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仲鑫原创]“教育即生长”——《功夫熊猫》中的教育_王勇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法理图志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9-21
摘要:今年年初,在影院贺岁档上映的中国风3D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一经上映就获得了火爆的人气和票房,成为了今年电影的开年大作。该电影由美国梦工厂公司制作出品。影片继承了两部前作《功夫熊猫》和《功夫熊猫2》两部作品的特点,采用了大量中国元素和东方哲

[仲鑫原创]“教育即生长”——《功夫熊猫》中的教育_王勇



[仲鑫原创]“教育即生长”——《功夫熊猫》中的教育_王勇



今年年初,在影院贺岁档上映的中国风3D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一经上映就获得了火爆的人气和票房,成为了今年电影的开年大作。该电影由美国梦工厂公司制作出品。影片继承了两部前作《功夫熊猫》和《功夫熊猫2》两部作品的特点,采用了大量中国元素和东方哲学观,来吸引中国观众的眼球。本作剧情与前两部相接,乌龟大师从前的战友天煞从灵界来到和平谷寻仇,意图夺取所有功夫大师的“气”,主人公熊猫阿宝与生父李山相见,跟随生父逃离和平谷来到与世隔绝的熊猫村,为了对抗天煞以及它的翡翠玉军团,阿宝用功夫训练熊猫村的熊猫,与天煞在熊猫村决战,最终击退天煞。

就剧情来讲,《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与一般的武侠题材的文学影视类作品没有太多的不同,都是在描述一个菜鸟变大侠的坎坷历程。但是在菜鸟如何变成大侠的历程上,本作却抛弃了武林秘籍、大师传功的俗套,而是用一种司空见惯的方式让主人公自己成长起来,这种方式就是教育

实际上成长和教育这两个关键词贯穿了《功夫熊猫》系列作品的整个剧情,不论是第一部里功夫像阿宝学功夫的过程,还是第三部里阿宝教熊猫村的熊猫学功夫的过程,都体现着各种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自孔子时代就已经有了,到现在仍然不过时。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所谓“教育即生长“周国平先生是这么解释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

“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如果一定要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

周国平先生对于“教育即生长”的解释恰到好处,让被教育者自然、健康的成长才是教育的本意,而不是刻意得去把被教育者塑造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模样,那些以成功学为基础,意图把被教育者塑造成成功人士的做法无一成功,因为那违反了人生长的规律。影片中乌龟大师在与的浣熊师父对话中阐明了这个道理:“无论你怎么做,那颗桃核总会长成桃树,也许你想要苹果或者橘子,但你得到的只是桃子而已”

对于这个原则,《功夫熊猫》第一部中举了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浣熊师父教阿宝、浣熊师父教大龙,这两段剧情是第一部中的核心剧情。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先回顾一下师父教大龙的剧情:豹子大龙原是个弃儿,被浣熊师父在门口捡到并收为养子,视为己出,从小就表现出不错的武术天分,再加上师父的悉心教导,到了青年的时候已经成为武林高手,浣熊师傅一心想将大龙培养成神龙大侠,强迫大龙刻苦练功(从师徒二人决斗时的对话中得知),希望大龙最终能被乌龟大师认可,成为神龙大侠,但是乌龟大师却不认可大龙,拒绝将神龙卷轴传给他,大龙怒不可遏,血洗和平谷,试图夺取神龙卷轴,最终被乌龟大师阻止,关入地牢。此事成为浣熊的一个心结,自此浣熊师傅从未开心过。

师父教阿宝的剧情:阿宝原是面条师傅平先生的儿子(实际上是养子,因为阿宝是一只熊猫,平先生是一只鹅),虽然他长得又胖又笨重,没有一点武功基础,但是却成天做着大侠梦,却因为一次意外,被乌龟大师指认为和平谷的守护者----神龙大侠,获得了进入翡翠宫和取得神龙卷轴的资格(在乌龟大师为和平谷选拔守护者----神龙大侠的当天,阿宝狂热的想去现场参观,因为迟到,阿宝无法进入神龙大侠的选拔仪式会场,于是他坐在绑着烟花的椅子上,把自己发射进会场,此时乌龟大师正用指头指向五侠之一老虎,阿宝恰好降落在乌龟和老虎之间,于是阿宝就被乌龟大师指认为神龙大侠)这让和平谷的居民始料未及,当然也包括翡翠宫的浣熊师父和他的弟子们盖世五侠(分别是老虎、螳螂、灵蛇、仙鹤、猴子,对应五行拳),浣熊师父对此事很是不解和不满,认为又胖又笨的阿宝身上看不出任何学武天赋,也没有武功基础,不可能有资格成为和平谷最强的守护者神龙大侠,屡次对乌龟大师提意见,强调阿宝受到指认是个意外,但是乌龟大师说那并不是个意外,并要求浣熊师父指导阿宝学功夫,让阿宝成为真正的神龙大侠,但是浣熊师父一开始并不买账,想尽办法把阿宝从翡翠宫挤走。随着大龙越狱,前往和平谷抢夺神龙卷轴、乌龟大师圆寂,师父和五侠无法抵御大龙,于是浣熊师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阿宝身上,决心要教阿宝功夫。

可阿宝阿宝闻讯准备开溜,被浣熊师傅阻止,师徒二人大吵一架。第二天师傅发现阿宝可以为了获取吃的,而做出看似根本做不出的动作,从而找到了训练阿宝的方法:食物。利用这一点制定了一整套训练方案,包括抢包子、俯卧撑,总之就是利用食物诱导阿宝做出它做不出的武术动作,终于在大龙到达和平谷之前,阿宝成功出师,从功夫的门外汉变成行家。

大龙虽然具有很好的武术天赋,但是却背负了浣熊师父过多的期望,浣熊师父为了将其培养成神龙大侠,忽视了大龙自然成长的状态,用严苛的训练,压制了原本应正常发育的个性,向其灌输了追求极端成功思想,导致了大龙身心发育扭曲,为了成功——成为神龙大侠而不择手段,最终自我毁灭,大龙其实象征着成功学教育的失败。相反,阿宝的出师就是因为浣熊师父遵循了“教育即生长的原则”,在教学中,因为阿宝本身又胖又笨拙,零武术基础,浣熊认为阿宝完全没有可塑性,于是放弃了塑造阿宝的想法,针对阿宝的爱吃、热爱功夫的特点,巧妙地进行了引导,成功地将阿宝训练成武术大师,而阿宝正是因为没有受到浣熊师父刻意的塑造,而接受了浣熊是针对阿宝本性和特征的合理引导,从而认识自己的特点,完善了自己。

那么通过压制个性塑造出的学生和通过接受适当的引导而成长的学生在能力上孰优孰劣?关于这一点,影片也做了比较,那就是阿宝与大龙的决战。在决战中阿宝获胜了,那么阿宝为什么会打败大龙?论拳脚大龙并不在阿宝之下。影片把这个答案就藏在乌龟大师留下来的神龙秘笈和平先生的汤面秘方里。来简单回顾一下剧情,五侠抵抗大龙失败,浣熊师父决定授予出师的阿宝神龙秘笈,传说神龙秘笈中有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能使阿宝蜕变为真正的神龙大侠,于是接过秘笈的阿宝兴奋得打开卷轴一看,里面尽然是空的,只有一个镜面,可以照出读者的倒影。师父无奈,令五侠转移村民,准备自己独自独自面对大龙。阿宝也回到家中和养父平先生收拾行李,但是在和平先生的谈话无意间中发觉了神龙秘笈的奥秘。平先生:“阿宝啊,有些事情其实早就该告诉你了,我那神秘的面汤祖传秘方其实就是什么都不加,对,根本就没有什么秘方,想要一件东西变得特别,你只要相信那是特别的就够了”阿宝回头拿起空白的神龙秘笈,好像猛然间悟到了什么。

责任编辑:法理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