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地市司法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湖北加强律师队伍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1-06
摘要:荆楚网 湖北加强律师队伍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武汉: “规范”铸就新形象 “拓展”谱写新跨越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律师工作坚持规范与拓展并举,以健全律师工作长效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律师在促发展、保稳定和惠民生工
荆楚网


湖北加强律师队伍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武汉:

  “规范”铸就新形象 “拓展”谱写新跨越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律师工作坚持规范与拓展并举,以健全律师工作长效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律师在促发展、保稳定和惠民生工作中的独特职能作用,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律师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市律师事务所达到158家,比“十五”期间增长27%;全市执业律师达到2169名,同比增长61%,其中取得法律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0%(含博士18人,硕士、双学士276人)。

  律师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市律师管理体制在探索实践中进一步理顺,以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和律师协会行业自律性管理的“两结合”管理体制运转顺畅。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先后制定了律师学习教育、执业准入、投诉惩戒和律师党建等10个规范性文件,并狠抓落实,律师队伍长效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多年困扰全市律师业健康发展的税收、社保和“三难”(会见难、阅卷难和调查取证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律师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律师功能作用进一步拓展。广大律师自觉规范执业行为,拓展服务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服务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其独特作用已经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全市两级律师顾问团成立三年来,142名律师自觉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先后承办了东星航空公司破产重组案等一大批重大法律事务,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誉。全市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和参与提出议案提案200多件;参加民主评议、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活动100多人次;有近40名律师受聘担任司法部门、政府部门的监督员和行风评议员。“十一五”期间,全市律师共办理刑事案件21311件,办理民事案件52440 件,办理行政案件1227 件,办理各类非诉讼法律事务 36877 件,担任法律顾问13458 家次。

  律师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律师党员510 人,建立72个党支部,“十一五”期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2人,发展党员44人。早在2006年,全市律师党建工作就已经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全市律师行业的全覆盖,并连续三次在全国律师党建工作会上介绍经验,律师党委先后两次被市委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律师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市律师重视拓展社会性、公益性法律服务功能,先后成立了武汉市劳模法律服务团、青少年维权法律志愿团、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捐资助学、赈灾等活动,涌现出一批“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杰出青年卫士”、“爱心慈善家”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十一五”期间,全市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406

  件,依法纳税1.56亿元,参加义务法律咨询15万人次,为汶川、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武汉律师希望小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捐款共计180余万元。

  宜昌:

  全力推进大企业法律直通车服务

  近年来,宜昌市律师行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在宜昌发展壮大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结合大企业大项目自身特点,宜昌市在深化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上下功夫,先后开展了“法律服务进百企,跟踪项目促发展”、“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法律直通车服务”和“以法律服务进企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服务直通车”“六进”等系列活动,以“团队服务促项目建设,专项服务促企业壮大,跟踪服务促经济发展,现场服务促社会和谐”的方式,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针对性的法律服务,为促进大企业大项目提高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维权能力和水平,及时防范经营法律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宜昌跨越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2010年以来,宜昌市组织了20多个律师团队,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组织律师为717家企业提供了专业性、个性化法律服务;将省政府确定享受直通车法律服务的宜昌21家大企业和市政法委确定的18家大企业逐一分解落实到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组成工作专班,跟踪服务;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调解各类纠纷389起。

  黄冈:

  确保重大法律事务指导到位

  加强对律师所办理重大影响法律事务的指导,是司法部和省厅党委高度重视、反复强调的重点工作。近年来,黄冈市司法局在指导办理重大影响法律事务中,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监督,确保重大法律事务指导到位。始终把重大有影响法律事务作为全局的中心工作,全力以赴,常抓不懈;对涉黑案件敢于靠前指挥,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疏漏,还选派优秀律师参与涉法信访问题的处理,减少重大法律事务案件的发生,并在重大敏感事件处理上把握住方向。

  2006年至今,全市律师共代理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案件40余件,如佘昌明、唐文、宋海涛、韦加银等一系列黑社会犯罪集团案、马荣华受贿案等。去年元月,武穴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案件发生后,黄冈市司法局迅速制定方案,启动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在第一时间派出分管局长赶赴武穴,要求受委托律师按照党委、政府要求,按照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的旗帜做好代理工作;派武穴市司法局分管律师工作的副局长慰问受害人家属;做好辩护律师的指导工作,使该案件得到顺利审结,受到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和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黄石:

  坚持律师定位 忠实履行职责

  近年来,黄石律师工作在省司法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引导全市律师忠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使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黄石律师开展了“为大企业提供法律直通车服务”、“全市律师进百家企业”等专项活动,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市司法局和信访局建立了24小时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律师能在半小时内赶到指定现场。加强对律师办理重大影响法律事务报告、指导和监督工作,建立了律师?律师事务所?市司法局?省司法厅和市委、市政府“四级”报告指导网络。

  在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中,处处可见黄石律师的身影。近年来,黄石律师队伍在执业过程中注重回报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维护其合法权益,在社会公益事业的各个“阵地”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阵地”上,湖北易圣律师事务所深入开展了“三八妇女维权周”等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动,办理了一大批维护妇女权益的知名案件,在2010年被全国妇联、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创建协调组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在维护职工权益的“阵地”上,湖北鸣伸律师事务所主任方松林带领本所律师积极参加“潘兰英职工维权服务热线”,热情解答职工的法律咨询,协调处理劳动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方松林律师也被省总工会、省司法厅授予第一届“湖北省维护职工权益十佳律师”荣誉称号。在法律援助的“阵地”上,积极参与“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10年7月,湖北易圣律师事务所叶顺律师被司法部派遣到四川省中江县,充分展示了律师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树立了黄石律师的良好形象。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阵地上”,湖北忠三(黄石)律师事务所律师积极参加全国助残日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此外,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进城务工青年权益等领域,随处可见黄石律师的身影。

  在优化律师执业环境中,市司法局注重加强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税务局、物价局等部门的协调。2010年8月,市法院和市司法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规范刑事诉讼辩护人和代理人资格审查的通知》。

  在推进律师文化建设中,先后举办了“2011黄石律师论坛(非诉讼法律事务专题)”、“黄石律师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在营造舆论良好氛围中,大力挖掘律师行业的正面典型和先进事迹工作。2010年2月,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了黄石鸣伸所和易圣所党建工作,并在《新闻联播》中播出。

  荆门:

  构建律师信访接待新机制

  近年来,荆门市不断加强律师队伍教育管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树立“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的服务意识,积极参与信访接待处理工作,在群众与政府之间建立缓冲带、架起连心桥,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以来,律师共参与协调处理信访件86件;参与信访值班接待上访群众391批次,提供法律意见117条。

  以情接访和依法接访并重,确保接访效果。全市律师充分利用其独特身份优势和专业优势,主动参与政府信访接待工作,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及补偿等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协调处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履责任,为企业职工及时提供法律帮助,依法协助解决劳动争议,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部门联动与建章立制并重,确保规范接访。建立信访工作五项指导制度,即:报告备案制度、指导协调制度、集体讨论制度、保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了《荆门市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实施方案》,规范了律师参与信访接待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确保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教育培训与监督指导并重,确保政策导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业为民”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律师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律师参与信访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荆州:

  谱写律师顾问新篇章

  目前,荆州市共建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律师顾问机构16个,成员律师达60人,为市县两级“四大家”领导干部配备了个人公务律师;先后建立了信访、招商引资等9个专业律师顾问组;成立了援川工程律师顾问组、为大企业提供法律直通车服务法律顾问团、垄上行律师顾问团、消费者权益保护律师顾问团等。

  荆州市顾问律师坚持“真心实意做参谋,脚踏实地当助手”的服务理念,重点在六个方面抓深化:即深入调查研究,服务领导决策;优化经济环境,服务招商引资;及时反馈社情,服务重点项目;主动当好参谋,促进依法行政;实施依法监督,推进民主法治;参与涉法信访,共建和谐社会。在北京路人防工程建设中,顾问律师谢守成在深入沿街商户调研时,发现商户对因施工造成的经营损失意见很大,且正在酝酿集体上访。他迅速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工程指挥部,并提出了法律建议,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荆州市律师顾问工作不仅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而且为律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残疾人维权先进集体”三鼎律师事务所、“全国优秀律师”江明炎、“全国职工维权先进个人及感动松滋十大人物”丁在元、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彭德江、“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许圣国、荆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李凝、感动荆州“十大人物”及“荆州好人”刘劲松、“荆州市信访先进工作者”杨颖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在今年初该市“两会”换届期间,该市共有17名律师担任了荆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比上届净增10人,全市担任省市县三级“两代表一委员”的律师总数达到了33人,占律师总数的12%。

  十堰:

  律师党建卓有成效

  6月29日,十堰市汉江源律师事务所等6名律师站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一员。这是十堰市司法局党委因地制宜加强律师党建工作,使律协党组织成为律师向往圣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十堰市司法局充分利用劳工大律师施洋故里的优势,多方加强律协这个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增强了党员律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了律师业务的良性发展,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进奠定了基础。

  派驻政治指导员。市局机关选派15名正科级党员干部、县(市)局机关选派党员领导干部进驻全市27家律师事务所担任政治指导员。组织调查摸底,帮助释疑解惑,开展交心谈心,指导制度建设。通过参与事务所组织生活,实施党员“安家工程”,消除了“口袋党员”、“隐性党员”等现象,成立独立党支部14个、联合党支部6个,实现了律师行业党的组织的全覆盖。同时,经批准成立了十堰市律协党委,各党支部书记大都推选合伙人担任,湖北遇真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均还进入了丹江口市司法局党组班子。

  设立流动党员信箱。针对律师工作的随机性、突发性和流动性等特点,以湖北车城律师事务所为试点,采用网上会议、讨论、留言、解答等方式,交流思想、指导学习、锻炼党性,保证了党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确定“6.13”律师义务奉献日。市局从2006年开始将施洋的诞辰日定为“6.13十堰律师义务奉献日”,组织号召党员律师积极开展“法律六进”、义务宣传咨询、扶贫帮困献爱心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律师发挥专业优势,义务奉献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湖北博理律师事务所资助8名学生走进大学,汶川大地震期间为灾区捐款近3万元。

  组建律师顾问团。市律师协会为市四大家组建了由20名党员律师组成的律师顾问团,定期参与领导大接访活动,协助政府处理复杂疑难案件,有效挽回了经济损失。

  参与行风热线。市直律师事务所每月5日、县(市)律师定期参与行风热线节目,现场解答法律问题,接受当事人质询,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律师党建工作的加强,大大增强了律师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仅有效拓展了业务,还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两家律师事务所被评为全省“十佳律师事务所”、4名律师党员被评为“全省优秀律师”、3名政治指导员受到省委组织部及省司法厅表彰。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