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保卫“北京蓝”更是一场持久战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徐杨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9-07
摘要:亲历了去年11月“APEC蓝”和最近“两大活动”期间PM2.5浓度连续15天“一级优”的人们,无不对清澈澄明的“北京蓝”充满留恋和神往。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APEC蓝”来之不易,PM2.5浓度连续15天“一级优”也非唾手可得,为赢得难能可贵的“北京蓝”,北京

  亲历了去年11月“APEC蓝”和最近“两大活动”期间PM2.5浓度连续15天“一级优”的人们,无不对清澈澄明的“北京蓝”充满留恋和神往。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APEC蓝”来之不易,PM2.5浓度连续15天“一级优”也非唾手可得,为赢得难能可贵的“北京蓝”,北京和周边省区市采取了严格的临时性限行限产措施,众多企业、单位和广大市民承受了生产、生活中的种种不便,至少在目前,这些临时性措施和不便尚不能成为常态,因而“北京蓝”也未能成为常态。

  为保障北京举办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和周边省区市采取临时性限行限产措施,赢得“北京蓝”成为一场雷厉风行的攻坚战;而要追求清洁空气常在、蓝天白云永驻的美好目标,就不能单靠北京和周边省区市采取临时性限行限产措施,而必须在更高层面和更广范围进行持续深入的制度建设,保卫“北京蓝”更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

  攻坚战虽然难度也不小,但因为主要是采取临时性限制措施,对一些暂时的不便,人们“忍”一下就过去了;持久战则不然,所采取不再是临时性的限制措施,而是要进行结构性或方向性的改革转型,人们必须面对的,不只是“忍”一下就可以过去的暂时的不便,而是关系到生活、就业或再就业的重大利益问题。打赢前面一场攻坚战,为打赢后面一场持久战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而打赢后面一场持久战,将有力保卫前面一场攻坚战的成果,使“北京蓝”成为我们可望而可接近的现实目标。

  拿机动车限行来说,去年北京完成的《北京市大气环境PM2.5污染现状及成因研究》显示,北京市全年的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占28%至36%,本地污染排放占64%至72%,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和餐饮等其他排放对PM2.5的分担率,分别为31.1%、22.4%、18.1%、14.3%和14.1%,机动车排放是北京雾霾的“首恶”。环保部牵头完成的北京、天津等9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源解析”也表明,北京、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源是机动车。可见,北京采取机动车限购限行措施,控制机动车对雾霾的“贡献”,的确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当务之急。

  然而,在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大城市,机动车包括私家车已经成为社会经济运行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因此,针对机动车的限购限行措施,除临时性限制措施外,都只能是轻微的、适度的限制,而不能猛踩刹车,或进行“一刀切”式的全面限制。目前实行的尾号限行措施,机动车每周限行一天,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限行天数,只能转而寄希望于大力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效率,增加公共交通对市民出行的吸引力,引导市民逐步减少私家车出行,提高对公共交通出行的依赖度。通过公众主流出行方式的转变转型,有效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和排放,减轻机动车对北京大气的污染。

责任编辑:徐杨