28000元,双方约定欠款按照月利率4分计算利息。直至2010年4月19日,被告未给付原告货款本金及利息,双方照账,被告王政华向原告出具欠条。欠条载明“今借到魏义生现款捌万叁仟贰佰叁拾伍元正(2012年12月1日到期,借款人可以早还款,被借款人可以早要),借款人王振华,担保人李会平,2010年4月19号”。对上述事实,原告未义生和被告王政华在庭审中均无异议,被告李会平主张欠条上担保人处“李会平”签名非其本人所签,当庭申请笔迹鉴定,而后又放弃鉴定申请。

另查明,被告王政华、李会平于2007年8月13日登记结婚。

上述事实,由原告提交的被告欠条一张及原、被告当庭陈述予以证实。上述证据经庭审质证、认证,可以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

本院认为,本案被告王政华虽然于2010年4月19日给原告出具借现款83235元的借条,但实际系2005年所欠原告28000元煤款本金及月息4分利息的累积。对此事实,原、被告双方均无异议,故本案系买卖合同纠纷。被告王政华欠原告煤款28000元长期未还,双方又约定了违约损失即利息,被告应及时偿还原告货款本金并给付利息,但利息的约定不应超过法律规定保护范围,超过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对被告王政华的利息约定太高的辩称理由予以采纳,被告李会平辩称借条上担保人处“李会平”签名非其本人所签,但放弃笔迹鉴定申请,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应由被告李会平承担举证不能责任,故本院依法对其辩称理由不予采信,被告李会平应依法承担保证责任。由于原、被告双方就担保方式未做明确约定, 依法认定被告李会平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一百零九条、一百一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王政华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给付原告未义生人民币28000元及利息(利息自2005年4月1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至2010年4月19日止);

二、被告李会平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三、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881元,由被告王政华、李会平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刘艺玲

                                             代理审判员  邓海青

                                             人民陪审员  宋洋亿

                                             

                                             二〇一四年七月二日

                                             

                                             书  记  员  李  会



责任编辑: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